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 你知道嗎?

德為人生之本,民族之魂,國家之基,時代之根。

道德建設也當與時俱進,推陳出新。

近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

《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

(以下簡稱《綱要》)

科學分析新時代對公民道德建設提出的新要求,進一步明確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任務要求。

現在,就讓小布帶領大家學習一下《綱要》的相關內容。

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 你知道嗎?

出臺《綱要》的背景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公民道德建設,立根塑魂、正本清源,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動思想道德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深入人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覺性不斷提升,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廣為弘揚,崇尚英雄、尊重模範、學習先進成為風尚,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大大增強,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不斷提高,道德領域呈現積極健康向上的良好態勢。

黨中央2001年頒佈《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至今已有18年,我們面臨的世情國情黨情發生了很大變化,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對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此時出臺《綱要》這樣一個指導性文件,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總結這些年的工作實踐,客觀看待成績和經驗,準確把握道德建設領域存在的不足和問題,科學分析新時代對公民道德建設提出的新要求,進一步明確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任務要求,對於推動全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一個新高度,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綱要》共有七個部分,主要包括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深化道德教育引導、推動道德實踐養成、抓好網絡空間道德建設、發揮制度保障作用和加強組織領導等內容。


《綱要》具有三大特點

1

體現時代特徵

《綱要》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在充分體現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公民道德建設重要論述的基礎上,進一步梳理總書記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把涉及有關方面的重要內容和抓落實的內容更加鮮明地體現出來,使新時代特徵貫穿《綱要》始終。

2

尊重群眾實踐

《綱要》總結了2001年黨中央頒佈《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來,各地在公民道德建設中的新鮮創造和典型經驗,形成了對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工作規律的深刻認識和科學把握,突出群眾性、實踐性、可操作性,設計群眾便於參與、樂於參與的渠道載體,為深入開展基層道德建設提供根本遵循。

3

堅持守正創新

《綱要》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在充分體現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公民道德建設重要論述的基礎上,進一步梳理總書記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把涉及有關方面的重要內容和抓落實的內容更加鮮明地體現出來,使新時代特徵貫穿《綱要》始終。

推進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
需要著重在哪些方面下功夫?

一是聚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必須是在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精神狀態等方面同新時代要求相符合的。這是公民道德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切工作都要聚焦這個目標,須臾不能偏離。要不斷深化對時代新人豐富內涵、時代特質、根本要求的認識和理解,更好地推進公民道德建設,擔負起培養時代新人的重要職責。

二是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在價值觀念上的最大公約數,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要將國家價值目標、社會價值準則和公民價值規範,有機融入公民道德建設各方面、全過程,更好發揮出引領作用。

三是大力夯實基層基礎。公民道德建設對象在基層、主體在基層,必須瞄準基層需求,創新基層工作,推動公民道德建設提質量、上水平,紮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夯實基層陣地,講好美德故事,特別注重加強網絡道德建設,推動網絡成為正能量的集散地。

四是強化道德建設的法治保障。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道德建設離不開法治保障。要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立法修法規劃》的貫徹落實,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法入規協調機制。要把社會主義道德要求融入社會治理,探索建立重大公共政策道德風險評估機制,健全各行各業規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約、村規民約、學生守則、團體章程等。要加強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不斷淨化社會文化環境。

在抓好網絡空間道德建設方面,

《綱要》有哪些具體規定?

一要加強網絡內容建設。深入實施網絡內容建設工程,發展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讓正確道德取向成為網絡空間的主流。

二要培養文明自律網絡行為。建立和完善網絡行為規範,培育符合互聯網發展規律、體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要求的網絡倫理、網絡道德,倡導文明辦網、文明上網,推進網民網絡素養教育,引導廣大網民尊德守法、文明互動、理性表達,自覺維護良好網絡秩序。

三要豐富網上道德實踐。積極培育和引導互聯網公益力量,加強網絡公益宣傳,拓展“互聯網+公益”“互聯網+慈善”模式,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網絡公益、網絡慈善活動。

四要營造良好網絡道德環境。嚴格依法管網治網,強化網絡綜合治理,建立完善新技術新應用道德評估制度,維護網絡道德秩序;開展網絡治理專項行動,加大對網上突出問題的整治力度,反對網絡暴力行為,依法懲治網絡違法犯罪,促進網絡空間日益清朗。

在深化道德領域突出問題治理方面,

有哪些部署?

道德建設既要靠教育倡導,也要靠有效治理。

《綱要》強調,要綜合施策、標本兼治,運用經濟、法律、技術、行政和社會管理、輿論監督等各種手段,有力懲治失德敗德、突破道德底線的行為。

要組織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不斷淨化社會文化環境。針對汙衊詆譭英雄、傷害民族感情的惡劣言行,特別是對於損害國家尊嚴、出賣國家利益的媚外分子,要依法依規嚴肅懲戒,發揮警示教育作用。針對食品藥品安全、產品質量安全、生態環境、社會服務、公共秩序等領域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要逐一進行整治,讓敗德違法者受到懲治、付出代價。建立懲戒失德行為常態化機制,形成扶正祛邪、懲惡揚善的社會風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