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北望 善美濟陽

在歲月的長河中,總有幾個瞬間註定被銘記;在歷史的洪流裡,總有一些浪花可以匯聚起“驚濤拍岸”的力量。2018年10月1日,濟陽“撤縣設區”正式掛牌,使得這座位於黃河之濱的“千年古縣”推開了嶄新的機遇之門。

2000多年前,孔子在濟水之畔聞韶樂,曾留下“盡美矣,又盡善也”的感嘆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的典故;2000多年以後,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正在邁著開拓創新、砥礪奮進的步伐,書寫下對“盡善盡美”的嶄新詮釋。

一年來,踏著大河時代的節拍,蒸蒸日上的發展圖景正在濟南北部新區鋪展開來:在這裡,一項項改革措施雷霆萬鈞,一個個大項目加速落地,一次次城市提升可觸可感,一張張幸福笑臉溫暖綻放……

打造一座善美之城,成為濟陽在新的發展征程上,為踐行新發展理念、確立新發展定位,而高高豎立起的全新航標。

泉城北望 善美濟陽

向上向善

搶抓重大利好開拓更大發展空間

向上,意味著奮發向上、追求更好;向善,則意味著見賢思齊、擇善而從。向上是一座城市不斷提升本領的動態過程;向善不僅是向上的具體體現,更是向上的動力源泉所在。一年多來,撤縣設區、擁河發展、動能轉換的三重歷史機遇,為濟陽帶來了追求更大發展的廣闊空間,更不斷提速著濟陽精益求精、銳意進取的腳步:

把雙招雙引作為“生命線”,牽好項目建設“牛鼻子”的濟陽,正在不斷提速新舊動能轉換。區委書記呂燦華表示,產業培育已成濟陽壯大實力的根本途徑,“我們的食品飲料、智能製造、現代物流產業規模正在越做越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科技等‘四新’產業的佔比也在大幅提升”;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槓桿作用,濟陽設立了10億元創投基金,引入資本活水,使得加快動能轉換的政策手段愈發多元;通過積極開展“百家企業走訪”等活動,推動旺旺、統一、康師傅等骨幹企業增資擴產,預計增資總額將超10億元。

“今天的濟陽不僅是一個歷史悠久、環境優美的宜居家園,更是一片充滿商機、活力迸發的發展沃土”,這是市政府駐上海(廈門)辦事處主任於慶利的一番評價,而從今年幾場雙招雙引推介會的反響來看,這不僅是他個人的認知,更是眾多企業家的共識——

4月4日,在北京舉辦的“新舊動能轉換·濟南濟陽‘雙招雙引’推介會”上,10個簽約項目總投資額達292.1億元;7月10日,“新動能·新濟陽‘雙招雙引’推介會(長三角站)”在上海舉行,8個簽約項目總投資額達158.7億元……今年,高質量開展的雙招雙引,成為濟陽奮發向上的重要體現。截至10月底,全區新簽約高端優質項目63個,合同投資額達1220億元。濟陽還大力實施人才驅動戰略,制定“雙百引才計劃”,15人入圍中央及省市級人才工程評選,

5家企業申報省市級平臺載體,人才政策對高層次人才的集聚效應逐漸顯現。

拔節生長

優質項目激起經濟向好澎湃動力

山東達沃智慧產業園1棟廠房已投入使用,24棟廠房正進行裝飾裝修施工;濟北生物醫藥基地項目A區招商中心已投入使用,其他27棟廠房及公寓、服務配套樓正進行主體施工;連城數碼港建設項目一標段18棟廠房主體封頂……

以重大項目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濟陽正在把園區作為經濟發展主戰場。據區委副書記、區長孫戰宇介紹,濟陽正在加快生物醫藥基地等6個專業園區規劃建設,構建起空間佈局合理、要素高度集聚的園區發展組團;對重點項目實行領導掛帥、項目掛圖、督戰掛牌,目前,全區150個重點項目全部推進順利,成為拉動增長的重要支撐,也必將為濟陽的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關係國計民生之根本,聚焦高質量發展的濟陽,正在紮實推動鄉村振興戰略,通過因地制宜、精準施策,讓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聚焦產業興旺,強化產業支撐、品牌帶動,截至10月底,全區新增省級家庭農場5家,新認證“三品一標”4個,“好味知濟”品牌影響力顯著增強;

聚焦生態宜居,紮實推進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首批6個試點社區建設進展順利,農民生產生活環境得到顯著改善;

聚焦生活富裕,實施以地興村戰略,截至10月底,清理回收閒散地4.3萬餘畝、宅基地280萬餘平方米,多措並舉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累計增加村級集體收入2100餘萬元。

美麗蝶變

高起點規劃助推新區品質再上層樓

撤縣設區讓千年古城一朝站上新起點、迎來新跨越。這一年多來,對於不少首次踏上濟陽土地的人而言,他們感悟到的濟陽之美,首先在於風物之美、環境之美。人們發現,濟陽正在從規劃、建設、管理的各方面全方位對標中心城區,加快推進棚改舊改、拆違拆臨、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城市品質——

這裡的老城片區三期徵地拆遷項目正在順利推進,截至10月底,已完成房屋拆遷58.59萬平方米、安置房開工6240套,超額完成省級確定的年度棚改任務;這裡的富陽街等4條新建市政道路已全部開工,並重點規劃了2條綠化示範街、6個道路節點景觀工程,實現移步換景、一步一景;堅持科學規劃引領,高水平編制濱湖、菅家等八個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和濱河片區城市設計,紮實開展城市提升“十大行動”,構建起了規範化、精細化、智能化的城市管理體系。

提升城市形象,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是絕佳的發力點。濟陽向改革要活力、以改革增動力,穩妥推進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取消26個限額外科級行政機構,將63個機構精簡為37個;全面深化濟北開發區改革,探索建立“開發區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實現開發區多元化投入、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和專業化服務;強力推進“一次辦成”改革,創建“濟時辦”服務品牌,實現企業開辦“按小時計”,“經濟發展服務生”品牌影響力顯著增強。

善作善成

“實幹會幹、雷厲風行”成幹部標籤

世間萬物之美,貴在內有風華。造就濟陽之美的,不在於一景一物的日新月異,也不在於城市天際線的日漸刷新,更令人記憶深刻的,是這裡人心思進、崇德向善的優良風尚。

利用一切可能的時間鑽研業務、經常加班至深夜,這是濟陽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劉京祥的工作常態,面對近百萬平方米的拆遷工作量,他迎難而上,帶領工作人員不斷刷新“濟陽速度”。

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政績的濟陽,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全年工作主線,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在全市創造性開展“對標對錶”學習研討,發現並解決了一批突出問題;與此同時,濟陽不斷強化幹部隊伍建設,堅持嚴管與厚愛結合,類似劉京祥這樣的黨員幹部比比皆是,“讓實幹會幹、雷厲風行成為濟陽幹部的標籤”的明確要求,已經內化進了他們的一舉一動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