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應聘搜狐失敗創阿里,接盤陳天橋拒絕10億投資擊敗易趣

馬雲應聘搜狐失敗創阿里,接盤陳天橋拒絕10億投資擊敗易趣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文丨華商韜略 熊劍輝

一時間,曙光升騰,萬物生長,江河匯聚,天地開闊。

【1】

“中國離信息高速公路還有多遠?向北1500米。”

1995年,北京中關村。一塊巨型廣告牌,造就了中國互聯網的記憶經典。

馬雲應聘搜狐失敗創阿里,接盤陳天橋拒絕10億投資擊敗易趣


向北1500米,指向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公司——“瀛海威”(即Information Highway)。

這個廣告,大部分人不但看不懂,還誤以為是路標。當時,瀛海威還策劃過一個更誇張的廣告語叫“不用護照就能出國”,隨即被郵電部狠批一頓。

1994年,中國成為全球第77個接入互聯網的國家。第二年,在美國“觸網”的張樹新,就回國創立了瀛海威,通過提供ISP服務(互聯網接入),成了中國互聯網最早的“佈道者”。

當時,大多數人連電腦都沒有,更不知Internet為何物,瀛海威是中國家庭上網的唯一通道。只要家裡有電腦、電話和“貓”(modem),註冊為瀛海威付費用戶,再用“瀛海威時空”客戶端登錄,就能上網看新聞、發郵件、逛論壇、玩遊戲。

在門戶、電商、搜索引擎都不存在的年代,瀛海威憑一己之力,培育了中國第一代網民,並且帶動互聯網創業成為中國一個嶄新的行當。

1995年,到北京推廣“中國黃頁”的馬雲,前來拜會偶像張樹新。

1996年初春,歸國創業的張朝陽,來到瀛海威朝拜。

這一年,“互聯網先知”尼葛洛龐帝的《數字化生存》風靡中國,“計算不再只和計算機有關,它決定我們的生存”的封面寄語震撼人心。張樹新立刻決定,請他來“佈道”。

她出人出力、忙前忙後、贊助鋪路,結果記者問尼葛洛訪華目的時,他指著身邊的弟子張朝陽說:來投資他的新公司的。第二天,張朝陽和他的“愛特信”(搜狐前身)紅遍中國。

為他人作了嫁衣裳的同時,張樹新自己也是大幹快上。

1996年,瀛海威開通全國8大節點,並獲國家經貿委旗下興發集團的鉅額注資。

1997年,聯想楊元慶也走進了張樹新的辦公室。PC第一的聯想和ISP第一的瀛海威,開始攜手合作。

1998年,瀛海威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網絡公司。

張樹新,一時風頭無兩。

馬雲應聘搜狐失敗創阿里,接盤陳天橋拒絕10億投資擊敗易趣


▲瀛海威時代的張樹新

但互聯網的世界變得很快。

就在張樹新不斷籌謀香港迴歸、三峽工程、網上延安等更大網上計劃時,1997年,回過神來的中國電信進軍ISP。它手握中國最強健的骨幹網,很快把瀛海威打得潰不成軍。

1998年,張樹新在內外交困中辭職,中國“第一代織網人”就此“殉道”。

如今,張樹新憶起瀛海威,依然深情淚目:這家公司,成於超前,也敗於超前。而當年拜會過她的馬雲,則在其忙得不可開交的半小時接待之後,站在瀛海威的廣告牌前感嘆道過:

“如果互聯網有人死的話,張樹新一定死得比我早!第一,她的觀念我聽不懂;第二,我做的是企業上網,她做的是老百姓上網。”

【2】

“一個外國大老爺們,叫的哪門子天使?”

