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地首例PD-L1免疫製劑在瓊完成注射

中國內地首例PD-L1免疫製劑在瓊完成注射


中國內地首例PD-L1免疫製劑在瓊完成注射

放化療聯合Durvalumab(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治療可顯著提升同步放化療後未進展的不可切除III期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的效果,約有50%患者有望臨床治癒。




相比於北方入冬後的蕭瑟,11 月的海南博鰲依舊綠意盎然、生機勃勃。


一週前,60多歲的李銘(化名)從北京奔赴海南,這一次他並不是為了度假,而是為了救命。


李銘被確診為III期非小細胞肺癌,且已經出現縱隔淋巴結轉移。按照臨床指南,李銘的肺癌無法手術,只能用化療和放療的方式進行治療。


有研究表明,對於李銘這類的不能手術的III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來說,接受同步放化療的5年生存率約為15%左右。如果疾病繼續發展到了IV期肺癌階段,癌細胞已向胸腔之外的遠端擴散,那麼患者的5年生存率只有5%左右。


慶幸的是,主治醫生為李銘介紹了一種新的治療方案:在放化療的基礎上,注射PD-L1抑制劑Durvalumab(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2017年,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在美國被批准用於肺癌的聯合治療。據PACIFIC研究(太平洋研究)公佈的數據顯示,經過同步放化療聯合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治療的患者3年總生存率高達57%。


在這場與肺癌的博弈當中,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已經成為李銘走向勝利的秘密武器。然而,這種藥在中國內地尚未通過審批,想要在內地使用這種創新藥,可以向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提出申請。


2019年11月22日,依申請批准,李銘在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博鰲恆大國際醫院完成了度伐利尤單抗的注射,成為中國內地首位注射PD-L1抑制劑度伐利尤單抗的肺癌局部晚期患者。



肺癌是我國第一大癌症。在中國,每分鐘就有7個人被確診為肺癌。


2019年1月,國家癌症中心發佈了最新一期的全國癌症統計數據。數據顯示,惡性腫瘤死亡佔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而肺癌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分別佔全部惡性腫瘤的20.03%及26.99%,是當前腫瘤防控的重點疾病。


中國內地首例PD-L1免疫製劑在瓊完成注射


一般來說,I期肺癌屬於早期肺癌,II期肺癌屬於中期肺癌,兩者都以手術切除為主,依靠外科手段,肺癌患者都能夠在這兩個階段受益,並且獲得較長期且質量較好的生存。


III期肺癌,也就是局部晚期肺癌。這個階段的肺癌大多侷限在單側肺區,還沒有發生遠端轉移,突破肺區轉移到骨頭、肝臟、大腦等遠處器官。


III期非小細胞肺癌大體可分為兩類,即可以手術切除的,和不可以手術切除的。和李銘一樣發生縱膈淋巴結轉移的病人就不能通過手術治療,他們的標準治療方案是同步放化療。然而,接受該方案的患者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僅為8-10個月,5年生存率僅有15%。I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70%-90%,II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50%-70%。相比於I期和II期肺癌,僅僅進行傳統的放化療III期肺癌的臨床治癒率可以說是非常低的。


不幸的是,目前所有的肺癌患者中約有15-20%為III期肺癌,其中,不可手術切除的III期肺癌大約佔局部晚期肺癌的20-30%。


20多年來,這部分患者的治療都沒有實質性進展,他們很快都將面臨復發進展,疾病滑入晚期的困境。


創新藥大幅提升局部晚期肺癌治癒率


近年來,腫瘤免疫治療作為新興的治療方法,成為腫瘤治療研究領域的一大熱點。這種療法的出現,給了傳統放化療治療方案以突破瓶頸的新機會。


在經過一系列的臨床試驗和審批流程後,2018年2月,美國FDA批准阿斯利康的PD-L1抑制劑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商品名Imfinzi)用於治療無法手術、且化療或放療後病情未進展的III期非小細胞肺癌。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主任醫師畢楠教授表示:“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對肺癌III期的治療是基於PACIFIC研究,這是一個里程碑式的研究,它證實了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對III期不可切非小細胞肺癌、同步放化療之後的免疫鞏固的有效性,證明了放化療聯合免疫治療可以顯著提高III期不可切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臨床治癒的可能性。”


