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着三十年的时光,我理解了我爹

晚上下班回到家,进厨房准备做饭,打开厨房门的一瞬间,我不想做饭了,心中怒火窜起来八丈高,这还是厨房吗?

回过头去大声质问正在电脑前猛敲键盘的儿子,这厨房怎么成这了?还能进去人吗?这饭我不做了,我也不吃了,你们看着办吧!

儿子眼盯着电脑屏幕,“厨房咋了?原来就是那样!”

这个熊孩子,放假回来三件大事,吃饭睡觉看电脑,我早就看他十二分不顺眼了,这会儿居然还给我在这儿犟嘴!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

我走过去对着他说,“厨房原来就那样吗?你自己看看去,地上多少油,还敢走路吗?灶台上也是油,碗里还放半碗用过的油,你是咋做饭的?”

儿子中午打电话,一会儿问我糖在哪里一会又问淀粉在哪里,说要做烧茄子,网上查了做法了,茄子不知道烧好没,厨房快成油锅了!

家里肯定是开了一天的空调,闷着一股奇怪的味道,餐桌上放的乱七八糟,还有切开的西瓜,西瓜旁边是一滩西瓜水,已经快干了。

地上也是脏的不敢看,真不知道孩子们在家都干啥了!

我一边收拾一边抱怨,嫌他脏嫌他懒嫌他窝家不动弹。

儿子其实性格还算不错,不急不躁,天大的事人家也不着急上慌,参加高考也是漫不经心,没看出一分儿紧张。人送美称淡定哥!

此时这位淡定哥经不住我进家就开始的狂轰滥炸,要发脾气了“你进家就开始找事儿,反正我干啥都不对,我就没有对过!早知道我就不回来了,反正你看我哪都不顺眼”

这货不仅不承认错误,还说个秃对个瞎,气的我更年期秒到!

曾经的儿行千里母担忧,成了回家三天不如狗!

隔着三十年的时光,我理解了我爹

其实很多年前的暑假,我也是被百般嫌弃的,我爹常常妙语连珠的数落我,没眼色,眼里没活,大人忙死你闲死,大人累死你歇死!

我要是积极干点活吧,总是干不好,干的越多错误越多。喂个鸡,鸡食儿拌的干了湿了,多了少了,不是不够,就是多了撒了一地又被鸡们拉上屎。

喂个猪,倒猪食的位置我把握不好,总是离得远,猪食洒在外边很多,造成巨大浪费,我不敢走的太近啊,猪们饿的穷凶极恶,大张着嘴嚎叫,那样子要吃人。

就这样,我被戴上了干啥啥不成的帽子,心里极度不爽,又不敢回一句。只盼着假期快点结束,我好快点逃离。

这才多少年的功夫啊,这样的大戏在我家也上演了,其实早就上演了,那时候我还没意识到。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那一刻,我理解了我爹!

吵归吵,骂归骂,饭还得做,我一边收拾厨房一边想孩子的好处,他能自己做饭已经不错了,自己不出去玩,在家帮着看妹妹,好歹比把他妹妹一人扔家里好得多。

我吵他主要是自己从外边回来,又热又累,看见他们窝在空调房里清闲自在,心里就来气了。

火气来的快,去的也快,我还得熬粥炒菜!

一会儿还得没事人一样招呼孩子们吃饭,根据以往的经验,孩子不会记仇,照样该吃吃该喝喝啥事没往心里搁。

吵了骂了继续其乐融融也是从小养成,那一刻,我更理解我爹!

我记得我挨批的高峰期都是节假日前后,节日当天不会挨批,不过我爹肯定忍着没动火。

过节前管理政策稍微宽松,压抑已久的童心,马上像温水里扔了个胖大海,迅速膨胀起来,人一得意,很容易忘形,孩子更是如此。

于是,过节那天大人为了不扫兴,竭力压着心头的火,节日一过,马上开始新一轮的镇压,如我爹所说,一身的树叉子,不修剪修剪就王炸不下了!

