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與戰爭--科學發展的兩大主要推動力

帝國、戰爭,是的,你沒看錯。我們最痛恨的這倆貨正是科學發展的主要推動者,將他們一同敘述是因為戰爭與帝國同樣緊密相關。

聊帝國就不得不聊戰爭,聊戰爭又不可能不聊殖民。

真正大規模殖民的開始可能很多人想破頭都想不到,好奇嗎?那就慢慢往下看。

太陽距地球多遠?現在這個問題許多高中生都能迅速給出答案,但是困擾了許多現代早期天文學家很多年,特別是哥白尼主張宇宙的中心是太陽而非地球之後,就吵得沸沸揚揚。

直到18世紀中葉,終於有人提出了可靠的測量方法(每隔幾年,金星就會從太陽和地球之間直接通過,形成看似金星從太陽表面劃過的“金星凌日”現象。而根據從地球各處看金星的角度不同,能夠觀察到金星凌日的時間長短也不同。只要從地球不同大洲觀察同一場金星凌日,用簡單的三角函數就能算出太陽到地球的準確距離——這段寫方法的文字來自《人類簡史》,不得不說先人們是真的太聰明瞭)。

天文學家們預測,下次金星凌日的時間在1761年和1769年。於是,歐洲人派出船隊前往地球四方,西伯利亞、北美、馬達加斯加、南非和加拿大等地被他們跑了個遍。

這還不夠,為了得到最準確的結果,他們認為絕對有必要特地派出查爾斯·格林(Charles Green)到西南太平洋。但是路費那麼貴,就看一場金星凌日豈不是血虧?

於是,除了格林還有八位其他學科的科學家,其中船長庫克不僅一位老練的水手,更是聲名卓著的地理和人種學家。

他們這一行帶回來的資料可以說給日後諸多學科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比如醫藥領域、(在此不多贅述了,講了太多廢話了,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壞血病”相關的歷史)動物學、天文學、氣象學、植物學和人類學,這裡也算是對科學發展有一個很大的推動吧。

這一次航行還有另一個遠非良性的影響,沒錯,就是大規模殖民的開始,這一次殖民給世界格局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改變(要說全球性殖民的起源大概是15、16世紀,歐洲為了填補地圖空白而前仆後繼地開始環球”旅行“)。

船長庫克可不止是一位經驗老道的水手和地理學家,他還是海軍軍官,大家會心一笑。當然了,帶了軍隊出征怎麼會輕易回去呢,於是他們“發現”的許多島嶼都被歸於英國名下。

庫克這場遠征直接奠定了英國佔領西南太平洋的基礎,征服了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和新西蘭,數百萬歐洲人殖民到新土地;造成許多本土文化滅絕,原住民幾近滅種,帝國就是這樣的,通過戰爭與殖民來獲得原始積累,但這並不代表帝國是沒有一點好處的,後面我會說原因。

就這樣歐洲踏上了殖民之路,而英國則開始建立“日不落”帝國,吃到了第一次甜頭,就沒完沒了了,每次出征不但要掠奪其他地區的資源還會做許多研究整理成資料帶回去,魚和熊掌我都要,大人從來不做選擇。

為了能儘可能減小佔領殖民地的損失,歐洲開始投入大量資金研發各種武器、醫藥和機器設備,裝備好促進侵略,侵略得到的資源又投入研究,於是形成了一個循環,科學也就跟著發展得越來越快。

但同樣是帝國,歐洲帝國能達成過去所有帝國都無法想象的高度,這是為什麼。其根源在於,過去的帝國主義者都認為自己已經瞭解了整個世界,“征服世界”只是要利用他們傳播自己的看法。

古羅馬人、蒙古人、阿拉伯人等等征討四方為的不過是權與利,而歐洲帝國主義為的可不僅僅是錢,還有新知識。只有人類敢於承認在世界上仍有很多未知事物時,才有可能繼續進步,否則都只能是固步自封。

其實中國和印度就是這樣,印度真是連我也沒有想到,這麼窮的一個國家直到17世紀國家實力在全球都還是數一數二的。

在17世紀歐洲人瘋狂建立殖民地的時候,中國和印度可以輕易碾死歐洲,在當時的印度和中國面前,歐洲就像一隻螞蟻,但是為什麼還是讓歐洲人成長到這般地步呢?

因為中國和印度根本不想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反正我就是最強的,你做什麼都跟我沒什麼關係。

於是印度在18世紀末被英國統治、壓迫和剝削長達兩個世紀之久。整個19世紀到20世紀初,靠著不到5000人的英國官員、4~7萬個英國士兵,還有大約10萬英國商人、幫傭、妻小等,英國政府就並統治了全印度約3億人口,這就是科學的力量。

科學為帝國提供了武器、知識理論和思想基礎,帝國則為科學家們提供了信息與保護,同時還有源源不斷的資金。如果沒有帝國的支持,科學能否如此迅猛發展,仍在未定之天。絕大多數的科學的初衷也不過是為了讓帝國更好地發展罷了。

當然,這也並非故事全貌,無論是科學還是帝國,他們迅速崛起的背後還潛藏著另一股特別重要的力量:資本主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