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惠州大亞灣,2013-2018年改變有多大?

解析惠州大亞灣,2013-2018年改變有多大?

前陣子深圳的朋友過來大亞灣玩,快到下午6點的時候,朋友說得趕緊回去,否則會堵車了。

堵車?堵車?

我有些愕然,這在深圳常見的上下班高峰期,怎麼這麼快就普及到了跨城出行的大亞灣了呢?

5年前大亞灣不還被叫嚷著是空城嗎?空城也會堵車? !

朋友回答說:其實早在兩年多前,大亞灣的很多地方堵車就已經是家常便飯了,房子蓋多了,住進來的人自然也就多了。


解析惠州大亞灣,2013-2018年改變有多大?


原諒小編的孤陋寡聞,因為窮(qiong!qiong!qiong!)沒四個輪的車~

辛苦了默默陪伴我四處橫竄的單車了。


大亞灣:從空城到堵城這變化有點快!!!!


解析惠州大亞灣,2013-2018年改變有多大?


2013年央視2臺採訪了大亞灣多個入夥不久的小區,以亮燈率等數據煞有其事的將大亞灣定義為深圳周邊的一個典型的空城,並指出樓市的泡沫十分嚴重。


解析惠州大亞灣,2013-2018年改變有多大?


2016年時隔三年,同樣是央視二臺,再次蒞臨大亞灣採訪,卻得出了大相徑庭的結論,大亞灣不僅成交量是深圳樓市總成交量的一倍,而且從入住率來看再也不是黑城或者空城了。


解析惠州大亞灣,2013-2018年改變有多大?


2017年11月,大亞灣萬達廣場開業,從現場傳來的照片來看全部都是人人人人,空城的謠言再次被實際的行動所粉碎,大亞灣不僅不再是空城,而且還是一座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城區。

短短三四年的時間,大亞灣從空城到活力之城,

到底經歷了什麼變化呢?

近年來,毗鄰深港的大亞灣,通過交通、產業、旅遊、城市建設等全面對標深圳,全力建設臨深“1+N”創新產業集聚區,不僅實現了自身發展質量的穩步提升,與深港兩地在產業發展、創新驅動、綠色生態等方面的交融發展也不斷走向深入。



解析惠州大亞灣,2013-2018年改變有多大?


(大亞灣夜景)

粵港澳大灣區相關規劃的出臺,大亞灣有望成為這一世界級灣區裡藍天碧海與現代產業同在、宜居環境與創新動能齊發的活力灣區、智慧灣區、魅力灣區、幸福灣區。

把握粵港澳大灣區機遇

2017年7月1日,《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在香港簽署。根據協議,粵港澳三地將促進互利共贏合作關係,共同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解析惠州大亞灣,2013-2018年改變有多大?


近日舉行的第十二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上,多位與會嘉賓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推進將成為“泛珠”區域協同發展的新引擎、新契機。


解析惠州大亞灣,2013-2018年改變有多大?


當天,泛珠三角區域9省區與香港、澳門聯合發起“數字泛珠”行動,以提升泛珠三角區域的數字化發展能力和交流合作水平,內容涉及數字政府建設、數字經濟產業、數字精準扶貧等。


解析惠州大亞灣,2013-2018年改變有多大?


“粵港澳大灣區正在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通過此次啟動的‘數字泛珠’行動,‘泛珠’區域的11顆明珠將串起來,真正發揮產業集群和協同創新的效應,實現9+2大於11。”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說。


解析惠州大亞灣,2013-2018年改變有多大?


“泛珠”區域發展、深圳東進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三大發展促使了大亞灣開足馬力創造更多無限可能!

“4橫10縱”交通板塊

8條跨界公交線路串聯深惠

如果說濱海旅遊公路串起大灣區濱海旅遊的美好藍圖,惠深兩地之間的跨界公路網,特別是大亞灣與深圳接壤區域的公路交通對兩地之間的人、物、信息的交流更具有實際意義。

自深莞惠三市簽訂的有關跨界公交線路協議等有關規定,近年來,大亞灣區積極推進對接深圳的跨界公交線路開通工作,對接深圳的跨界公交線路由2013年的3條增至現在的8條,共約100輛公交車。現有深惠1線、138B線、268線、336線、深惠4線、266線及深圳市M325線、M497線等跨界公交線路,線路覆蓋轄區內霞湧、澳頭、西區三個街道辦,對接深圳坪山新區、大鵬新區和龍崗區。這些公交路線的開通有效改善了深莞惠公共交通出行條件,促進了毗鄰行政區域間經濟交流往來,為深莞惠三地出行提供了巨大的便捷。

解析惠州大亞灣,2013-2018年改變有多大?


近年來,大亞灣陸續建成龍海二路西段市政道路工程(接深圳丹梓東路)、石化大道西市政道路工程(接深圳錦繡東路)、西南大道(接深圳蘭竹東路)、龍海一路西段(連接深汕公路),這三條與深圳對接的路建成通車,龍海三路北段也進入收尾階段,進一步推進了惠深一體化進程,為大亞灣區和深圳的交流及經濟往來提供更快捷的通道。

解析惠州大亞灣,2013-2018年改變有多大?


大亞灣與深圳對接的縱向主幹道上,最值得關注的就是龍山一路南段,根據規劃,該路段長約3.2公里,寬約40—60米,估算總投資約15億元,建成後將與南坪快速3期東延線對接,從大亞灣區到深圳南山區中心僅需20多分鐘。

政策對標項目和人才

交通的快速改善,帶來的不僅出行的便利、旅遊產業的快速發展,同時也為大亞灣帶來高質量的項目、企業和人才湧入。


解析惠州大亞灣,2013-2018年改變有多大?


