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娱乐圈尴尬的男人,千万别被埋没了

国内综艺逃不开“续集魔咒”,好像成了一种不争的事实。

比如,《亲爱的客栈》第一季豆瓣评分6.5,而第三季直接跌到3.8。

再比如,《我就是演员》(6.8、4.7)《声入人心》(9.3、6.0)《奇遇人生》(8.9、7.6)《吐槽大会》(7.5、6.8、6.3)……

尤其一档季播节目能够挺立三季,似乎唯有转型才能寻得新的出路。

但有一档节目,从第一季开播,就饱受各种吐槽、争议,但令人想不到的是,没有求变,却季季高分。

从首季的8.2分,到第二季的8.4分,再到第三季的8.5分。

三季之后,还能再度迎来高峰,评分高达8.6

它就是——

许知远和他的《十三邀》。

最让娱乐圈尴尬的男人,千万别被埋没了

正如许知远在第四季节目先导片中所说,“历史,与未来一样崭新;而当下,也许如过去一般古老。”

这一季选择的人物,往往是时代的见证者,在他们身上有着岁月赋予的痕迹和财富。

这也象征着,《十三邀》不仅是与人对话,更试图与时代对话。

许知远这个已过不惑之年的老男人,开始对这个社会的“老练与天真”抽丝剥茧,展示人和社会存在的丰富可能性。

比如:陈冲

最让娱乐圈尴尬的男人,千万别被埋没了

采访之前,许知远拿着一本陈冲做封面的1989年老杂志,在北京一家夜店,和几个年轻人交谈。

她们一眼认出了陈冲,说她“大胆”、“独立”、“做自己”。

神一样的陈冲和蹩脚的许知远,让人感觉很不搭,生怕被这个“伪精致”的直男染指了女神;

但采访结束之后,陈冲在微博表达了自己对许知远的认可。

最让娱乐圈尴尬的男人,千万别被埋没了

陈冲微博

陈冲说,从第一次采访到现在近两年的时间里,两人也只见过两回,但是许知远似乎已经成了她的一位老朋友,这就是难得的志同道合。

有点难以置信,被人“讨厌”的许知远,竟然会受到陈冲这样的喜爱与褒奖。

最让娱乐圈尴尬的男人,千万别被埋没了

许知远,偏执顽固的背后,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见过上个世纪的文化繁荣,渴望再现往日荣光的固守者。

他探讨,他思索,他别扭而不肯妥协。

而陈冲同样如是。

在最绚烂的时候,毅然决然选择出国,即使前途一片茫然,也无所畏惧。

少年的美,在于勇;而年老的美,在于平和,在于那份柔韧的静美。

最让娱乐圈尴尬的男人,千万别被埋没了

跟随镜头,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不再年轻的人,一起去街头的书店闲逛,去海边静坐,自然而放松。

哪怕两人都不说话,也似乎很和谐,没有一丝尴尬。

之后,在一场正襟危坐的交谈中,从上个世纪的风情,到世界文化,再到古典音乐,又能准确地击打到彼此神经的点上。

采访中,陈冲和许知远聊到现在很多年轻女孩节食减肥,她却说她在咀嚼的时候最有幸福感,不会为了身材苛刻自己。

在这个标榜“少女感”的时代,很多女演员都害怕衰老,甚至不敢衰老。

而对陈冲来说,年龄和阅历,是岁月带给一个女人最好的财富。

于是,面对许知远“不识趣”地提问:岁月意味着什么?

