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自远:中国登月计划首席科学家,为何会被网友质疑为美国背书

欧阳自远,男,1935年出生于江西吉安。中科院的简历上给他的定义是“中国著名的天体化学家”、著名的地球化学家。

网上的文章揭秘说欧阳自远是搞地质的,不错,欧阳自远确实是搞地质出身的,自1956年到1966年这段时间内,他先后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并在之后成为了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

到了八十年代的时候,欧阳自远名气越来越大,并发表了众多学术论文,自此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当时连德国马普核物理研究所都点名让他去担任客座研究员。有了这层履历,欧阳自远在回国后开始担任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局局长,并于1991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

欧阳自远:中国登月计划首席科学家,为何会被网友质疑为美国背书

不过欧阳自远虽然是搞地质出身,在地质上的成果也颇丰,但他同时还在天文领域也做出了巨大成绩,这并不是偶然。

欧阳自远从小就对神秘的星空充满好奇,对遥远的银河充满憧憬,脑子里写满了无数个问号。太阳为什么不能永远照耀大地?什么时候人类才能看到地球的本来面目?遥远的星际上有没有人,人可以到地球之外定居吗……

带着这些疑问,欧阳自远走进了大学校门,而无论是上学还是之后在学校任教,欧阳自远对地球的探秘,对月球的向往丝毫没有停息。每当周末、假日,他都要带上白开水和馒头到野外去,采集样品,搜集数据,拍摄照片。不过这个时候他虽然努力,但因受限于技术水平,对天文的认知还是尚浅,对天文探索积极性也曾受挫,一度专注于地质。

欧阳自远:中国登月计划首席科学家,为何会被网友质疑为美国背书

真正让欧阳自远正式走向太空,开始探索太空的是后来发生的两件事,一个是苏联的卫星上天,一个则是美国领导人到访中国。

苏联卫星上天,让人类离走向太空的梦想越来越近,这个不用多说,都清楚。

那美国人的来访又为何会勾起欧阳自远的登月梦呢?这是因为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领导人的访问并不是空手而来,他送给我国两样东西作为国礼:一面随“阿波罗”飞船登上月球的五星红旗,还有一份绿豆粒大的、仅有1克重的月球岩石样品。

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美国的阿波罗飞船登月已经把人类的梦想变为了现实,这深深的触动了欧阳自远的内心。

而在有关部门将那块月球石送到了欧阳自远的手中之时,看着一克重的石头,欧阳自远立马着手开始研究,并确认了这确实是“阿波罗17号”所采集的。在这个时候,欧阳自远就暗自下决心,要让中国的飞船也到月球上去,采集月球的样品,把它们作为礼物送给美国朋友。

欧阳自远:中国登月计划首席科学家,为何会被网友质疑为美国背书

在此后的三十年里,欧阳自远不知道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熬白了多少根头发,写下了多少研究报告,为登月计划作出了一套科学的方案。

如今,欧阳自远说,我们离梦想越来越近,估计到2020年左右,我国的登月计划就会实施,五星红旗就将会在嫦娥面前高高飘扬。

而正是由于欧阳志远为我国天文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他成为了我国登月计划的首席科学家,被称为嫦娥之父,备受人们敬仰。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一个人在网上后来居然被人说成是欺世盗名的骗子。我们打开百度,输入”欧阳自远“四个字,会发现“骗子”、“骗局”等字眼映入眼帘。

欧阳自远:中国登月计划首席科学家,为何会被网友质疑为美国背书

作为一个科学家,为何他会有如此多的质疑声呢?人们质疑的是他登月造假吗?并不是,人们质疑的是欧阳自远为什么要为美国人说话,为美国人站台、背书。

一、为美国人站台、背书,主要是说他为何就确认照片就是在太空上拍的,不是作假?为何站队美国?而且网友的质疑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依据”的。

1、月球是真空,宇航员的手里拿着的国旗应该是纹丝不动的,可叫人匪夷所思的是,那面美国国旗为什么迎风飘扬?