(大亞灣創新科技園)

大亞灣區搶抓深圳東進戰略機遇,大力推進“海綿行動”計劃,借鑑國內發達地區“園中園”建設模式,在西部綜合產業園區規劃打造臨深“1+N”創新產業集聚區,大力發展新材料、物聯網、節能環保、生命健康、高端裝備製造等新興產業,規劃總面積約10平方公里。

2017年,臨深“1+N”創新產業集聚區共引進泰德激光、光弘科技三期、敏華智能家居等11宗項目,涉及投資額70.4億元;其中已落地項目9宗,投資額51.8億元。目前該片區重點在談項目共20宗,涉及投資額126.32億元。2017年該片區產值超400億元。


解析惠州大亞灣,2013-2018年改變有多大?


1+N”創新產業聚集區對接深圳

按照惠州市全面對標深圳和“海綿行動”計劃部署,大亞灣適時提出建設“惠州大亞灣區臨深‘1+N’創新產業集聚區”的戰略構想,開啟惠州全面對標深圳的新里程。

近年來,隨著大亞灣加速發展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大力推動主業更強、多業併發的產業新格局形成,“1+N”創新產業集聚區的概念應運而生。

其中“1”指的是新興產業園區,總面積約146萬平方米,已入駐東風本田、日上光電等知名企業,重點發展新材料、物聯網、高端裝備製造、節能環保、生命健康等產業;“N”目前包括科技創新園區、新型創意園區、電子信息及物聯網產業集聚區、生命健康產業集聚區、高端裝備產業集聚區、科技成果加速轉化園區等6個集聚區。


解析惠州大亞灣,2013-2018年改變有多大?


這片總規劃面積約10平方公里的熱土瞄準新材料、物聯網、高端裝備製造、節能環保、生命健康等新興產業,搭建涵蓋更廣、層次更高、產業更聚集的創新產業平臺,將成為大亞灣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騰飛之翼”。

臨深“1+N”創新產業集聚區平臺的打造,無異於給區域的發展、產業的升級、創新創業環境的優化,帶來了一股清新的“春風”。


解析惠州大亞灣,2013-2018年改變有多大?


大亞灣區在政策制定方面也力爭與深圳全面接軌,先後出臺了《大亞灣區關於促進創客發展扶持辦法》等一攬子政策,基本形成了“1+7+N”政策體系,同時深入落實經費資助和企業所得稅減免政策。2017年全區高新技術企業獲各級政府科技資助約1.2億元。

高質量項目的引進,加上優良的創新創業政策,吸引深圳、香港等地優秀人才來大亞灣集聚。

黃金旅遊帶經濟對接


大亞灣黃金海岸公共泳場及海濱棧道工程為2017年大亞灣區民生實事項目,該工程位於大亞灣區霞湧街道,西起虎州島,東至烏山頭綠道中部驛站,海岸線長約1.8公里(含礁石棧道約900米),總用地面積為20.98萬平方米,項目估算總投資13850.96萬元,計劃於2018年5月完工。


解析惠州大亞灣,2013-2018年改變有多大?


(大亞灣黃金海岸)

去年11月份封閉施工的大亞灣霞湧黃金海岸公共泳場已經運營。已建成的包含水韻灘、吟風林、沙樂園等沙灘風貌服務設施和園林景觀對遊客開放,完善了旅遊經濟的發展。


解析惠州大亞灣,2013-2018年改變有多大?


(大亞灣黃金海岸)

解析惠州大亞灣,2013-2018年改變有多大?


(大亞灣遊玩地圖)

如今的大亞灣,正積極對接深圳東進戰略,開展大鵬新區與環大亞灣新區一體化旅遊發展專項規劃研究,謀劃與深圳共建深圳東部—環大亞灣新區黃金海岸旅遊帶,建設世界級的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基地。


解析惠州大亞灣,2013-2018年改變有多大?


(網絡圖)

不久的將來,沿著全球最長最優美的廣東濱海旅遊公路從深圳一路向東,穿過與大亞灣接壤的筆架山森林公園,可以登山眺望四面環海的東昇島,遊覽廣東唯一入選的國家級城市溼地公園——大亞灣紅樹林城市溼地公園,暢遊長約1.8公里的黃金海岸公共泳場及海濱棧道。

為了積極推進環大亞灣綠色現代化濱海城區建設,提供了優良的條件給產業發展和人才引進。大亞灣採用“一票否決”堅守生態環保安全底線保持高質量發展,僅2017年就否決項目22宗,否決率達15.8%。這為大亞灣生態環境構建起綠色防護網。


解析惠州大亞灣,2013-2018年改變有多大?



去年,大亞灣區近岸海域達一、二類海域水質面積比例為96.99%,同比增長3.9%,良好的灣區生態環繞下,是大亞灣區不斷提質的城市建設。

大亞灣正火力全開發展



解析惠州大亞灣,2013-2018年改變有多大?



即將轟動世界的粵港澳大灣區裡,一座以“河海相通、山城一體”的城市生態綠化空間形態為定位,具有濃郁“山—海—生—活”特色的綠色化現代濱海山水城區,正在大亞灣火速崛起。

大亞灣正在配合“泛珠”發展,已成為深圳東進的橋頭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前沿!

它,再也不是那個口口相傳的“空城”了,華麗轉身後,優勢凸顯,未來發展無限商機

小編相信這一個城市一定會成為令人矚目的焦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