现在的孩子都有青春期,动不动就叛逆,我不记得我有叛逆的时候,哪有机会叛逆,我们家是大家长作风,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容不得有不同的声音。在那种高压政策下,别说青春期了,什么期都是听话照做期。

就这,我还是落个死犟死犟的美名,大一那年寒假,我到家没几天,刚开始被热情招待,弄得我感觉自己不是回家而是我们家远来的贵客。

可惜好景不长,那天不知道什么原因,我爹拍着门要打我,我躲在房间不敢迎战,我妈死抵着房门示意我不要出声。

动静实在太大了,前院的大妈来了,劝了我爹半天,我爹还是不依不饶,都说老嫂比母,我爹对大妈是很尊重的,那天就是不熄怒火。

后来听见隔壁的五奶来了,我爹不吵了,说,五婶儿,大冷天你咋披个棉袄出来了,别冻着了,我就是教育孩子呢,没事儿。

五奶是我们家族中唯一一个和奶奶同辈的老人了,说话很有分量。五奶说,闺女这么大了,你再大吵大叫的吵她,成啥样子,传出去好说不好听,她又不是不懂事的孩子,有啥不对你说说她就行了,嚷嚷着要打啥呢?赶紧回去睡吧!

我爹只劝着五奶回去休息,自己不走,五奶不同意,说,你回屋睡了我再走。

隔着三十年的时光,我理解了我爹

我当时也是很后悔回家过寒假,气呼呼中入睡,心里想着我明天一定不吃饭,谁劝我我也不吃饭,我也是有脾气的。

第二天早上已经风平浪静,家像暴风雨过后的天空,美丽而宁静。

我爹慈爱的笑着说,赶紧吃吃饭去走干娘家吧,礼条(一长条带着两根肋巴骨的猪肉)都给你准备好了,可楞正(好的意思吧)了!

我那时候很不理解,为什么我爹大动干戈管理我们姐弟的时候,都是过节时候!

等我养了两只孩子,才知道,熊孩子们有一种病,叫节前欠揍综合征!

尤其是过年的时候,作为在身兼职场和家庭的中年妇女,年前是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心里的烦躁神仙难治。

孩子们偏偏没一点眼色,帮不上忙不说,还处处添乱,让大的帮个忙,说说动动,完全就是一个算盘珠子。还有说了半天还听不见的时候。

小的,你越忙,她的事越多,一天喊成百上千个妈妈,直喊的一个头两个大。这个时候,打也没空打,吵也没劲儿吵。

过了休闲的大年初一,为了有个祥和的初二,初一晚上做个综合治理,那是绝对的势在必行。

隔着三十年的时光,我理解了我爹

我妈脾气好,我爹虽然脾气不好,但是生气时间不长,不用谁开解,自己就好了。所以很少见二老闹矛盾,如果有,那就是家里某个孩子生病的时候。

最常见的是给孩子喂药的时候,过去小孩生病,也是一包药片。于是小孩儿怕吃药,大人怕喂药,偏偏我和妹妹小时候都体弱。我爹说,都差点喂狗!

我自己怎么在要被喂狗的边缘挣扎回来的,不记得了,只记得有次吃药,我爹先把药片碾碎,兑了温水,自己尝了一点,皱皱眉头,又往里边加点糖,说,过来喝了吧,可甜!

我舌头刚碰着药,哪里甜了?苦的拉喉咙,不喝!我爹又往药里加点糖,说,这次真是可甜了。

可甜我也不喝!我爹追着喂,我围着桌子转圈躲着不喝,喂了半天一口不喝,我爹自己喝了一口,然后哗啦一声把药倒了,碗一扔不管我了。

我妈过来一看,药没吃,倒了!也很生气,但是估计看在我生病的份上,没吵我,吵了我爹。

他们吵得声音很大,我吓得自觉吃了一包药。

我妹小时候得了百日咳,三天两头得用架子车拉着去太和看病。她一生病,家里阴云密布,我察言观色,小心行事。

为了给妹妹治病,记得用过很多奇奇怪怪的偏方,鸡蛋里装壁虎烧熟了吃,大夏天用一种什么草烤西瓜吃,房门口挂个猪苦胆,也是妹妹要吃的。

为了给妹妹治病,我爹学会了打针,自己买个注射器,每次用之前开水一烫。

两个差点喂狗的孩子,把我爹逼成了赤脚医生,后来还是闻名乡里的兽医,这个跨度有点大了。

也是我们两个差点喂狗的孩子,一生病就惹得父母起战火。

后来,我自己有了孩子,我和娃爹的第一场战役,也是在孩子生病的时候,也是给孩子喂药的时候。

爹说爹有理,娘说娘有理,就差抱着孩子去换证了。

孩子生病,考验的不仅是孩子的身体,还顺带着考验了父母的感情。那次我娃生病输了八天液,我和娃爹在互相指责互相埋怨中,把对方说成了臭狗屎。

不等孩子的病痊愈,他爹他娘的感情就遇到大坎儿了!

也许,在那个时候,我就该理解我爹,可我愚钝,那时候感悟还是不够深刻。

我爹还有一个我认为不可理解的,那就是喝酒。

还经常喝的过量,一般喝醉埋头大睡,也有借题发挥的时候,闹得很不愉快。这里没有抱怨的意思,只想说,过四奔五的人,理解了我爹的喝酒,甚至喝醉!