正如畢楠教授所言,PACIFIC研究證明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免疫治療可以顯著延長接受放化療之後III期不可切除肺癌患者的無疾病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期。在今年6月舉辦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PACIFIC研究公佈的結果顯示,針對同步放化療後未進展的不可切除III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接受度伐利尤單抗免疫治療的患者3年總生存率已達到57%。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3年是免疫治療長期生存的拐點,後續進入長拖尾效應階段後,預期接受度伐利尤單抗免疫治療的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50%。


這意味著,在理想狀態下,放化療聯合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免疫治療顯著提升III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治療效果,約有50%患者有望實現臨床治癒。


目前,美國NCCN指南已把同步放化療加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免疫治療列為不可切除III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標準治療方案。此外,歐洲ESMO和中國CSCO指南也將此推薦為不可切除III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新的標準治療方案。


“國九條”縮短抗癌藥“入關路”


如果不是海南“先行先試”的政策,想要使用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免疫治療,患者需要遠赴境外,花銷極大不說,還費時費力。


“全國每年大概有60萬人去國外看病,為的是尋求國外最好的藥物、最好的醫療器械。”日前,海南省省長記沈曉明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


根據目前國內監管現狀,這些藥物及醫療器械進入國內市場,至少需要五年左右的時間,因此形成了60萬去國外求醫問藥的“大軍”,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的探索正是在為這一問題尋找解決方案。

中國內地首例PD-L1免疫製劑在瓊完成注射


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是中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醫療特區”。


博鰲樂城從2013年2月“國九條”的批示起步。“國九條”全稱《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的批覆》,文件提出對於醫療機構因臨床急需進口少量藥品的,可按照法律法規要求提出申請,經批准後進口。


為了減少患者等待,在尚未上島之前就可以提出用藥申請,低風險的生物製品,如單克隆抗體被允許先入保稅倉,再進行檢驗、檢疫,患者抵達後可立刻取出使用等等。


2019年10月1日,先行區測試上線了特許藥品追溯管理平臺,2020年1月1日起審批時只需省衛健委與藥監局“網上點一點”即可,連紙質蓋章也省去了。首次申請使用的藥械產品,申請流程也壓縮在七日之內。


2019年9月,就在樂城管理局設立一個月後,國家發改委、衛健委、藥監局等聯合發佈支持建設先行區的《實施方案》,為博鰲樂城加速發展再加一把火。


海南省長沈曉明指出,《實施方案》允許博鰲樂城試行真實世界臨床數據的應用研究。這一新設的特許政策,與2013年的“國九條”、2018年的藥品藥械審批權下放海南相呼應:海南非但可自行審批在博鰲樂城進口、使用最新藥品、藥械,且其實際使用數據可作為該等新藥、新械的正式臨床數據,用於其未來在全國註冊審批的依據。


值得注意的是,2018 年 12 月,阿斯利康的PD-L1抑制劑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商品名Imfinzi)在國內提交了上市申請。今年11 月24 日,該藥品在國內的上市申請處於「在審批」狀態,預計近期即將獲批,成為中國內地首個獲批的PD-L1 單抗藥物,用於治療同步放化療後未進展的不可切除 III 期非小細胞肺癌。


對於李銘來說,在注射過第一針後,他後續將每兩週注射一次。並且在每次放化療之前通過 CT 進行一次胸部掃描,持續跟蹤腫瘤變化情況。


走出博鰲恆大國際醫院的大門,李銘祈禱,“希望用了這個國際新藥品能延長我的壽命” 。


正如 11 月海南島上依舊充滿生機的植物,那一刻,李銘臉上的笑容也充滿了希望。



八點健聞Plus,聚焦健康商業報道。


商務合作

上海:leslee 13916263824

北京:Jessie 139111259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