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丹往事:四个男人与一个奥斯卡梦


2005年,在结婚8周年纪念日这天,宋丹丹和老公赵玉吉在自家屋后的草坪上办了一场“奥斯卡颁奖典礼”。宋丹丹亲自担任主持人,现场除了夫妻二人的近100位朋友,还有歌手和乐队捧场。在肉香飘溢、气氛愉悦的草坪上,宋丹丹说起了她藏在心里25年的梦想。

一、人艺三试   

25年前,发小张旗拿着一份《北京日报》来找宋丹丹,报纸上登着北京人艺招生的消息,张旗看宋丹丹学啥都像,就力劝宋丹丹去北京人艺学话剧。

那是1980年,中国刚恢复高考没两年,19岁的宋丹丹正在准备她的第二次高考。不过显然她并没有多少心思花在高考上。一年前,宋丹丹遇到了她的初恋,一个一米八几的英俊转业军人,名字叫袁钢。

当时的胖姑娘宋丹丹是怎么搞定英俊小生的,我们无从得知。但那年高考她差20分没考上,而男友却考上了北大法律系。

宋丹丹往事:四个男人与一个奥斯卡梦

年轻时的宋丹丹其实是校花


第二年再考,家里面“威胁”着她说“再没考上就去卖酱油”。因为压力太大,宋丹丹临阵脱逃,跑到青岛姑姑家躲着,不过没几天就被她爸给接回了北京。

选报北京人艺之前,表演、话剧这些概念宋丹丹一概不懂,因为长得不好看,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做演员。

但那年高考宋丹丹再次落榜,“不想卖酱油”的她最后还是跟着张旗一起去了首都剧场。人艺报名费两块五,宋丹丹手里只有五毛,其余两块还是张旗帮忙垫付的。

北京人艺招15名男生、5名女生,胖姑娘宋丹丹觉得“那肯定都是俊男靓女才能被选中”。但报名费已经交了,后悔已经晚了,宋丹丹只能硬着头皮上。

初试舞台上,老师让宋丹丹跳一段舞,宋丹丹不会跳舞,就做了一段广播体操。 下台后,宋丹丹心灰意冷。可没过两天,宋丹丹就接到了参加复试的通知。

复试的时候,在场的一名老师打量了一番宋丹丹的身形,开口便让宋丹丹急坏了——“不行不行,这孩子将来准是个大胖子”。宋丹丹见势不妙,马上补救着说:“老师,我就是没减过肥,我还有好多本事呢,我会学老太太!”

也许是小姑娘的勇气和灵气打动了老师,宋丹丹最后还是通过了复试。 

人艺三试,宋丹丹接到的测试是表演一个小品,题目是:妈妈病危,给爸爸打电话。

宋丹丹往事:四个男人与一个奥斯卡梦

宋丹丹的家庭背景也很有意思


宋丹丹的爸爸原名叫宋明东,年轻时跑到解放区闹革命,就给自己起了个革命的名字——宋汎。所以当宋丹丹给她爸爸打电话时,底下马上就有人忍不住笑了。

“喂?请问宋汎在吗?”

“爸,我妈病了,住院了……"刚说到这儿,不知道突然想到什么,宋丹丹"哇"地一声哭了出来,老师们也没想到小姑娘能这样自然地进入状态。

到快要挂电话的那一刻,宋丹丹突然抽泣道:"爸,你快……快来吧,来的时候给我带……带两瓶酸奶!"

结尾这灵犀一笔,直接把在场所有的老师都逗笑了,同时也把宋丹丹本人送进了北京人艺的大门。

那是1981年,铁岭人赵本山已经开始在东三省展露头角。

二、我爱我家

宋丹丹在表演上是有天分的。

虽然两次高考均以失败结尾,但在北京人艺,这个中国最负盛名的专业话剧团,亲戚邻居眼中的”笨小孩“宋丹丹却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也是有优点的。

梁天至今都记得自己第一次见到宋丹丹的情形。当时,他去北京人艺看话剧《王建设当官》,没注意到主演,反而被演炸油饼的宋丹丹给吸引住了。后来梁天还特意写信赞美宋丹丹“演得最好”,那是宋丹丹第一次收到观众来信。