1999年1月,尼葛洛龐帝再度訪華時,他在中國大飯店活動現場被授予“搜狐天使”的稱號,結果引發調侃吐槽。

但在搜狐創業初期,尼葛洛龐帝幾十萬美金的“種子基金”真切而溫暖。這也是中國第一筆天使投資。

馬雲應聘搜狐失敗創阿里,接盤陳天橋拒絕10億投資擊敗易趣


1996年,中關村還倒爺遍地,張朝陽就用瀛海威的“船”,借到了尼葛洛的“箭”,轉身去挖美國硅谷的人,並一眼看中了李彥宏。不過,李彥宏彼時沉浸在自家的別墅菜園無法自拔,否則,中國互聯網圈將是另一番天地。

此時,網上群雄並起。

1997年,丁磊在廣州創立網易;新浪還叫四通利方,靠著《大連金州沒有眼淚》的帖子大火,沒人知道寫網帖的王峻濤,將創立中國最早的電子商務網站8848;馬雲還在北京四處碰壁,機緣巧合下卻與第一次訪華的楊致遠結識,兩人登長城、望江山,誰也沒料到,這會成為一筆10億美金生意的伏筆。

張朝陽,則在舞臺中央動不動創造歷史。

1996年,他花兩萬塊“攢”出臺服務器,放在剛建成的主幹網上——就成了中國第一臺商業託管服務器。接著,他推出中國第一個中文搜索引擎、最早的門戶網站,搜狐噴薄而起。

1999年,張朝陽不但榮登胡潤富豪榜,更位列美國《時代週刊》“50位全球數字英雄”,成了和比爾·蓋茨同榜的“中國互聯網教父”。

而中國互聯網圈裡,還是一派草根氣息。

1999年,馬雲到搜狐競聘首席運營官,結果惜敗古永鏘。鎩羽而歸的他,在大年初五聚齊“十八羅漢”,開啟了阿里巴巴的傳奇。

這年2月,馬化騰在一間舞蹈教室裡,剛把QQ的框架搭起。在深圳,他聆聽了張朝陽的激情演講後決心創業。艱難時刻,他確實想把QQ賣給搜狐,報價300萬。但張朝陽覺得,幾個大學生就能搗鼓出來的玩意兒,最多60萬。結果,與一代社交帝國失之交臂。

年底聖誕節,李彥宏終於搭上回國的飛機。在搜狐、谷歌的夾擊下,百度依然拔地而起。

2000年7月,搜狐登陸納斯達克,市值4.9億美元。但躍上了頂點,卻陷入了迷途。

社交上,搜狐收購了中國最大年輕社區ChinaRen,結果無疾而終;遊戲上,搜狐暢遊2009年就上了市,但平平無奇;視頻上,搜狐開自制劇先河,卻被後起的優酷、愛奇藝吊打;新聞APP,搜狐動手最早,又靠預裝佔得半壁江山,但還是被頭條、騰訊後來居上。

唯一的收穫,就是收購ChinaRen時留下的“實習生”王小川。為感念張朝陽的知遇之恩,他死磕“搜狗”十多年,造出中國第二大搜索引擎,2017年上了市。

如今,搜狐市值不到4億美元,還沒有搜狐大廈(7億美元)和搜狗(20億美元)值錢,更不能與BAT相比。

經歷所有風口的搜狐,怎麼就“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3】

遭遇“先行者詛咒”的,不只是搜狐。

1999年7月,衝上納斯達克的“中國互聯網第一股”,是“中華網”。它前後募資5.6億美元,股價一度高達300美元。但流量上,它在國內排在30名開外。

這樣的網站都能創造奇蹟,搜狐、網易、新浪還有什麼不可以?

但中華網不完全是個門戶。它的商業模式是,先炒概念再圈錢,不斷併購要控股,美化財報拉股票。用這個套路,中華網先後吞食50多家網絡公司。

2000年互聯網寒冬來臨,中華網恃“錢”傲物表示:“三大門戶”只有跟中華網合併,才是明智之舉。

而中華網併購的小企業中,不乏金玉。

1999年,中華網注資300萬美元,拿下一家動漫虛擬社區公司。它的老闆,名叫陳天橋;他的目標,是做成中國的“網上迪士尼”。

虛擬社區並不賺錢,300萬美金很快燒得七七八八。陳天橋想說服母公司讓他轉型做網遊,卻等來了撤資的消息。在中華網眼裡,這只是旗下收購的一家微不足道的小公司,它們大部分必死無疑。母公司給陳天橋留下了最後30萬美元,然後揚長而去。

