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66.6億流量助力教育類賬號,短視頻+教育能否成為下一個風口

快手66.6億流量助力教育類賬號,短視頻+教育能否成為下一個風口

來源|活動盒子-APP活動運營工具(huodonghezi.com)

每當談起快手,相信很多人都會聯想到:喊麥、吃播、“老鐵雙擊666”等等,但幾乎沒有人會想到這個帶著點土味的短視頻+直播平臺,有一天居然要朝教育發力。

11月25日,快手以戰略合作伙伴的身份加入GES2019未來教育大會,在會上,快手高級副總裁馬宏彬宣佈,將在春節前拿出66.6億流量幫助教育類賬號在快手平臺冷啟動。同時快手還將全天候提供運營輔導,幫助教育賬號提升運營能力。

快手66.6億流量助力教育類賬號,短視頻+教育能否成為下一個風口

快手高級副總裁馬宏彬

事實上,早在去年6月,教育的種子就以“課堂”的形式在快手悄然“萌芽”。到今年5月,快手推出“教育生態合夥人計劃”,10月又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升級,快手的教育生態開始從C端的知識創作者不斷滲透到B端的教育機構,涉及素質教育、職業教育、K12、三農等多個領域。

種種跡象都在表明,快手意欲打造教育生態的決心。

但是在線教育平臺歷經幾年“淘洗”之後,已經進入相對理性的發展階段。快手現在才進軍在線教育能行嗎?快手能否成為在線教育下一個流量窪地?以及對於想要入駐快手的在線教育機構來說,要如何做好短視頻+教育?

下面,我們針對這幾個問題來進行探討分析。

一、快手入局在線教育,為時已晚?

短視頻和直播平臺入局在線教育不是新鮮事,同類產品早已開闢教育板塊,比如抖音,2018年底至2019上半年,包括數十家頭部公司在內的1500多家在線教育公司,開始在抖音集中投放信息流廣告。據新榜學院數據,抖音的教育廣告主數量月均增長達到325%,信息流廣告消耗月均增長達到762%。

這一數據反映出抖音在短視頻+教育的成績,以至於現在提起短視頻+教育,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起的是抖音。反觀快手則顯得有點後知後覺,那麼,慢人一步的快手為什麼還敢擠進來?

1、在線教育存在巨大的市場潛力

我國人口眾多,教育需求巨大,在線教育並不僅僅侷限於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因此在線教育潛在用戶和市場規模龐大。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9年中國在線教育行業市場前瞻分析報告》數據顯示:

未來幾年,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將保持15%左右的速度繼續增長,到2024年預計突破4億人,總體市場規模將突破4500億元,市場潛力非常大。

快手66.6億流量助力教育類賬號,短視頻+教育能否成為下一個風口

2、平臺用戶的教育需求增長

快手的教育生態從農業開始被看見,隨後挖掘出了更廣泛的教育群體,不光是農業,各細分垂類和領域,包括K12教育、興趣教育、農業教育、職業技能教育等等各類教育都在快手湧現。不僅構建了龐大的知識內容池,還基於內容的多樣性,吸引越來越多的用戶在快手學習。

根據快手大數據研究院發佈的《2019快手教育生態報告》顯示,目前,快手平臺上與教育相關的短視頻創作者超過100萬,教育相關內容的直播日均播放達到22億次,覆蓋超過1億人,日均觀看時長加總約為734年。

快手66.6億流量助力教育類賬號,短視頻+教育能否成為下一個風口

數據來源:《2019快手教育生態報告》

另一個亮眼的數據是,快手教育生態裡有超過160萬付費學員,付費相關功能轉化率高達95%,付費學員月均增長也達到95%。外界來不及感知,快手教育卻在悄無聲息間成了龐然大物。

從這組數據看來,快手進入教育行業是早晚的事。

3、獲取知識的途徑發生改變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獲取知識的觀念和方式也隨之發生了改變。當前,移動化、平臺化的知識分享成為了時代教育的鮮明趨勢,短視頻成為了知識傳播的新工具。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佈的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已達到6.48億,用戶使用率為78.2%。由此可見,越來越多的網民將時間花費在短視頻上面,例如刷抖音、刷快手等。

快手66.6億流量助力教育類賬號,短視頻+教育能否成為下一個風口

數據來源:《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而在這之中相對於80後、90後,Z世代不僅將刷抖音、快手作為一種娛樂,還將其視為一種學習途徑。作為“網絡原住民”,他們已經恰如其分地將生活、社交、學習融為一體,“無時無刻不在學習”與“隨時隨地社交”不再是彼此的干擾因素。兼具工具性社交性

的短視頻恰好符合這些要求,知識短視頻化備受到青少年的青睞。

綜合以上3點來看,快手入局在線教育除了有大環境的支持,還有平臺用戶的需求作為支撐,它在教育領域的發展前景廣闊。

二、快手能否成為在線教育下一個流量窪地?