2、照片的背景为漆黑的夜空,夜空里应该群星闪烁,这是最基本的常识,为什么宇航员后来传回的所有照片上竟然没有看到一颗星星?

3、有时候能看到宇航员有两个影子,月球上只有一个来自太阳的光源,为什么会看到宇航员有两个影子?

4、月球土壤无水,竟然没有水,月球表面又布满坚硬的岩石,表面为什么留会下深深的足印?

对此,欧阳自远院士一一解释说:1、当宇航员把旗帜插上月球表面时,由于自身重心不稳人晃旗也晃,而月球上是没有地球上那样的空气阻力的,于是当宇航员身体晃动的时候,手中的旗帜因为没有遇到空气阻力晃动时间长。

2、拍摄月球用的胶片感光度不行,背景是夜空,月球是白天且气温高,拍不到星星。

欧阳自远:中国登月计划首席科学家,为何会被网友质疑为美国背书

3、为什么有重影,那是因为着陆器造成的,着陆器是多面的,而多面的金属非常自然地就会反射光芒,不同角度反射太阳光,所以重影产生了。

4、脚印问题,月球上有热胀冷缩形成的粉尘,所以就留下脚印一串串。这种分尘形成的脚印会非常深刻,即使过去了几十年,脚印依旧清晰。

其实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在欧阳自远这样一个科学家的心里只有真理,没有意识形态。

勇于站出来捍卫真理,是一个科学家应该具备的起码素养,跟真理掌握在谁手里无关。要充分认识到对方的优势,认识到自己不足,然后去提升,民族才能进步,国家才能进步。

而从网友对欧阳自远的质疑来看,我国国人的科学素质,跟西方国家相比还是差的很远。这是一个重大危机,要知道,在如今这个社会,具备一定的科学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具备科学素质的人多了,中国的科学研究才会有大的进步,才会实现从人口大国向科技大国转变,中国几代人的科技梦才会越来越近,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欧阳自远:中国登月计划首席科学家,为何会被网友质疑为美国背书

那知道了自身科学素质的欠缺与其重要性,如何才能提升整体科学素质呢?毫无疑问,我们势必要提升我国的科学氛围和人文环境。

而提升这些地方,最为主要的办法就是提升人们的科学普及程度,毕竟只有知识普及到位,让更多人看到,才会有更多人了解,而在一个圈子有大部分人看的时候,其他人由于从重效应,或者是为了找共同话题,也会去看,去了解,甚至是培养兴趣,当科学之风成为一种风尚的时候,一个良好的科学氛围就造就出来了。

这就像我们说足球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一样,中国十四亿人,但足球的普及率还少的可怜。只有学习的人多了,喜欢的人多了,才会诞生出明星,才会让足球队员的体能和既能都上一个新台阶,才能提高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

那如何才能够提升科学普及程度呢?那就是增大对书籍的宣传,毕竟书籍是最容易,也是最方便的普及方式。

欧阳自远:中国登月计划首席科学家,为何会被网友质疑为美国背书

而我们作书籍普及要如何才能够做到效果最佳呢?这就要从小下手了,孩子心灵最为纯正,从孩童时期就给他们灌输科学素养,这会对他们的思维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社会主义最为优秀的一批接班人。

那有人或许会说,孩子年纪小,玩心重,很难接受的了深奥并且枯燥无味的科学书籍,这里我给大家推荐刘薰宇的《给孩子的数学三书》给大家。

这套书,不仅通俗易懂,而且相当有趣,特别是里面独特的用图解题方式,更是新颖无比,让孩子不仅能够快乐的学习科学知识,长久以往下去还能慢慢领会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即独特又快捷的学习方法。在这种情况下,说近些,孩子能够保持优异的成绩,带着老师们的表扬迈进自己心仪的大学;说长远些,拥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在后来往往有机会从事科研,向欧阳自远一样为国争光。


上面是购买链接,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