导演赵宝刚也看过宋丹丹早期的话剧表演。第一次看宋丹丹,赵宝刚就被惊着了:“一小孩儿,能演得倍儿好!”在这位老前辈眼中,宋丹丹是他见过的唯一的天才。

1983年,宋丹丹从北京人艺毕业。同样是在那年,已经相爱5年的初恋远走美国,宋丹丹挽留不住,即便那时她已经瘦成了一个大家闺秀。

有段时间,宋丹丹一直幻想着初恋男友将来回国时的情景。那时两人都应该白发苍苍了,袁钢一身西装,衣锦还乡走在北京斑驳的胡同里,摘下金丝眼镜找门牌号码,问有没有个叫"宋丹丹"的老太太,原先住在这院。

只不过事与愿违,1994年袁钢就已经回国发展了。二人还通过共同的朋友约在一起吃了个饭。那时宋丹丹已经是一名“著名演员”了,电视里正播着由她主演的《我爱我家》。这部从1993年一直播到1994年的电视剧,是国内第一部家庭情景喜剧,也被誉为中国情景喜剧的巅峰之作。

宋丹丹往事:四个男人与一个奥斯卡梦

宋丹丹扮演的”和平“


在这部剧中,宋丹丹奉献出了自己最好的表演。那个毛衣一直织不完的“和平”,成了人们对一个时代的记忆。很多年后,当宋丹丹在综艺节目惹起非议时,观众仍然愿意记起那个远去的“和平女侠”。

《我爱我家》的爆红,也得让之前名不见经传的导演英达、编剧梁左、梁欢,纷纷迎来事业的轻松时刻。

英达拿到了6万块的分成,他不无兴奋地和妻子分享了这份喜悦。

"丹丹,看!噔、噔噔噔"

英达一边嘴里打着拍子,一边从棉外衣里面抽出整整齐齐的6万块钱,一下撒向空中。其中有一叠落在了房顶的大吊扇上,大冬天,宋丹丹不得不启动它,让"无数张"百元大钞纷纷飘落下来。

很多年后,宋丹丹仍然对这个梦幻般的场景记忆犹新。

三、她的男人

《我爱我家》圆了英达的导演梦,同时也伤害了宋丹丹。

英达一朝成名后,找他合作的人就多了。以前宋丹丹还叫他“睡皇”,现在英达连睡觉的时间都没了。这种变化让宋丹丹有些不适应,她开始觉得孤单,之后便有了外遇。

没过几天,宋丹丹决定给英达打电话,告诉他。

“我有外遇了,咱俩离婚吧。”

“行。”

英达没有犹豫,也没有挽留,显得很默契。

1997年1月,宋丹丹和英达离婚。离婚当天,宋丹丹还是没能忍住问英达。

“别人都说你跟梁欢好上了,是真的吗?”

“可能吗?”

英达一脸无辜表情。

宋丹丹心里刚要升起一股愧疚,却在自己车上发现了英达落下的呼机,上面全是梁欢的留言。

“你到哪了?”

“事情办成没有?怎么还不回电话?”

一个多月后,英达和梁欢结婚。


宋丹丹往事:四个男人与一个奥斯卡梦

英达与梁欢


在英达之前,宋丹丹其实还有一场婚姻。

那是1983年,为了摆脱初恋无果的阴影,宋丹丹很快就和一个认识了很久的男孩走到了一起。恋爱3个月后,二人闪电结婚。

不过这婚结得快离得也快,前后不到一年。散伙饭桌上,男方认真地让宋丹丹一定要答应他:“将来如果你出名了,一定不要提我的名字。”

宋丹丹答应了他,后来很多年都不曾提起过这段经历。一直到2007年出版自传《幸福深处》,宋丹丹才透露出了只言片语。

那时男方正在北大上夜大,因为不会写作文,宋丹丹还帮他写过一篇题目叫《秋天》的文章。该文章被北大中文系教授给出了96分的高分,说是“达到了可以发表的水平”。

后来宋丹丹把这篇文章寄给了《北京晚报》,不料真的发表了。当时宋丹丹还别出心裁地给自己起了一个笔名——"小舟"。"舟",既和"丹"字形相近,也与男方的姓氏"周"同音。

原来是周先生。

四、相识英达

从北京人艺毕业后,宋丹丹陆续出演了《红白喜事》《寻找回来的世界》《月牙儿》等影视剧,并获得了飞天奖、意大利银质奖等国内外大奖。

在那个电视剧尚未火热的年代,宋丹丹迅速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1987年,北京人艺准备排个新戏《纵火犯》,宋丹丹在里面演一个黑人女仆,导演由林兆华担任,副导演正是英达。

那年1月,英达母亲去世,他刚从美国回来。

建组那天,大家在会议室讨论剧本,宋丹丹刚好和英达挨着坐。导演讲得起劲,底下的宋丹丹却渴得要命,因为排戏从来不带水,宋丹丹就写了张纸条向旁边的英达求助。

“我能喝你的水吗?我没病。”

