嬗變,在這裡悄然發生——咸安區商務局推進城區農貿市場”升級”探訪

香城都市報報訊(圖/文 記者 葛建偉 通訊員 杜春保)

今年以來,咸安區商務局把城區農貿市場建設與改造升級作為重大民生工程、德政工程的有力抓手,作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鞏固國家衛生城市的有力推手,列入重點工作來部署、來推進、來實施。

這是一種力量,為人民謀福祉的實際行動;這是一種希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實打實。行動折射黨風,關乎政風,引領民風。以行動正黨風,以行動贏民心,以行動惠民生。一年來,該局紮紮實實整治改造“升級”城區農貿市場,獲得各級領導充分肯定和居民交口稱讚。

嬗變,在這裡悄然發生——咸安區商務局推進城區農貿市場”升級”探訪

“臨危”受命,敢於擔當,吹響城區農貿市場改造“升級”衝鋒號

“以前這裡整天聲音嘈雜、臭氣熏天、地面汙水橫流……”11月27日,記者走進咸安區溫泉辦事處白茶農貿市場。攤位老闆面對記者的提問,憶起農貿市場改造前的情景。

據悉,該區城區農貿市場改造“升級”前由於體制機制不完善、資金不足、管理不嚴等方面原因,致使農貿市場普遍存在“髒、亂、差”和基礎設施配套陳舊老化、標準不統一、佈局規劃不合理、安全隱患多等不良現象,各農貿市場經營戶和居民對此怨聲載道,各級領導對此也十分“頭痛”。為此,咸安區委、區政府決定將城區農貿市場管理、整治、改造、“升級”由原來的區工商局移交給商務局來承擔。

“決不辜負區委、區政府的期望和信任 ……”該局黨委書記、局長賈琴表態鏗鏘有力。

於是,該局立即宣傳發動,召開城區農貿市場改造升級專題大會,傳達咸安區委、區政府相關精神,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成立專班,明確目的意義、目標任務、按照“一場一策”原則,制定城區各農貿市場的具體改造方案,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時間節點,引鳳靚“巢”。由此,吹響了城區農貿市場改造“升級”衝鋒號。

認真履職,穩步實施,打響城區農貿市場改造“升級”攻堅戰

探訪時,記者獲悉,2018年底,該局在充分調研、科學論證基礎上,學習借監湖南益陽、安微池州等地先進經驗,結合咸安區城區農貿市場實際情況,根據《咸安區農貿市場三年改造升級行動計劃(2018——2020年)》,按照“改造‘升級’一批、取締關閉一批、新建擴建一批”的總體思路,採取“試點先行、規範運作”的實施路徑和“誰主辦、誰負責’‘屬地管理’的原則,引入第三方專業團隊,投入資金,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對城區農貿市場分期分批進行標準化“升級”改造。當天,記者來到咸安區浮山辦事處楊下農貿市場時,原來的破改舊農貿市場已經“銷聲匿跡”,撲入眼簾的是一座雛形漸顯的現代化農貿市場綜合大樓,工人們正頂風冒雨在進行施工,建設場面如火如茶。“該市場改造‘升級’計劃投入資金4000萬元,建築面積約15000平方米,其中,標準化農貿市場面積3000平方米。”該局市場中心主任江向陽介紹。

據瞭解,該局對城區農貿市場改造‘升級’,主要從基礎設施改造、規範經營管理、打造智慧市場三個方面入手。基礎設施改造,主要對農貿市場操作檯、垃圾處理設施、排水管道、供電、消防等設施進行改造和對場內的破損路面進行修補等。規範經營管理,主要是合理設置交易區、規範市場商品擺放、完善商品進貨檢驗、劣品退市、分類監管、食品安全、衛生監管等制度。打造智慧市場,通過軟件升級,對市場內蔬菜、肉類、水產、禽蛋等交易農產品的智能檢驗檢疫,全溯源、大數據分析、智能配送等功能進行建設。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初獲城區農貿市場改造“升級”新成就

在白茶、仕中心等農貿市場,記者看到:地面平展乾淨整潔、攤位規劃設置合理、房屋結構穩固安全、消防設施齊全……處處“春意盎然”,處處面貌一新。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該局已通過多方協調,按照“城中村”改造思路,通過市場化方式新建了楊下、黃畈、大畈3個農貿市場,預計12月底前完成,2020年1月將投入運營;同時,改造白茶、寧虹、東門、鹹寶、仕中心、、璟湖6個農貿市場。其中,白茶農貿市場2019年5月25日完成改造,已投入試運營。寧虹、東門2個農貿市場9月底完成改造並驗收,10月底投入運營;鹹寶農貿市場11月完成改造並驗收,12月投入運營。仕中心、璟湖2個農貿市場12月投入運營。並且,計劃關停畢曹、肖橋2個農貿市場。其中,畢曹農貿市場已完成與市場業主的意見徵求、裝修補償、超期租金退還等工作,於今年7月6日正式關停拆除。

“下一步,我局將進一步推進城區農貿市場改造“升級”,強化運營管理,確保改造“升級”後的農貿市場,成為經營規範、秩序井然、衛生安全、居民認可的溫馨市場”最後,賈琴充滿信心地說。

更多咸寧本地新聞,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香城都市報(或公眾號搜索:xcdsbgfw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