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货币慢宽松,价格中枢抬升,经济收官“翻番”

2019年年初在稳增长政策积极发力下,国内经济一季度表现出韧性,但随着实体杠杆率复苏、房价上涨较快等苗头显现,

二季度政策基调边际转向调结构与防风险。出于经济下行压力,7月政治局会议后政策砝码再度向稳增长倾斜。今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货币政策保持较为宽松的状态,但10月以来的宽松幅度受到高企的通胀水平的限制。从实体经济角度回顾来看,投资方面,年初至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落至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速即跌至8.2%,随后低位持稳,前十月录得8.1%;外贸方面,今年全球经济显疲态,全年PMI新出口订单指数在低位徘徊,衰退式顺差再现,1-10月美元计进出口同比增速转负,大幅低于去年同期。而从贸易环境来看,今年中美贸易摩擦在曲折中逐渐升级,但四季度以来出现缓和迹象并有望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

展望2020年,我们认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相较今年将有望回升。贸易摩擦冲击企业家信心是今年制造业投资超常下滑的主要原因,而四季度以来贸易摩擦出现缓和迹象,企业盈利有望企稳回升,库存周期将在明年1季度前后见底,产能利用率仍在历史高位,

我们对2020年制造业投资谨慎乐观,预计中性情形下明年增速将回升至4%附近。土地成交回落,房地产销售稳定但难有购房潮,这些将拖累房地产投资,但房地产开发计划总投资高增长、施工预计仍将较快增长,我们预计明年房地产投资可能会小幅回落,预期中枢在6-7%的区间。考虑到资本金不足是结构性问题以及补短板的有保有压影响,加上专项债补充资本金、资本金比例下调等政策,明年基建资本金不会构成基建的约束,叠加旧改与政策性金融债以及银行贷款与专项债向配套资金倾斜的意愿,我们预计明年全口径基建投资将企稳复苏,全年中枢在6%左右。

消费方面,我们预估明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约8.5%。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中枢下滑主要受到汽车与石油及相关制品消费的拖累,剔除这两类后我们发现今年同比增速整体保持平稳,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企业投资增速均下滑的背景下,这说明国家减税降费、促进消费等政策发挥了作用,明年促消费的政策将延续并为社零稳定继续提供助力。

从细分板块的角度,我们选取社会消费品零售中占比最高的9个类别分析后认为,明年餐饮、汽车、石油及制品、粮油食品、通讯器材类等零售均有望回升日用品与服装鞋帽及纺织品将面临下行压力,中西药品消费刚性较强,家电音像有望弱势回稳,总体看消费增长有较强的支撑。

外贸方面,我们预计2020年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下降。全球经济从今年的共振走弱转向分化,中美阶段协议有望达成,人民币汇率有望小幅升值,大宗商品价格有望企稳修复,叠加基数较低,我国进出口增速均有望较今年回升,预计2020年美元计出口增速区间约为-3~4%,美元计进口增速0-5.5%,但是贸易顺差将有所收窄,也即净出口对经济贡献下降。

2020年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攻坚年,也是“两个翻番”目标的收官验证年,我们认为宏观逆周期调节仍然会发挥作用,预计明年货币政策将保持宽松,确保经济和居民收入增长,实现翻番目标。综合经济各项指标表现,我们预计明年经济增长速度有望保持6%左右的增长速度。



我们预计明年CPI中枢显著上移至4.5%,PPI中枢升至0%附近。2019年CPI增长中枢约2.9%,形态呈前低后高,主要受到猪价上升的影响,并且这一影响将在明年延续,推动CPI中枢继续上行。我们预计2020年前三季度CPI均可能维持在4%的高位,高点可能在6%左右,之后在高基数的作用下回落,全年CPI中枢大约为4.5%。PPI方面,我们预计2019年PPI增速约-0.3%,总体呈前高后低形态,形态变化主要受到基数效应影响,环比增速全年低速平稳。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看,我们可以明显发现2019年PPI下降主要受到生产资料同比增长回落的影响,而伴随CPI的回升,近几个月PPI生活资料同比增速也出现了明显回升。考虑到明年CPI中枢的上移将带动生活资料PPI上升,我们预计2020年PPI同比增长中枢小幅回升至0%左右,并且在基数效应影响下,PPI从2019年四季度到2020年将整体呈现一个见底弱回升的形态。

2019年,猪价推动CPI持续走高,而PPI持续为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央行在19年1月与9月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11月接连下调MLF、逆回购与LPR利率,表明了不会因为通胀的高企而实施紧缩政策的态度。

明年猪价的上涨将继续推动通胀上行,但目前来看仍然是结构性通胀,而且通胀在明年下半年的下行趋势确立。我们预计新一轮的慢降息周期已经开启,通胀约束了节奏而非货币政策的趋势。

面对内外部形势压力,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方案不外乎持续的改革开放、创新举动。