巧合的是,拿下《傳奇》網遊中國獨家經營權的價格,正好是30萬美元。ALL IN的陳天橋,2004年登頂納斯達克,31歲成為中國首富。

馬雲應聘搜狐失敗創阿里,接盤陳天橋拒絕10億投資擊敗易趣


2011年10月,中華網從納斯達克黯然摘牌時,很少有人還記得它了。

盛大的崛起,卻觸發了神仙難料的骨牌效應。

2005年2月8日,新年除夕。“打工皇帝”唐駿催促著老闆陳天橋:“我們今晚動手吧。”

這是一次有預謀的“奇襲”。

在陳天橋看來,“網上迪士尼”需要一個強大的門戶;股權分散的新浪,是一個完美的併購對象。除夕之夜,新浪恰好公佈了一份業績奇差的財報。此時不幹,更待何時。

兩天內,盛大就拿下19.5%的新浪股權,企圖將它一口吞下。新浪則迅速啟動稀釋股權的“毒丸計劃”,拼死反抗。

但“打工皇帝”已備好後招。他早與雅虎楊致遠“密謀”好:只要盛大實現對“雅虎中國”的收購,雅虎就將10億美金注入盛大。這筆錢,將碾碎新浪的“毒丸”。

但在這份簽字就生效的文件面前,陳天橋拒絕了:他無法接受雅虎控股盛大3-5年的條件。

這個決定,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

人們很難預料,簽字後的盛大,會不會仍在“網上迪士尼”的夢想中折戟沉沙;但幾乎可以肯定,楊致遠的“10億金彈”,將無法馳援阿里巴巴。

【4】

2005年,功成名就的張朝陽,最大樂趣是泡酒吧、開趴體。

他熱情邀請正在北京忙碌的馬雲也來玩。半夜12點,馬雲來了,半小時就走了:他忙著攬下那筆10億美金的大錢,好對付平生最強勁的對手——eBay易趣。

1999年6月,“哈佛神童”邵亦波創立“易趣網”。

當時,中國最大的電商網站8848如日中天,卻在一年後毀於資本內鬥。作為中國第一家C2C平臺,易趣憑藉買家與賣家直接交易的新模式,趁勢崛起。

2003年,易趣已佔據中國C2C市場的八成江山。邵亦波卻因個人原因,以2.25億美元的價格,把易趣賣給了全球電子商務巨頭eBay。

“海中鯊”遊進了長江,讓阿里這條“揚子鱷”窺見了機會。

2003年5月,阿里秘密創立淘寶網,向易趣發起挑戰;7月,易趣完成併購後表示:18個月內,終結中國電子商務戰爭。

一場電商大戰由此爆發。

易趣利用資金優勢,在搜索引擎、門戶網站投放挑釁性廣告“要淘寶,到易趣”,並對淘寶廣告實施“線上封殺”;淘寶則採用“農村包圍城市”戰略,把廣告做到線下的地鐵、公交,線上的短信、郵箱和個人網站上。

所有問題上,雙方都針鋒相對。

易趣的頁面簡潔、優雅、乾淨;淘寶的頁面喜慶、熱鬧、雜亂,更符合中國人的購物氣質。

易趣要收費,以過濾壞賣家、吸引好賣家;淘寶全免費,不怕龍蛇混雜,只求越做越大。

最重要的是,淘寶開發出討價還價的淘寶旺旺、解決支付信任的支付寶。

就這樣,土得掉渣的淘寶,勝算越來越大。

2005年,財大氣粗的eBay,決定砸下1億美金耗死淘寶;關鍵時刻,雅虎原本用來碾壓新浪的10億美元送到阿里手裡,馬雲卻風輕雲淡:“遊戲即將結束,同eBay的競爭已經提不起我的興趣。”

馬雲應聘搜狐失敗創阿里,接盤陳天橋拒絕10億投資擊敗易趣


2006年,易趣把服務器搬回美國,徹底敗走中國。

萬億級阿里,開始騰空而起。

【5】

馬雲忙著打垮易趣那些年,SNS(社交網絡)開始興起。

在人人網(校內網)、開心網、白社會里,白領們一度痴迷於找同學、佔車位、偷蔬菜。但興趣走得太快就像龍捲風,弱社交終究令人厭倦;而且,一切SNS在QQ空間面前都歸於沉寂。