上文讓我們看到了快手打造“短視頻+教育”的可能性,那它在這條路上究竟能為在線教育帶來什麼?能否成為在線教育下一個流量窪地?接下來從它的幾個核心優勢來說說:

1、建立私域流量,降低獲客成本

在線教育發展六七年至今,獲客成本難下、盈利問題未解,但教育公司對於鉅額廣告投放的“熱情”似乎有增無減。以K12為例,在大班課暑期的廣告投放不盡如人意,“40億廣告投放,1000萬人次參培!”,給教培行業帶來的震動,讓整個行業獲客成本水漲船高,苦不堪言。

據內部人士透露,進入各大培訓機構暑期招生的黃金季後,僅學科輔導的KA客戶,每一天的廣告消費就達到兩三千萬元人民幣。

獲客成本成為在線教育機構頭頂的阿克斯之劍,而快手對教育企業來說是一次新機會,在快手運營不僅可以突破傳統的廣告投放型增長,還可以通過優質內容獲取用戶信任,建立起自己私域流量池,進而實現獲客成本過高的問題。

建立自有賬戶的“私域流量”是內容創作者非常關注的一點。因為,“私域流量”相對於廣告投放而言,更能拉近品牌和消費者的距離,會更加容易獲得高轉化。

據《2019快手教育生態報告》顯示,在快手上,51%的內容創作者會使用短視頻來售賣課程,95.2%的人能獲得收益;43%的內容創作者在直播售賣課程,94.9%可以獲得收益。

快手66.6億流量助力教育類賬號,短視頻+教育能否成為下一個風口

數據來源:《2019快手教育生態報告》

為什麼快手能助力內容創作者建立起自己的“私域流量”?究其原因就在於去中心化流量分發機制。這是讓用戶和內容創作者之間連接的重要載體。由於流量分發是公平普惠的,只要內容創作者願意生產,都會有一樣的流量分發。

這就意味著獲客成本沒有那麼貴,因為它本身就是靠內容獲得流量。內容創作者所有成本都可以花在內容上面,把內容做得更好、更貼近用戶,平臺根據推薦算法將質量好的內容推上熱門,創作者只要持續輸出有價值的內容,吸引粉絲不會太難。

這種依靠內容的形式,雖不能讓知識短視頻在短時間內成為爆款,但能夠提供穩定的流量。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內容創作者有5萬粉絲,每天會有1萬左右的私域流量播放,一兩週或者一個月之後,沒取關的粉絲基本上也都會觸達。

2、“老鐵”文化,提升轉化率

一個做教育類短視頻矩陣的內容服務商,前期將精力集中在抖音和小紅書上,但發現粉絲的轉化率很低。後來開始研究新的低價流量,將精力轉移到快手平臺上來,經過幾個月的深入瞭解,他發現快手符合教育流量的核心準則,即古典互聯網內交易的底層是信任。

而在快手的體系裡,不同於其他平臺的付費課程“以課帶用戶”的模式,快手課堂的課程大多“以人帶用戶”,以獨特的“老鐵”文化形成極具深度的用戶粘性。“老”和“鐵”代表的熟人關係和信任關係,以這樣關係建立的私域流量,能夠使知識消費者和創作者緊密聯繫在一起,產生信任感。

以“現代農業(許老師)”為例,憑著高頻、高質量的內容輸出,在短短半年內積累過百萬粉絲。他還開設有兩門付費課程售價,分別為99元和199元,共有143人次付費,累計付費人次在千人以上。

許老師曾在一次採訪時表示,這些購買課程的用戶,絕大部分都是他的粉絲,對他有天然的信任。

總結來說,快手是目前看到通過做好內容獲取信任感最好的短視頻平臺。

3、雙列頁面設計,減少流量損耗

縱觀多款短視頻APP,在首頁UI的設計,主要分為單列和雙列兩種,快手屬於後者。看似只是UI的不同,卻對整個平臺生態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單列的設計,是根據推薦算法將一個視頻推送給用戶,這樣的話,平臺容錯率就會比較低,至少需要給用戶推送其比較感興趣的內容。“在這種情況下便可能70%-80%的流量會集中在比較少的內容上面。”馬宏彬提到,在此基礎上,平臺的底層邏輯便會推動這個平臺向強媒體屬性、內容屬性轉變。