明年全球经济走势有望从共振走弱走向分化,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将保持宽松,全球流动性将保持相对充裕。2020年人民币汇率大概率稳中小幅升值,利好A股市场,中美贸易摩擦对A股的扰动将进一步缓解。国内政策总体以逆周期调节为主,猪周期带来的结构性通胀影响货币宽松节奏,而非慢降息周期的趋势。2020年我国将迎来“翻番目标”收官验证年,一些在今年存在明显压力的领域如制造业投资、消费受到自身扰动因素变化以及政策支持的影响预计在明年企稳或回升,基建领域则延续逆周期功能。PPI增长有望企稳弱回升,带来企业盈利增速的见底回升。我们尤其提示市场关注明年企业库存周期见底弱回升的可能性。经济增长仍然有压力,但可以完成翻番目标,不会出现超预期下行。面对内外部形势压力,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寻找长期方案,我们认为这不外乎持续的改革开放、科技创新,这些制度红利将在明年继续释放,资本市场也可以从中获取线索。

基于以上基本面的判断,我们认为2020年权益资产表现将好于固定收益。工业品整体预计将偏弱,猪周期未完待续,黄金仍具配置价值。

2020年:货币慢宽松,价格中枢抬升,经济收官“翻番”

总体上,我们判断2020年权益资产表现将好于固定收益。工业品整体预计将偏弱,猪周期未完待续,黄金仍具配置价值。

我们简单汇总一下影响资本市场的各类因子的展望判断。

明年全球经济走势有望从共振走弱走向分化,美国经济继续走弱的概率较大,欧日经济在今年明显弱于美国经济,其对贸易摩擦的敏感度更高,预计明年欧洲经济继续走弱的概率较低,日本经济缺乏动能,维持弱增长,新兴经济体有望企稳或回升。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将保持宽松,全球流动性将保持相对充裕。最近几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大幅贬值往往带给权益市场避险预期,我们判断2020年人民币汇率大概率稳中小幅升值,利好A股市场。2018年至2019年,约束 A股的另一大海外风险是中美贸易摩擦,随着2020年特朗普重心转向大选,美国经济较今年压力加大,中美第十三轮磋商同意向第一阶段协议努力,叠加关税的边际效果减弱甚至在明年有望进一步取消,

我们认为贸易摩擦对A股的扰动将进一步缓解。我们同时也承认,谈判变数太多,双方长期博弈格局不变。

国内政策总体以逆周期调节为主。猪价上涨将引发通胀在明年继续上行,但目前仍然是结构性通胀,且通胀在明年下半年下行趋势确立。我们预计新一轮的慢降息周期已经开启,通胀约束了节奏而非货币政策的趋势。

经济目前的下行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结构性因素,2020年我国将迎来“翻番目标”收官验证年,一些在今年存在明显压力的领域如制造业投资、消费受到自身扰动因素变化以及政策支持的影响预计在明年企稳或回升,基建领域则延续逆周期功能。PPI增长有望企稳弱回升,带来企业盈利增速的见底回升。我们尤其提示市场关注明年企业库存周期见底弱回升的可能性。明年净出口对经济贡献预计下降,房地产投资受政策及自身周期变化影响将下行,构成经济的主要拖累力量,但预计下行幅度有限。综上,我们判断2020年经济增长仍然有压力,但可以完成翻番目标,不会出现超预期下行。



面对内外部形势压力,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寻找长期方案,我们认为这不外乎持续的改革开放、科技创新,这些制度红利将在明年继续释放,资本市场也可以从中获取线索。

我们认为以上的基本面背景总体利好明年的权益资产表现:货币政策进入“慢降息”周期,企业盈利有望企稳回升,企业进入一轮弱补库存周期概率较高,各类保增长政策及自身周期变化因素带动下,经济可以完成翻番目标,超预期下行的风险较低。人民币汇率有望稳中小升,中美摩擦有望阶段缓解,关税边际效应下降。固定收益资产预计难有趋势性行情,在通胀和货币政策节奏中区间震荡,把握结构机会:明年CPI、PPI中枢均抬升,名义GDP增速较今年抬高,实际GDP超预期下行的概率较低。货币政策宽松格局不变,会给利率品种带来阶段机会,但货币政策取向在于维持社融信贷适度增长以稳定经济。

工业品整体预计将偏弱,猪周期未完待续,黄金仍具配置价值。美中欧日等主要经济体综合而言,经济增长没有进入复苏,中国房地产投资将下行,约束工业品的整体表现。根据我们的预测,2020年猪价绝对价格整体仍将上涨,本轮猪周期有望在明年迎来猪价的顶部。我们判断明年全球主要经济体保持货币宽松,竞争性贬值格局下虽然美元不会太弱势,但美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美元预计弱于今年,黄金依然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

2020年:货币慢宽松,价格中枢抬升,经济收官“翻番”

风险提示:一些风险因子可能导致我们的预测结果存在较大偏差。我们认为最大的不确定性仍然来源于谈判变数较大,这将影响到企业投资预期、汇率变化、进出口增长等等。国内较大的不确定性可能来自于基建资金的不到位,行政干预下猪价涨幅低于我们的预期,房地产投资继续超预期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