“当然能。但我有,AIDS(爱滋)。”

宋丹丹往事:四个男人与一个奥斯卡梦

宋丹丹与英达


英达幽默机智,宋丹丹聪明、有才气,二人马上就被对方吸引住了,半个月后两人开始确定恋爱关系。

但因为在美国的学业尚未结束,后来英达不得不继续回去上学。那段日子,两人就靠着越洋信封互诉衷肠

1989年,修完学分的英达火速回到北京,不久便与宋丹丹登记结婚了。

五、初上春晚

那年宋丹丹第一次登上春晚,出演小品《懒汉相亲》。当时年轻的宋丹丹并未意识到小品会那么容易“火”,更没意料到日后它能给自己带来那么多的名与利。

春晚彩排紧锣密鼓,那段时间宋丹丹经常很晚才回家。有天,公公英若诚问她最近在忙什么。宋丹丹兴奋地告诉公公,自己要上春晚了,演个老姑娘去男方家里相亲,因为眼神儿不大好,老姑娘一会儿把暖瓶踢碎了,一会儿又坐在气球上。

宋丹丹往事:四个男人与一个奥斯卡梦

宋丹丹在小品《懒汉相亲》


英老爷子听完后,直眉楞眼地盯着宋丹丹,冷不丁地来了句。

“干吗?拿肉麻当有趣?”

宋丹丹读懂了公公的“话里有话”,顿时觉得没脸见人。

我是一个搞"高雅艺术"的人,我的人生目标是手里端着茶水、兜里揣着牙签走进排练厅的"艺术家",怎么能去演这么矫情的角色呢?万一剧院里的老师们在电视里看见我怎么办?我还有脸回去吗?

宋丹丹当即决定退出春晚。第二天就直接找到导演告诉她自己不想上了。导演顿时一副见了鬼的表情,她诧异地盯着宋丹丹说。

“宋丹丹,你知不知道多少人削尖了脑袋想上春晚?”

“你知不知道上一次春晚得凭多大造化?”

宋丹丹确实不知道,但后来还是被导演说服了,等于半推半就上了春晚舞台。

当宋丹丹操着山东口音、捏着小嗓儿说:"俺叫魏淑芬,女,29岁,至今未婚"的时候,全国亿万观众都记住了她,同时记住的还有台底下坐着的黄宏。

一年后,同样是在春晚的舞台,宋丹丹、黄宏合作出演《超生游击队》。宋丹丹在里面演一名孕妇,当时观众都以为宋丹丹往衣服里垫了枕头,事实上宋丹丹是本色出演,那时她正怀着巴图,也就是很多年后她口中的那个“废物”。

宋丹丹往事:四个男人与一个奥斯卡梦

宋丹丹与黄宏在《超生游击队》


《超生游击队》火爆了90年代的第一个春节。在此之前,CCTV的春晚从没出现过如此火爆的节目。那是宋丹丹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真正地体会到“一夜成名”的感觉。 那个春节,宋丹丹和公公去菜市场买菜,所有人都和他们热情地打招呼。公公英若诚受宠若惊之余,对小品这个艺术形式也有了新的认识。

有一天黄宏打来电话,不无正经地告诉宋丹丹。

“丹丹,你啥时候还我那4万块钱哪?”

“你搞错了吧,我什么时候欠你4万块钱?”宋丹丹一听懵了。

“你在家生孩子这段时间,起码耽误我挣4万块……”

挂上电话后,还没回过神的宋丹丹把这话讲给英达和公公英若诚听。

宋丹丹往事:四个男人与一个奥斯卡梦

英若诚曾在《末代皇帝》中扮演教导所长


那时英达还没赚到他的“6万块”,英若诚虽然官至副部级,但也没一下子见过4万块钱。

“我要有4万块,这辈子我什么都不干啦!”老人家不无吃惊地说道。

“别说您,我也不用再干啦!”宋丹丹陷入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三个月后,宋丹丹生下巴图。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儿子刚满月不到五天,宋丹丹就开始跟着黄宏走穴。那几年,宋、黄二人步履不停,中国大地到处都是他们的欢歌与笑语。

那是金钱的欢歌,也是时代的笑语。

六、白云黑土

1990年后,宋丹丹和黄宏连续3年同上春晚。只是谁也不会想到,这将是这对黄金搭档最后的蜜月期。

1993年除夕之夜,宋丹丹演完《秧歌情》后回到家,才发现儿子巴图已经高烧至39.9°。宋丹丹抱起儿子就往医院跑,随后找到一名女大夫说:

“大夫,我儿子快40℃了,麻烦您给看看。”

“宋丹丹,你演的老太太真好!”女大夫似乎没听出宋丹丹的焦急,反而激动地笑了。

“我儿子快40℃了。”宋丹丹不得不再重复一遍。

“你的豁牙是怎么弄的?真像!”

