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井那些事

我第一次聽到本溪豎井這個名字大約在八九歲左右。

當時我家隔壁住著一戶山東人家,他們在搬來之前就住在豎井地區。從他們的嘴裡我知道豎井是個礦區。

但是在2000年之前我從來沒有去過豎井。

等我因為一次偶然的原因到了豎井地區的時候,它已風光不再:

彩屯礦礦工俱樂部好像變成了廢品收購站,門前堆滿了廢鐵;馬路邊一個隱約刻著“中國人民銀行”字樣的平房變成了小藥店;上了年紀的人三一群五一夥兒的坐在火炕樓樓頭嘮嗑抽菸;

那座高大的豎井井塔還佇立在一座非常大的院子裡,只是沒有了傳說中的風光。

其實,豎井地區曾經是本溪市著名的礦區之一,六、七十年代這裡集中了本溪礦務局彩屯煤礦、礦山材料廠、機電廠、汽車隊、坑木廠等好幾家大企業。當時地區內人民銀行、郵政局、商場等服務部門一應俱全。

據說,建於一九三八年的豎井,裡面的設備都是德國製造的,在那個時代十分先進,曾被當時日本人稱為“東洋第一大豎井”,新中國成立後,經過重建,1954年12月正式投產。

當年,彩屯煤礦豎井分為地上和地下2個部分,建築東西長20米、南北寬10米、高60米。從井塔乘升降機直下600米就是通往各掌子面的軌道樞紐站,到達樞紐站開始乘坐電動軌道車通向六個採區的掌子面,最遠的掌子面需要乘車一個多小時才能到達,下井時人在豎井地區,採煤的時候人可能就在十里開外的東芬長途客運站地面下了。

當時,彩屯煤礦年產原煤200多萬噸。這裡採出的煤源源不斷運往全國各地。五十年代朱德先後兩次視察過彩屯煤礦,並登上豎井井塔,可見當時彩屯煤礦在國家心目中的地位和重量。可以說,豎井是彩屯煤礦一萬二千名職工的精神支柱和榮耀的象徵。

那個時代,本溪曾經最大的職工食堂是彩屯煤礦職工食堂。據一份資料記載,當時彩屯煤礦職工食堂的總面積達到2070平方米,其中餐廳1683平方米,操作間252平方米,庫房135平方米,餐廳可容納800人同時就餐。當時有炊管人員183人,其中等級廚師11人,分3個班次24小時為職工服務。有就餐職工1100人。該食堂還設有回民食堂和保健食堂。食堂中主副食品花樣繁多,質好量足。食堂實行標準化管理,曽多次受到當時的國家煤炭部和省、市的獎勵。

與此同時,曾經的彩屯煤礦也是全市擁有職工浴池最多的單位。最多的時候達到13處,總使用面積達到10232平方米,有淋浴頭335個,服務人員243人。在這13個浴池中,以豎井井口大浴池為最大,也是全市最大的職工浴池。此浴池總使用面積6004平方米,人均使用面積1.02平方米;更衣室面積3064平方米,有更衣箱5884個;水箱容積180噸,可容納5000人入洗。該浴池有理髮處、吸菸處、存表處、留言處、收洗處、乾燥處、寄存處、飲水處、發料站、縫補站、紐扣站、保健站等輔助設施。”

看完這份資料我不知道別人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彩屯煤礦曾經“很好很強大”。

那個時期礦裡還有醫院、託兒所、幼兒園、小學和中學。工人們下井發麵包、香腸、細糧、嶄新的勞動服和不菲的補助費。

可是這座挖了六十多年煤炭的彩屯煤礦終於有一天被掏空了。

今天的豎井仍然還是那麼高還是那麼大,但是它在人們的映像裡意義肯定和以前有根本的不同。

好在,位於豎井附近的一個工業園區正在如火如荼的招商之中。目前已入駐企業136家,其中有以恆通軋輥、國金金屬為代表的裝備製造業;以遠通物資、本溪鋼聯為代表的廢鋼鐵產業;以億通管業、東大五金為代表的管泵閥產業;以騰龍房車、華軒格機械為代表的汽車及汽車零部件製造業;以山水工源、交通水泥為代表的新型建材產業;以紅星美凱龍家居商城、泰運物流為代表的現代物流業等,已形成規模化產業化發展。可見,物換星移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還是魯迅說得好“不滿足是向上的齒輪”。

a

豎井那些事

不滿足是向上的齒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