快手66.6億流量助力教育類賬號,短視頻+教育能否成為下一個風口

快手雙列的設計,算法推薦的容錯率相對較高,用戶可以根據標題和封面首先進行自主選擇。用戶主動選擇後,一般接下來便會產生搜索性的行為,觀看這個內容創作者之前的視頻,這便會讓用戶和內容創作者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一層,也幫助內容創作者建立自己的流量池。

4、快手課堂,為教育提供變現途徑

在馬宏彬看來,對於想要把授課當職業的快手用戶來說,純靠愛好是不太合適的,需要有變現途徑。為了讓快手上的知識貢獻者有更好的收入,快手在去年成立了快手課堂,通過課程售賣的模式幫助願意分享知識的老師變現。

例如“陳力寶嗩吶”,他在快手上教授嗩吶課程原本並不在計劃之內。但隨著直播間的粉絲增加,很多粉絲會問一些問題,例如:怎麼挑選樂器,曲子吹奏時需要注意的點、吹奏技巧。問的人多了,他索性就在快手開了零基礎的嗩吶課。

去年6月,快手課堂正式上線,陳力寶也開設了自己的快手課堂,一份129元的《嗩吶演奏技巧學習及運用》賣出了近1000份,並獲得五星好評,還有很多9元的入門課程也收穫不錯的口碑。

快手66.6億流量助力教育類賬號,短視頻+教育能否成為下一個風口

隨著快手教育生態的擴張,不僅越來越多有專業技能的普通用戶加入快手課程,快手也意識到需要引入更專業、更有體系化的知識,今年5月,快手開始推出“教育生態合夥人計劃”並不斷升級,給企業用戶提供精細運營輔導和流量支持,吸引更多企業用戶入局探索快手生態。

截止目前,快手已經吸引了好未來、知乎、學而思、喜馬拉雅、高思教育、文都教育、果殼

等多家企業的老師或官方賬號已入駐,並在逐步形成自己的內容矩陣。

快手66.6億流量助力教育類賬號,短視頻+教育能否成為下一個風口

圖片來源:《2019快手教育生態報告》

5、渠道賦能,助力教育下沉

快手佈局教育,最大的優勢在於其渠道的優勢,可以觸達四五線的用戶,包括留守兒童、小鎮青年都能覆蓋到。

相關數據顯示,快手上65%的老師來自一二線城市,而74%的學生來自三線以下教育資源匱乏的地區。而快手提供了一個過去優質教育資源難以觸達的渠道,把優質教育資源帶給這些用戶。

快手66.6億流量助力教育類賬號,短視頻+教育能否成為下一個風口

圖片來源:《2019快手教育生態報告》

像一二線城市在幼兒園已經學完的九九乘法表,對大涼山貧困地區的孩子們來說仍然有些吃力。之前就有一對六年級和三年級的姐妹,在漆黑的冬夜一邊圍著火爐烤火,一邊看快手學習九九乘法表。

三、如何做好“短視頻+教育”

看到這裡,相信會有部分在線教育機構也想在快手開闢一條新的增長道路,但要如何做好“短視頻+教育”這一模式呢?

總的來說還是內容為王,但是現在同質化比較嚴重,內容的質量及創意是關鍵。同時,內容要垂直化,這樣用戶會感覺更受用,可是又不能太專業,“高大上”的內容會讓人產生距離感。如何能用輕鬆、幽默的方式傳遞專業內容?如何把握乾貨內容和營銷內容的平衡點?這都需要內容創作者自己把握好。

對於這一問題,教育家社區聯合創始人徐鯤表示,要做到這3點:

(1)找準定位,不斷適應和調整

在運營之前,首先要確定自己的用戶是否在這裡;確定自己的用戶喜歡什麼樣的內容。確定之後需要長久輸出優質的內容,並在輸出過程中不斷適應和調整。

(2)嚴選內容,精準輸出

(3)研究規律,摸清算法

結合大數據,熟悉、掌握平臺的機制;分析內容和用戶,讓內容更加契合平臺用戶的喜好。

四、結束語

對於快手教育來說,或許是那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人,但在信息化時代,短視頻和直播是非常重要的交互設施,它既在教育上生效,也在別的地方生效,如今是教育發展的良好機會。因此,現在的快手也是教育類內容生產者應該敏銳抓住的歷史性的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