“你先告诉我,我才给你看。”女大夫还在乐呵呵笑着。

宋丹丹从未那么恨过一个人,但那一刻,她真的巴不得女大夫去死。但为了儿子尽早得到诊疗,她还是忍住怒意,告诉那名女大夫:

“我牙上染了黑颜色。”

从那以后,宋丹丹连续4年没上“春晚”。她开始厌恶别人看见自己就笑,厌恶被人称作“女笑星”。 离开宋丹丹的4年,黄宏一年换一个搭档,他将那时候的自己形容为“像个离了婚的单身汉”。

1997年,宋丹丹与现任丈夫赵玉吉结婚。那年年底,老赵使劲劝说宋丹丹上春晚,说是“也想尝尝年三十围着电视看媳妇儿给全国人民演节目的滋味儿。”

宋丹丹往事:四个男人与一个奥斯卡梦

宋丹丹与赵玉吉


于是,那年春晚,宋丹丹时隔四年后再次登上了舞台,她与老搭档黄宏一起编排了小品《回家》,黄宏在戏里也管宋丹丹叫“妮儿”。

那是宋丹丹献给先生老赵的新年礼物。

第二年,二人本想接着合作,但后面因为对作品的意见不和,这事最后还是黄了。就在宋丹丹再次想要放弃上"春晚"时,赵本山来了电话。

宋丹丹往事:四个男人与一个奥斯卡梦

大师出场了


1999年春晚,《昨天,今天,明天》惊艳亮相,中国小品史上最火爆的CP“白云黑土”诞生了。

之后,白云黑土进入了长达十年的合作期。2008年春晚,小品《火炬手》的横空出世,让这对CP的声誉攀升至巅峰。都说烟花易冷,但宋丹丹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奥斯卡梦,所以那也是宋丹丹最后一次出现在春晚舞台上。

“除非他们拘留我,给我判刑,不然我真不想去” 

终局:梦里花落

那一年,宋丹丹接拍了电视剧《马文的战争》。对于这次成功转型,宋丹丹显得有点兴奋,她不无调侃地在微博上感慨:“谁说女人四十就豆腐渣啦五十都一朵花啊,我为怕老的姐妹当回标杆儿吧今儿就!”

此后,宋丹丹又陆续在各大影视剧中饰演了再婚的继母、大龄职场女性、单身母亲等角色,但这些角色大多都反响平平,其程式化的表演,让观众们觉得“这只是换了个面皮的宋丹丹而已”。

为此,甚至有网友还特地总结出了宋丹丹在影视剧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三句台词:

嘿,你可真行嘿。

嘿,你干嘛啊你。

嘿,你给我过来。

面对网友观众的非议,宋丹丹回应不多,但每次还是底气十足。直到去年在《演员的诞生》中,宋丹丹才有了不一样的声音,她对另一位导师章子怡轻声诉说道:“我接的烂戏太多”。或许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天才喜剧演员的一些落寞与不忿。

与没有“女演员的中年危机”的章子怡相比,宋丹丹常常会觉得自己其实并没有那么天才,那些年轻时候闪闪发亮的作品可能早已花光掉了她所有的才气。

但撇开这些台面上的纷纷扰扰,宋丹丹依旧是中国最好的女演员之一。

2004年,宋丹丹重回人艺舞台,出演话剧《万家灯火》。剧目的最后一幕,宋丹丹扮演的“何老太太”独自走到台前,开始讲诉自己悲苦、繁杂的一生。

宋丹丹往事:四个男人与一个奥斯卡梦

宋丹丹在《万家灯火》


那是一段长达数分钟的独白,也是宋丹丹真正作为一名演员的独白。 

多年以后,很多看过现场的观众回忆起这段表演来时,仍然忘不了那种全身起鸡皮疙瘩的感觉。而颇为严格的豆瓣网友也开始觉得“宋丹丹不只是一个喜剧演员,她是一个真正的演员”。

至于宋丹丹自己,她似乎已经与自己达成了某种和解。

“就算得了奥斯卡又能怎么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