野寺村的三次“變臉”

14年前,陳倉區陽平鎮野寺村的村民敲鑼打鼓、喜氣洋洋地捧回“陝西生豬養殖先進村”的金牌,成為遠近聞名的“養豬第一村”;

2年前,這個曾經輝煌的村莊因為汙染問題被中央環保督察組通報,領到一張讓全村人耳朵發燒的“黃牌”;

如今,野寺村高舉綠色牌,在蔬菜產業發展中找到了新的方向。

經歷了無序發展的苦楚和產業調整的陣痛,野寺村,這個美麗的村莊,終於擺脫了罩在頭頂的“烏雲”,迎來轉型發展的藍天。

捧“金牌”

兩大產業富村民


野寺村的三次“變臉”

▲野寺村

“野寺村人腦子活!”這是周圍村莊村民對野寺村人的評價。的確,上世紀80年代初,西府農村剛剛包產到戶,野寺村的人就動起了腦子,在自家庭院裡發展第三產業。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66歲的野寺村八組村民梁諸賢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我們村共8個村民小組2400多人,可耕地面積總共不足1000畝,人均耕地不足4分,靠種地致富,那得等到猴年馬月!

野寺村人有加工豌豆澱粉的祖傳手藝,1982年,梁諸賢和幾戶村民開始在自家庭院加工澱粉。慢慢地,“野寺村”牌豌豆澱粉在市場上有了名氣,更多的村民參與進來,澱粉產量越來越大,而加工澱粉產生的豆渣是上好的豬飼料,就這樣,前院加工澱粉,後院用豆渣養豬,成了野寺村自發形成的原始“產業鏈”。

野寺村的三次“變臉”

▲野寺村人用豆渣養豬

兩項產業讓越來越多的野寺村人脫貧致富,野寺村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2005年7月的一天,野寺村像過年一樣熱鬧,全村人早早就聚集在村口,敲鑼打鼓,迎接“全國庭院經濟示範村”的獎牌。也是在這一年,野寺村被省農業廳授予“陝西生豬養殖先進村”,成了“養豬第一村”。2012年,野寺村人均純收入超過11000元,超出寶雞市農民人均純收入3000多元。

掛“黃牌”

三招出手治汙染


野寺村的三次“變臉”

▲通過環保治理,野寺村的村容村貌有了明顯改觀。

然而,小作坊粗放式生產加工,也讓野寺村人嚐到了“惡果”:加工澱粉產生的廢水、養豬產生的糞汙沿明渠流入渭河,不僅讓村子籠罩在一片難以名狀的臭味之中,還給母親河渭河造成了汙染。

到本世紀初,野寺村的生豬養殖達到頂峰,全村年出欄生豬超過8萬頭,年產澱粉1萬餘噸,達到了生態承受的極限。汙染最嚴重的時候,野寺村的淺層地下水細菌總數最高超標37倍;村裡流入渭河排汙口的汙水COD(化學需氧量)濃度超出國家排放標準122倍!

提起那段“不光彩”的經歷,村民都搖頭:夏天,蒼蠅多到能把人“吃”了,放輛白車能讓蒼蠅圍成“黑車”!梁諸賢說,因為氣味難聞,村裡祖輩傳下來的六月十三廟會也被迫停辦了,“別說親戚不願意來,就連戲班子一聽去野寺村,都請不來!”

野寺村的三次“變臉”

▲野寺村建成3個尿汙處理池

對養豬產生的糞汙進行無害化處理。

2017年7月,中央環保督察組通報了野寺村養殖汙染的問題,責令限期全面整改。

一張“黃牌”,讓野寺村環保治理到了“壯士斷腕”的時刻,針對汙染問題,省、市、區、鎮四級部門聯合執法,迅速開展了三項行動:

首先是全面關停澱粉加工小作坊。野寺村的澱粉加工一直延續小作坊式生產,難以適應市場對產品質量的要求,許多加工戶已經處於半停產狀態,整治工作按照切斷汙染源的目標,在一個月內全部關停澱粉加工,對農戶家中加工澱粉的關鍵設備逐一拆除。
其次是控制生豬養殖總量。取消野寺村生豬良種補貼等扶持性政策,按照保持總量穩定並逐步縮減的相關規定,給養殖戶規定過渡期,最終把全村生豬總量控制在8000頭以內。

野寺村的三次“變臉”

這一年,正趕上生豬價格進入低迷期,村裡年事已高的8戶養殖戶一看無利可圖,索性自發關閉了養豬場,更多的養殖戶受到影響也紛紛關停,很快實現了控制目標。


第三是全面治理養殖汙染。村裡籌資260萬元,依託原有3個養殖小區建設尿汙處理池及中轉站,對農戶房前屋後和所有道路兩側實現複種與綠化。


幾十年的養殖業,讓原本美麗的野寺村蒙上了揮之不去的陰影,“三招”出手,村裡的臭味慢慢淡了,村莊變綠了,村民之間的矛盾也少了!


2018年5月,野寺村養殖場廢水直排問題被中央環保督察組銷號,環保問題得到了根本性遏制。


舉“綠牌”

產業調整闢新天


野寺村的三次“變臉”

▲野寺村

關停澱粉加工、縮減養豬規模,環保痼疾解決了,接下來,野寺村這個“老先進村”的群眾收入靠什麼來保障?村裡今後該依靠什麼產業來發展?

近日,記者來到昔日的“養豬第一村”,從寬闊的村級道路、家家戶戶的小洋樓依稀可以看到養殖業曾經帶給村民的“榮耀”,而隨處可見的草坪和鮮花,則顯示出村民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村外,一座座蔬菜大棚、一畦畦地膜土豆昭示著村莊新的希望。

村主任梁玉林告訴記者,2018年,村裡建成了3個尿汙處理池,對養殖產生的糞汙全部截流,通過厭氧發酵,形成沼液有機肥。在目前的養殖規模下,村裡每天可產生20噸沼液有機肥,這些有機肥通過灌溉管網直接輸送到田間地頭,實現了“養殖—廢棄物資源化—種植業”的良性循環。“現在都講綠色蔬菜,我們的有機肥直送地頭,發展綠色蔬菜產業不是正合適嘛!”梁玉林在村民大會上一宣傳,群眾看到了轉型發展的新商機,鎮村又乘勢多次組織種植技術培訓,鼓勵群眾發展大棚菜、食用菌。2018年,村裡80戶村民開始種植地膜土豆、洋蔥等大田菜,其中17戶是關停了養豬場的養殖戶。

野寺村的三次“變臉”

▲野寺村

作為村裡最早養豬的那一批村民,梁諸賢目睹了村莊從汙染到治理的每一步。2015年,他堅決關閉了自家的養豬場;去年,他帶領家人種了兩畝蒜苗。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養豬受市場波動影響很大,有時一年到頭賺不了幾個錢,種菜每畝收入5000元沒問題,“關鍵咱村有機肥是現成的,種菜有天然優勢!”梁玉林告訴記者,今年,村上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已經把蔬菜種植面積擴大到300畝。“30多年前,我們通過發展產業致富了,但回頭看,付出的代價太大了。現在,再不能走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了,我們要通過轉型償還生態賬,也為村莊謀求新的發展!


寶雞日報全媒體記者 馮軍平 鄭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