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9年我國民航和鐵路系統的旅客週轉量、發送量對比分析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鐵路運營里程由1978年的5.2萬公里增長到2018年底的12.8萬公里,路網規模和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中國成為世界上高速鐵路運營里程最長、速度最高、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特別是高速鐵路,從無到有,截止2018年底,中國高鐵營業里程達到2.9萬公里以上,超過世界高鐵總里程的三分之二,是世界上高鐵里程最長、運輸密度最高、成網運營場景最複雜的國家。

同樣,這40年來中國民航業也實現了舉世矚目的快速發展,為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1978年,全行業旅客運輸量230萬人世界綜合排名僅為第37位,旅客運輸量在國家綜合交通體系中的比重僅為1.6%。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航運輸一直保持著兩位數的快速增長,旅客運輸量在國家綜合交通體系中的比重已經從1978年的1.6%上升到2017年的29%。

2013~2019年我國民航和鐵路系統的旅客週轉量、發送量對比分析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海星”航站樓

那麼,到底我國的民航發展快還是鐵路發展快?下面我們用近2013-2019近7年的旅客數據來說明。

一、旅客週轉量

旅客週轉量是指反映一定時期內旅客運輸工作總量的指標。是運送旅客人數與運送距離的乘積,以人公里(或人海里)為計算單位。用這個指標來對比不同交通系統的情況最為合適。

從2013年到2018年,鐵路系統旅客週轉量從11550億人公里增長到14063億人公里;而民航系統旅客週轉量從5656億人公里增長到10712億人公里;民航旅客週轉量/鐵路旅客週轉量從2013年的48.97%增長到2018年的76.17%。民航的年度增長率都保持10%以上,而鐵路系統的年度增長率則為5%左右。顯然民航系統要快很多,相信用不了幾年,民航系統的旅客週轉量就能超過鐵路系統。(說明:數據分別來源於中國國家鐵路總公司和中國民用航空局官方網站)

2013~2019年我國民航和鐵路系統的旅客週轉量、發送量對比分析

2013~2019年我國民航和鐵路系統的旅客週轉量、發送量對比分析

近年來鐵路系統和民航系統旅客週轉量(億人公里)

二、旅客發送量

鐵路旅客發送量是指報告期內在鐵路系統或者民航系統所購買客票乘車的旅客人數。

從2013年到2018年,鐵路系統旅客發送量從20.75億人次增長到33.17億人次;而民航系統旅客發送量從3.54億人次增長到6.12億人次;民航旅客發送量/鐵路發送量從2013年的到2018年基本都保持在18%左右。兩個系統的年度增長率都保持在10%左右,說明兩個系統的旅客發送量增長速度相當。(說明:數據分別來源於中國國家鐵路總公司和中國民用航空局官方網站)

2013~2019年我國民航和鐵路系統的旅客週轉量、發送量對比分析

2013~2019年我國民航和鐵路系統的旅客週轉量、發送量對比分析

近年來鐵路系統和民航系統旅客發送量(億人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