騰訊幾無敵手。但顛覆性力量,卻在悄然孕育。

被張朝陽收了ChinaRen的陳一舟,接著收了王興的校內網;連續創業的王興,繼續幹出Twitter式飯否,卻意外死在監管手裡;飯否一倒,技術合夥人張一鳴也離職創業,造就了今日頭條的算法帝國;而有了飯否這碗酒墊底,新浪微博也摸清了監管的邊界。

2010年,新浪微博用戶破億,中國進入微博時代。

這一年,3Q大戰驟起,騰訊微博毫無起色。社交上登峰造極的騰訊突然不明白,自己該向何處去?

與此同時,“中關村勞模”雷軍更加落寞。

2007年10月,創業19年、衝頂8載的“民族旗幟”金山軟件,在港交所上市當天,市值53億港幣。

一個月後,同在港交所上市的阿里,市值突破200億——美元。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馬雲做阿里,8年做成最大電商平臺;陳天橋搞遊戲,3年幹成中國首富。金山折騰十幾年,為什麼好像在鹽鹼灘種地?

馬雲應聘搜狐失敗創阿里,接盤陳天橋拒絕10億投資擊敗易趣


痛定思痛的雷軍,終於想透了“風豬論”的道理:要創大業、成大事,一定要找到讓豬飛上天的颱風口。

同樣的道理,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說得更優雅:追求雄心萬丈的夢想,往往更容易。因為沒有人會瘋狂到做這件事時,你面臨的競爭就少很多。

2010年4月,雷軍和創業夥伴們喝了小米粥,立下“大目標”:創辦一家百億美元公司。

機會很快來了。

2010年10月,一款名叫“kik”的社交APP突然爆火,1個月俘獲300萬用戶。雷軍馬上意識到,這是切入移動互聯網的風口。

37天后,中國第一款類kik產品“米聊”問世。

與此同時,張小龍一封深夜郵件發給馬化騰,建議做一款同類產品。2011年1月21日微信問世,只比米聊晚了40天。

由於擁有“語音短信”功能,米聊、微信都大受歡迎,用戶暴漲。但競爭陷入膠著後,未經歷過“社交大戰”的米聊疲態盡現,開始遭遇服務器宕機、用戶掉線等技術問題。而這對擁有超大規模集群技術的騰訊來說,都不值一提。

龐大的QQ關係網,也讓勝利天平最終倒向微信。2012年,微信用戶破億,從此一騎絕塵。新浪微博帶給騰訊的競爭壓力,竟通過另一場大戰得以消解。

更意外的是,三大運營商的短信紅利慘遭終結,從此淪為流量通道;微博盛極而衰,紙媒迅速凋零,公眾號蓬勃而起,移動支付成國民日常……移動互聯時代的騰訊,贏得壓倒性勝利。

至今,用戶網絡關係仍然是最具價值的互聯網資源,沒有之一。

【6】

很快,雷軍就不在意米聊的爭奪,他要全身心投入製造手機。

但小米手機的起步,艱難而屈辱。

國產市場上,“魅族M8”已搶佔先機,贏得了“國產機皇”的美譽;定製機市場,則被“中華酷聯”分割包攬;上游供應商則極端強勢,小米與高通確定芯片授權就折騰三四個月:它們慣用冗長的流程,淘汰掉不想真心做產品的客戶;而當雷軍拿出第一款樣機向同行徵求意見時,招來的全是不屑一顧:一個搞軟件的,怎麼做得出手機呢?

但憑藉“互聯網思維”,小米迅速擊碎了這個沉悶市場。

馬雲應聘搜狐失敗創阿里,接盤陳天橋拒絕10億投資擊敗易趣



2014年,小米手機銷量突破6000萬臺,登頂中國第一。

這惹得樂視、360、錘子等也紛紛入場。但很快,所有人都遭遇了最硬核的難題——芯片。

2015年,小米定下8000萬臺的目標,實際只賣出6654萬臺。原因無他,高通延期。下游廠商,只能仰人鼻息。

小米不是沒想過自研芯片。但澎湃S1,只用了一次;澎湃S2,至今沒出來。

當互聯網創新進入深水區,硬核的華為,開始了它的表演。

2003年,華為就開始做手機,卻只能靠定製機苟延殘喘。華為本想把手機公司一賣了之,但2008年金融危機、買家壓價,讓任正非憋了一肚子氣,非但決定不賣了,還發誓要把手機做成“世界第一”。

