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直奉戰爭後張作霖為何冷落“大功臣”郭鬆齡?


第二次直奉戰爭後張作霖為何冷落“大功臣”郭松齡?

李雪健飾演的張作霖



張學良心腹郭松齡之所以反奉,最重要的導火索就是第二次直奉大戰後張作霖冷落了郭松齡這個“大功臣”。


那麼,張作霖為什麼會在第二次直奉戰爭後冷落郭松齡這個“大功臣”呢?


因為第二次直奉戰爭與以往北洋軍閥之間的混戰並沒有什麼不同,戰爭的勝負並不是完全靠戰場表現決定的。


認真的說起來,郭松齡其實並不是第二次直奉戰爭奉系真正的“大功臣”,真正主導奉系獲得第二次直奉戰爭勝利的其實是張作利背後的日本關東軍,或者說日本軍方。


雖然當時日本文官政府堅持“不介入”政策,對張作霖“爭霸”採取了一種不支持不鼓勵保持中立的政策,但是,日本軍方並不願意真正執行文官政府的“中立政策”,相反,從日本史料看,日本軍方上上下下都支持張作霖入關“爭霸”的。


根據日本歷史學家戶部良一考證,第二次直奉戰爭最重要的直系軍頭“倒戈”事件就是日本多位軍方士人通力合作的結果。


首先,促成張作霖與段祺瑞合作的就是日本軍方“中國通”們。


先是段祺瑞密友,曾經擔任過日本駐華武官,當時已經退出現役的寺西武秀經過一系列策劃,實現了張作霖與段祺瑞的合作;之後,寺西武秀又和段祺瑞策劃了收買直系軍頭“倒戈”事件。



第二次直奉戰爭後張作霖為何冷落“大功臣”郭松齡?

張作霖


和現在主流說法不同,根據日方史料,因為要收買的直系軍頭信譽不好,所以張作霖對於事先要支付100萬日元其實是比較躊躇的。因為張作霖擔心對方收錢不辦事,甚至故意騙錢。


這個時候,是張作霖的軍事顧問,後來甲級戰犯松井石根的弟弟松井七夫說服了張作霖付款,而這筆錢根據日本史料,還是由日本三井銀行奉天支店在張作霖還沒付款時就已經通過天津的日本駐軍司令轉交給段祺瑞,等於是日本軍方先墊付了收買馮玉祥的100萬日元。


而馮玉祥在收款的時候,另一位日本陸軍現役軍官松室孝良正好在直系軍頭駐地“旅遊”,順便說一句,松室孝良後來也成成為這位直系軍頭的軍事顧問。


在第二次直奉戰爭開戰後,日本陸軍又瞞著日本文官政府,援助了張作霖大批軍火。


在張作霖日本顧問給日本陸軍大臣宇垣一成電報裡明確表示,張作霖對於日方支援的軍火沒有原計劃的多表示很不開心。


由於日本政府掣肘,日本軍方沒有敢明目張膽的大規模支援張作霖軍火,但是就目前日方史料記載,日方在第二次直奉戰爭期間至少援助張作霖好幾批軍火,其中一批包括“三八步槍5000杆、槍刺5000把、步槍彈500萬發、炮彈2000發、三八式12釐米榴彈600發、三八式15釐米榴彈1000發”,日方史料顯示,日本軍方一共提供了相當於奉天兵工廠半年產量的軍火秘密給予張作霖。


日本陸軍害怕援助張作霖的事情被日本文官政府察覺,還專門派張作霖另一名日本顧問松井七夫去向日本駐天津總領事船津辰一郎求情“我等交付武器一事,望君不做報告”,船津對此表示“將來發生問題我會說自己完全不知情”。


甚至在開戰後,日本軍方還派出大量“觀察員”刺探直系軍隊情報,並且把這些情報源源不斷轉交給了楊宇霆,而其中日本軍方獲得的“直系軍隊將重點防禦九門口”這一情報可以說直接決定了直奉第二次戰爭戰爭的勝負。



第二次直奉戰爭後張作霖為何冷落“大功臣”郭松齡?

第二次直奉戰爭,奉系坦克部隊


即使在張學良與郭松齡統帶的所謂奉系新軍中,日本軍方還派出了大量佐官和尉官作為“軍事顧問”;甚至日本軍方還派出了原日本關東軍總參謀長浜面又助中將作為張的特別軍事顧問。


即使如此,日本軍方依然擔心自己對張作霖的“投資”會失敗,所以還特意悄悄從日本本土調集了大批退役士兵和軍官,組成了所謂的“義勇隊”直接參與到了直奉戰爭第一線。


這支由日本退役軍人組成的“義勇隊”一直跟著奉軍打到了天津。一直到日本文官政府以“國際影響”為名,強令日本軍方解散這支所謂的“義勇隊”為止。


那麼,為什麼日本軍方如此熱心的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幫助”張作霖呢?

事實上很大程度上,日本軍方擔心張作霖輸掉直奉戰爭,乃至輸掉東三省;而張作霖的垮臺會給日本侵華帶來被動。

第二次直奉戰爭前,張作霖的日本軍事顧問本莊繁去黑龍江、吉林去“摸底”,結果讓本莊繁大失所望,因為他發現黑、吉兩地的奉軍實在孱弱,按照本莊繁的說法“拋開裝備不良、武器不全、耐久力不足等情況,單從教育、訓練上說,我認為我帝國士兵一個能抵得上他們五六個。即便和奉天的軍隊相比,吉黑兩省的軍隊也是很差勁的。”

綜上所述,張作霖之所以在第二次直奉戰爭後冷落“大功臣”郭松齡的根本原因在於郭松齡並不是第二次直奉戰爭奉軍獲勝的“大功臣”,日本軍方才是奉系獲勝的真正“大功臣”。

《日本陸軍與中國》、《第二次直奉戰爭與日本的關係》、《兩次直奉戰爭結果迥異之剖析》、《日本陸軍與第二次直奉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