那时候家里的农活多的睁开眼都干不完,一家七口,将近三十亩责任田,真正可以参与干活人的不到二分之一,一望无际的庄稼地,三两个人散布其间,那是汪洋里的几条小船。

家里老的老小的小,父亲体弱,干活力不从心,每到农闲一松劲儿,就会生场病。对现实,他是无力的,对未来,也有很多焦虑。

四下看看,能分担的人无几,分担的力量又是那么薄弱。

一个人,一岁半丧父,五岁了还常常饿到走不动路,天资聪明,迫于现实原因,只上了两年半学,在和命运的抗争中勉勉强强活下来,长大成人。

按如今的心理学研究,这个人的心理阴影面积应该是很大的。

偏偏还要坚强,乐观,逢人谈笑风生,遇事处理有方。

作为这个人本身,我的父亲,我爹,内心有多少压抑呢?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久而久之,可不就有了酒瘾了。

我有几年也是喝酒的,也许是基因强大,开始喝酒就有胆有量。一上酒桌,推杯换盏之间的欢声笑语,觥筹交错之时的醉眼迷离,短暂的麻醉过忧心劳顿的神经。

成年人的世界,哪有容易二字,对现实有很多无力改变的无奈,曾经四无傍依,对前程无限焦虑。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那么,喝酒吧!

有朋自远方来,开心,喝酒!酒逢知己千杯少,还是喝酒!

照这个方向发展,很快就是一个女酒鬼!马上悬崖勒马,回头是岸,我改喝红酒了!

红酒犹如一位千年知己,关键,很适合一个人慢慢的品。

于是,多少个夜晚,万家灯火已灭,一杯红酒伴时光 。那时候,我想,如果我爹还在,我们可以一起喝一杯。

这一生,我曾是不懂事的孩子,及至在现实中碰的鼻青脸肿,方懂得我爹当年的用心良苦。

隔着三十年的时光,我理解了我爹。

如果我爹这会儿还在,也不过78岁,一个不太老的老人。我希望他还能够,拍着桌子,指着鼻子骂我,你这妮子,吃嘴怕揍活有你,死懒怕动弹有你,论怕下把儿(干活怕出力)谁也不如你!老子不管你,你还咋活?

隔着三十年的时光,我理解了我爹

我绝对不生气不犟嘴,赶紧低头认错,是是是,对对对,您老教导的很对,我改,我马上改,我一定改!


隔着三十年的时光,我理解了我爹


作者简介:张晓辉,社旗县兴隆镇罗庄村马庄人,妙龄大妈一枚,当年瘦小离家到大城市郑州谋生。热衷自主创业,匆忙半生,并无建树。白天忙生存,夜晚码文,感性和理性并存,一直认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明天的苟且,但一定有诗和远方,一直坚信住什么房子不重要,和谁住一起更重要。坚持吃粗茶淡饭,过简约生活,写温暖走心的文字。乡土赊旗特约撰稿人。

隔着三十年的时光,我理解了我爹


作者文章导读:

1.【亲情暖文】大伯
2.【他乡兴隆人】 那些年解过的馋,想想都能笑哭
3.那些年坐过的豪车

装,轰动过乡村时尚圈
5.那些年住过的豪宅
6.【清明专题】那些年,那些花儿
7.母亲节专辑‖往后余生,把老妈当闺蜜

8.那时那年的高考,说多了都是泪
9.张晓辉‖我减肥路上的阻力,满满的都是真爱

10.张晓辉◇陪这位老人聊天,我发现了长寿秘诀
11.张晓辉‖那些暑假,放羊放牛也被放养
12.卖豆角卖鸡蛋,那个暑假我做了两次大生意

13.故乡忆,常忆炝锅面

14.卤肉的味道,父爱的味道

15.我和闺蜜Z那些不得不说的事
16.油馍筐,乡村行走的亲情
17.重磅消息,这个地方要拆迁

18.六月六的乡村往事,你还记得吗
19.中元节忆公婆,您对我的好我永远保留!

20.自来水洗手,我再也不说媒了
21.年少不识中秋味,懂时已非少年人

22、愿得一菜园,白首不相离
23、今夜,我把怜惜留给这几个人
24、谢谢你来投奔我,我怎么舍得放弃你(上)
25、谢谢你来投奔我,我怎么舍得放弃你(下)

26、那些年,堆在教室里的柴火垛
27、曾经,有一种鸡蛋很万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