華為人覺得,老闆又在吹牛皮。

但任正非把實現牛皮的重任,交給了“特別能幹,特別能說,特別有魄力”的鋼鐵直男餘承東。

2012年3月9日,餘承東在微博上吹噓道:“我們將推出一款比iPhone 5強大很多的旗艦手機。”這條微博,慘遭唾罵。“餘大嘴”外號,由此而來。

馬雲應聘搜狐失敗創阿里,接盤陳天橋拒絕10億投資擊敗易趣


捱罵是有原因的。

起初,華為發佈的榮耀機對標小米,但內存更低、芯片更差、定價更貴;接著,華為的Ascend P1號稱“全球最薄”,卻醜成板磚,Ascend這詞也拗口得鬼都不會念;Ascend D1則第一次使用海思k3v2芯片,結果發熱大、速度慢、體驗差,任正非氣得當眾用它來砸餘承東。

2012年底,華為發了125億年終獎,餘承東一毛錢都沒有。

要換旁人,這活已經幹不下去了。但不論海思芯片和餘承東慘成啥樣,任正非堅持用到底。

品質是研發投出來的,人是磨難練出來的,品牌是時間攢起來的。用,才能暴露問題、解決問題,提升技術、迭代工藝。比如,華為有個實驗室,20多人就研發手機膠水;內部質量控制KPI,每年至少提升20%,水滴石穿式堅持到底。

這種死磕思維,一點都不“互聯網”;但任正非相信,華為是隻“大烏龜”,只要日拱一卒,總有追上特斯拉的那天。

2014年,機會來了。

這年,蘋果iCloud“洩露門”引爆,中美戰艦南海角力;華為的高端旗艦Mate7即將發佈,其海思麒麟925芯片,已能比肩高通驍龍801。

不過,這款手機售價高達3000多元。華為預估,撐死也就賣120萬臺。

誰知Mate7一上市,直接把華為Vmall商城沖垮。旗艦店急求補貨,黃牛傾巢出動,連萬科總裁鬱亮都找餘承東開後門求購。最終,“美腿妻”大賣700萬臺。

芯片的突破,讓華為再無“互聯網手機”的供應鏈之憂。2018年,華為手機銷量破2億,成為無可爭議的中國第一、世界第二。

▲餘承東:如果沒有美國阻撓,今年華為手機可以全球第一

中國互聯網產業25年,傳奇仍在繼續。

這個行業裡,既要敏銳把握先機,以免被時代列車拋諸腦後;又不能操之過急,以免成為踏上地雷陣的產業先驅。驚人的速度和強大的資本,既是一種幸運,也是一種詛咒。否則你根本無法理解,那麼多拔得頭籌的企業卻曇花一現;只有在天堂地獄間都跌宕不死、寵辱不驚的,才是幸運女神眷顧的最強者。

而在互聯網行業,風口太撩人,世事卻無常。龍騰虎躍的輝煌與豬死狗烹的慘劇,盡皆在風口。這時,成為一個愚笨地在技術、品質、商業模式上死磕的人,也許更智慧。畢竟,世界上沒有任何思維能替代堅韌的力量。

▲永遠不要放棄你的夢想

20年前,《東方時空》裡的“書生馬雲”,還仰望著北京的繁華夜景喟嘆:“我不成功,會有人成功的。我希望中國人早點成功,不要再拖下去了。”20年後,阿里、騰訊、百度、小米、華為的市估值,已超過了1999年中國的GDP(9萬億)。

撫今追昔,恍如隔世。

[1]《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公司,曾粗暴對待它的網民》,短史記,諶旭彬

[2]《張朝陽變狠》,《蓋飯人物ThePeople》

[3]《中華網揚言要收購國內三大門戶網站》,北京晨報

[4]《淘寶網與易趣的“戰爭”》,新浪網

[5]《中國社交二十年》,創事記

[6]《華為手機往事》,飯統戴老闆

——END——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