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清著力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多規合一”改革

福州日報記者 林瑞琪 通訊員 蘇雪容

閩清縣著力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多規合一”改革,進一步簡化項目策劃生成流程,縮短項目前置審批時間,項目預選址平均辦理時限從45日縮短到5日。截至目前,該縣通過“多規合一”平臺對217個項目展開了281次會商,形成會商意見1201條,有效提高了建設項目審批效率,優化了營商環境。

不用跑現場 一張圖摸清用地“家底”

走進閩清縣行政服務中心四層辦事大廳,“多規合一”窗口的信息聯動平臺上清晰顯示著閩清全貌。點擊不同規劃指標,對應的規劃線就呈現在地圖上,哪些土地可以用,一目瞭然。任意圈選一個地塊提交,僅需幾分鐘就能瞭解這塊地的詳細“家底”:含有哪些土地類型,允許建設區有多少,是否涉及生態紅線……

“為了讓業主單位和相關部門減少跑現場次數、更便捷獲知土地情況,我們建立‘多規合一’信息聯動平臺,上載各類規劃數據,整合用地分類標準和用地邊界,統一各類圖紙座標系,打造了一張覆蓋全縣的‘藍圖’。”閩清縣多規辦負責人陳巧安介紹,這張“藍圖”涵蓋閩清縣土地利用規劃、基本農田控制線、城鄉規劃、生態紅線、林業保護、交通專項規劃等信息要素,有效解決了過去因各項規劃互不銜接、相互“打架”造成的項目審批流程反覆。

依託數據共享,這張“藍圖”不久後還將更加“生動”。“我們計劃把所有地理空間數據規劃化管理。”陳巧安介紹,管理的數據除矢量文件外,還將包括無人機航拍影像、360度影像等資料,依託閩清縣數據中心的“3D現代電子沙盤”,打造“身臨其境”的看地體驗。

不用跑部門 一張表彙集會商意見

“同意項目該處選址”“必須避開生態保護紅線,滿足條件後,同意該處選址”……11月27日,東橋山地運動小鎮二期項目在遞交確定選址目標地塊後,第二天便收到來自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交通局、林業局等部門的審批意見。哪裡要改、該怎麼改,各部門的意見通過一張表單和一張附圖列得清清楚楚。

過去,企業在進行預選址時,除了跑現場,還要一個個部門跑下來確認用地是否合規。部門審核過程中“函來函往”,耽擱不少時間。如今,依託“多規合一”信息聯動平臺支撐,“打通關式”的項目審批流程得到優化。“企業提交選址申請後,各相關部門會商意見直接在線上傳達彙總,最快半天就能完成。”陳巧安介紹。

今年下半年,閩清縣還把“多規合一”平臺應用範圍從政務內網拓展到互聯網,在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行政服務中心、招商辦微信公眾號上部署“閩清天地圖”。項目業主只需關注其中一個公眾號,即可通過手機圈畫用地範圍線並一鍵推送給後臺進行數據處理,連窗口也不用跑。

據瞭解,經過培訓,閩清縣招商人員熟練掌握了“多規合一”要領,可以直接幫企業看地,推動項目落地。為確保“多規合一”紮實有效推行,閩清縣還建立“多規合一”監督體系與反饋機制,監督運行管理全過程,評估實施效果並提出完善措施,並針對各相關部門存在問題召開聯席會議,予以調整完善。

“聚焦企業辦事的痛點、難點問題,近年來,我們不斷建立健全優化營商環境長效工作機制,通過簡化流程、並聯審批、數據共享、套餐服務等方式縮短辦理時限,行政審批效率全面提速。”閩清縣行政服務中心審批服務科負責人介紹,目前該縣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平均審批時限壓縮至法定時限的19.68%,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按照事項類型分別壓縮至50、70、 90個工作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