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港市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工作側記


東港市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工作側記

檢察官在研究公益訴訟案件

保護國有財產不受損失,保護環境不被破壞,近年來,檢察機關越來越重視公益訴訟監督,並通過公益訴訟保護了“青山綠水”。曾兩次獲得全國先進基層檢察院、連續14次獲得遼寧省先進基層檢察院榮譽稱號的東港市人民檢察院,堅持“穩進、落實、提升”工作總基調,切實擔負起憲法賦予的法律監督工作職責,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在政治理論武裝、精準定位引領、深耕主責主業、強化服務大局、深化黨建融合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別是在公益訴訟方面,保護了一方水土。日前,記者走進了東港市檢察院進行採訪。

東港市檢察院一位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自2017年7月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以來,東港市檢察院堅持積極、主動、及時向東港市委、人大、政協及相關單位彙報、溝通公益訴訟工作開展情況和重點案件辦理情況,爭取獲得理解和支持。東港市委主要領導先後多次對公益訴訟工作作出批示、指示,並以市委、市政府的名義組織召開了全市92家單位主要領導參加的檢察行政公益訴訟宣傳教育大會,要求全市各單位積極支持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在各級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東港市人民檢察院從人民群眾利益出發謀劃和推進公益訴訟工作,把維護公共利益作為核心目標,努力通過公益訴訟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與安全感。

聚焦國資領域

保護國有財產安全

2018年4月,東港市檢察院在對公益訴訟案件線索排查工作中,發現有15家建築開發企業拖欠3個相關行政職能部門各項規費數千萬元。針對這一問題,負責公益訴訟的檢察官組織3個相關行政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幫助他們查找履職不力的原因,制定了相應的工作措施。同時,東港市檢察院決定立案,向3個責任單位集中發出訴前檢察建議以及採取相關工作措施,督促並參與了欠費追繳工作。僅用3個月,相關部門收繳了15家建築開發企業拖欠各項國家規費8200餘萬元。東港市檢察院之舉,不僅有力保護了國家財產利益,也增強了行政機關依法行政、接受監督的責任意識。

聚焦生態環境

保護公共利益免受損害

今年4月,東港市檢察院公益訴訟部門在配合水利部門清理“亂佔、亂採、亂堆、亂建”的“四亂”中發現有違建池塘等6處違法情形,嚴重影響汛期行洪,給附近群眾帶來安全隱患。東港市檢察院立即以檢察建議的形式,要求相關部門限期整改。同時,就行政公益訴訟介入清“四亂”專項整治活動的概況、建議內容、整改要求等情況向市委、市政府作了彙報,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評價,並要求東港市檢察院與政府相關部門聯合發力,將“四亂”積案徹底清除。

東港市檢察院檢察官不當“甩手掌櫃”,深入違建場地,與相關部門、涉案地鄉鎮政府3次召開聯席會溝通、協調,並約談違法責任人,宣講法律,曉明利害關係,督促違法責任人自行整改。在今年汛期來臨前,檢察官助力政府相關部門清理河道內違法建築石壩2.5公里,清除土石近5.5萬立方米,拆除違建房屋300餘平方米,拆除違建池塘210畝,消除了河道行洪隱患,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聚焦農田資源

保護國家糧食安全

近年來,隨著南美白對蝦的引進,東港市沿海鄉鎮、農場轄區內一些單位、村民將大量耕地、基本農田挖塘養蝦,耕地種植條件遭到破壞並呈迅猛蔓延趨勢,嚴重毀損耕地資源,威脅國家糧食安全。對此,東港市檢察院將相關主管單位、涉案鄉鎮政府、農場列為被監督行政機關,立案行政公益訴訟案件118件,發送檢察建議書236份,並適時開展了專項整治行動,向違法責任人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200餘份,召開違法責任人整改推進會21次,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非法佔用農用地犯罪線索24件16人。目前,通過上述工作措施,東港市已實現了對違法毀地行為的“減存控增”,已有1600餘畝耕地得到有效恢復。

作者:王平 尚禹彤 駐丹東記者 王大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