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造價超2000億!如今已經過去了13年,三峽大壩是虧還是賺了?

三峽大壩作為一個大型民生水利工程堪稱新世紀的標杆工程,其不僅僅綜合規模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水電工程,建築的金屬結構也是位居世界第一。而三峽大壩建造也是和10左右就會發生一次的長江大洪有著直接關係。據悉三峽大壩到現在已經運營了13年之久,在防洪、供電、補水以及航運上都有著卓越功效。

那麼總投資超2000億的三峽工程到底創造了多大的價值呢?如今經過了長達13年的時間,三峽大壩到底是虧還是賺了呢?

實際造價超2000億!如今已經過去了13年,三峽大壩是虧還是賺了?

出品|國器

三峽大壩總投資超2000億耗時長達12年建成

三峽大壩在1994年正式開始施工建設,採取的是分期蓄水的方式,經過12年的艱辛建造最終形成了600多公里長的水庫。三峽大壩整體是分為主體建築物及導流工程這兩大部分,全長其實是達到2308米,而計劃耗費資金就在900億多左右,但最後長達10多年的工期各方面總體耗費預計超2000億。三峽大壩正式建成後,水庫的正常蓄水位是175米,而總庫容大致在393億立方米左右。如此規模也是讓長江中下游防洪體系沒有了後顧之憂,而三峽大壩巧妙的梯級閘室也讓長江流域的船舶通行暢通無阻。

實際造價超2000億!如今已經過去了13年,三峽大壩是虧還是賺了?

三峽大壩的建成不僅在防洪防旱而且帶動相關行業的收益近萬億

三峽大壩在防洪、防旱、養殖、航運通暢等方面上都是有著非常大的作用。大壩建造的地址是選在了長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線處,這樣可以更好利用地理優勢緩解長江中下游洪澇情勢。同時三峽大壩在下游乾旱時可以及時增加放水量以此緩解乾旱困境。而且據瞭解三峽大壩的建成讓宜昌至重慶660公里的繁重航運情況得到改善,萬噸級的船舶可以通過三峽大壩直接到達重慶港,為船舶運輸減少了很多時間。值得一提的是,三峽大壩的建成也讓周邊的旅遊業以及其他相關產業都得到充分發展。每年與三峽大壩相關的產業奉獻的GDP已經達到了近一萬億。

實際造價超2000億!如今已經過去了13年,三峽大壩是虧還是賺了?

三峽水電站年發電量近900億千瓦時帶來的收益每年突破400億

當然三峽大壩很大的一個功能就是發電。三峽水電站目前總裝機容量是2250萬千瓦左右,而年發電量可以媲美五個大亞灣核電站。據數據統計,三峽大壩每年的平均發電量達到了846億千瓦時之多。這意味著中國在煤炭上的使用量可以大幅度降低,空氣汙染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自然也就隨之減少。同時三峽大壩每年帶來的實際收益也是有數據可查的。在最近幾年三峽大壩每年創造利潤已經突破400億元左右大關,前幾年累計的利潤早已超過了前期建造的費用,這也無疑證明了三峽大壩所帶來的成績。

實際造價超2000億!如今已經過去了13年,三峽大壩是虧還是賺了?

三峽工程就總體大局上來說是新世紀烙上歷史印記的時代工程

相關部門人員在三峽工程的具體工程建設上也是頗為耗費心思,力求讓三峽大壩達到最好的效果。三峽大壩一個工程為中國拿下了多個第一,也為中國的一些大型基建工程填補了技術空白。雖然三峽大壩在前期建造中耗費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雖然三峽大壩的建成在前期也導致了庫區泥沙淤積、壩下河道沖刷、移民等問題發生。不過從總體大局而言,三峽大壩確實是一項收益龐大的超級工程,是新世紀一項烙上歷史印記的時代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