陈冲徐徐回答,岁月是可以炫耀的东西,战胜了太多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疾病”,成为这般的自己。

最让娱乐圈尴尬的男人,千万别被埋没了

两人也因此再次达成共识。

在许知远看来,刚刚步入“初老”的他,对于岁月同样充满了欲望和热情。

最让娱乐圈尴尬的男人,千万别被埋没了

如果要说这一季里许知远最大的变化,那就是他不再别扭,更多的是共情和动情。

这一点,“苏大强”倪大红的采访对他触动很大。

《都挺好》的热播,倪大红饰演的苏大强爆火,成为2019年的第一“网红”,史上最“作”父亲。

59岁的倪大红凭借这个角色,在电视剧白玉兰奖上获得最佳男主角,也是他演员生涯中的第一个主角奖。

最让娱乐圈尴尬的男人,千万别被埋没了

“苏大强”成就了倪大红,却也榨干了倪大红,如何“杀死”苏大强,成了倪大红现在最急于突破的问题。

在采访中,倪大红一直在表达自己的羞涩和紧张。

为了躲避“苏大强”,他选择了将自己归零,回到戏剧的舞台上。

中外合璧的《安魂曲》让倪大红脱离“苏大强”,再次找回到学生时代的感觉。

站在话剧舞台的那一刻,他回归平静。

最让娱乐圈尴尬的男人,千万别被埋没了

在采访中,倪大红还讲了一个法师得道的故事:法师得道前后没有变化,做的依然是劈柴、担水、做饭,不同的是学会了活在当下。

于倪大红来说,“苏大强”就像是他得道的顿悟时刻。此后的他,无需想自己是否需要被人的认可,自己已然“得道”。

劈柴是劈柴,担水是担水,做饭是做饭,心无杂念,做好自己该做的就好,享受当下就好。

《十三邀》或许就是许知远迈过四十大关的一次修炼。

他没有因为评论变得圆滑,也没有选择使节目更有话题性的嘉宾。甚至在采访中依然会有片刻尴尬的空白。

但看得出来,一季又一季,许知远很是享受当下。

岁月,于《十三邀》,更像是麻将桌上的一副“十三幺”,看似杂乱无章,实则功力醇厚。

行走至第四季,许知远已经对话了40多位大咖嘉宾,每季13期,一集时长为40分钟;现在总的播放量,已经超过了7亿。

在看《十三邀》的时候,镜头下的艺人们也愈显真实:

他们不单单是浸淫在娱乐圈的艺人,更是艺术者,本身就充满哲学的意味。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的是丰盈饱满的精神。

最让娱乐圈尴尬的男人,千万别被埋没了

这份真实,自然离不开许知远。

和《局部》《圆桌派》等泛娱乐文化节目相似,《十三邀》也是一档主理人为视角的IP深度思考节目。

与它们不同的是,我们常在许知远的采访中看到他的不安和“捉襟见肘”,但我们也更能看见他的坦诚和直白。

他问张艺谋,你为什么要拍一部烂片?

他问林志玲,怎么看东亚社会审美的单调性?

他问俞飞鸿,你那么美,为什么拍那么庸俗的剧?

似乎每期节目都是在“把天聊死”的边缘徘徊。

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说:“一张没有牙齿的嘴,不再具有说出真理的权利。”

正是这种“把天聊死”的状态,许知远把采访者逼到一种境遇里,让我们看到了每个嘉宾曝光在镜头下的真实。

这种真实不是插科打诨,而是用所谓的“偏见”,发出另一种声音,让大众更加了解这是怎样的一个人。

最让娱乐圈尴尬的男人,千万别被埋没了

回到前面讨论的岁月的话题。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社会喜欢用“年龄”、“岁月”去评判一个人,也就滋生了“中年危机”这样的社会伪命题。

许知远却说自己从未想过这个话题。

“我觉得只有非常虚弱的社会,或者虚弱的个体,才总是喜欢谈论年龄。因为无力寻找其它标签,而年龄标签不费力,每代人都会有。但它很快又过去,所以这东西没有价值,你不能把一个上天给的东西做成自己的标签。

任何正常的社会,四十几岁的人一定是青年导演、青年建筑师、青年作家。”

就像马东的评价,许知远是一个有色彩的人。

每个人都是带着成见来看待世界的,如果你不带着成见,那你对世界根本就没有看待方式。

要知道,有不同观点很正常,只有一种观点才可怕。

带着偏见看世界,提供另一种思考的视角,或许正是《十三邀》和许知远迷人的地方。

因为在这个单程旅行的世界,我们需要不一样的声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