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服,真有這麼難嗎?

作為今年最引人矚目的新奇葩,許吉如履歷風光、氣場強大、邏輯清晰,被認為能像詹青雲一樣在《奇葩說》走得更遠,獲得更好的成績,更是獲得導師薛兆豐教授的青睞,被欽點為隊長。

說服,真有這麼難嗎?

結果在14號晚上播出的新一期節目中,許吉如在首輪戰隊PK時即被淘汰,並且是在獲得羅振宇贈送的“在下不服卡”後挑戰失敗,被二次淘汰,讓原本尚懸一絲希望的觀眾見識到了賽場上的殘酷,隨後的熱搜更是體現了觀眾的震驚和意外。

說起來,許吉如在第一期的辯論時輸給了楊奇函,就險被淘汰,好在憑藉著比賽中的良好表現,獲得導師的“壯士請留步”,並在隨後的車輪戰中找回狀態,穩定發揮,成功留了下來。

作為今年的新奇葩,許吉如的表現不可謂不好,在辯論中以淵博的學識、清晰的邏輯、獨到的觀點獲得觀眾和導師的稱讚,和另一位哈佛學霸詹青雲的對壘更是被稱為“神仙打架”。那麼,這麼一位表現優異的新奇葩是怎麼輸的?難道真的如某些網友所說另有黑幕?

回顧許吉如打的幾場比賽,會發現她有一些不適合《奇葩說》這個舞臺的地方:氣場強大、攻擊性太強導致產生距離感,所講道理過於抽象而缺乏共情,辯論時注意力放在對手而不是觀眾身上。

說服,真有這麼難嗎?

不得不承認,許吉如很優秀,各種大大小小的演講經歷與獲獎情況也證明了舞臺上的她有自己的掌控領域,《奇葩說》舞臺上她也確實做到了侃侃而談,展現出優雅知性的一面,成功成為現場的焦點。但是,辯論和演講不一樣,演講是一個人的獨角戲,演講者擁有所講觀點的最終解釋權,只要能自圓其說,觀眾就能接受,剩下則是個人在語言技巧、神情體態等方面的發揮。辯論則不然,辯論有針鋒相對的對手,他會針對你的觀點,瓦解你的前提,從而主導戰場。

豐富的演講經歷使許吉如能夠在開局立論上憑藉嚴密的邏輯和清晰的表達獲得觀眾的支持,但是強大的氣場又導致她不那麼接地氣,再加上她的立論總是給人以高高在上的疏離感,所以她即使能在一開口就獲得不少票數,但是等到對方辯手反擊後,總是被打得措手不及,反駁時又攻擊性太強,讓觀眾感覺缺乏親和力,導致立場本就不那麼堅定的觀眾迅速倒戈。

另一個不足是她講的道理雖然很正確,但是過於高大上,過於抽象,從而缺乏觀眾的共情。在同楊奇函關於“正確的廢話要不要講”的辯論時,她的主要觀點是要嚴於律己,可是忽略了不是所有人都對自己有那麼高的要求,所以導致楊奇函在搬出父母的嘮叨來做擋箭牌時,觀眾瞬間獲得放低對自己高要求的理由。在要不要996的辯題上,當她站在老闆、創業者的立場上來論述時,她就已經輸了,即使她講得天花亂墜,由於立場不同,也難以獲得觀眾的支持。

說服,真有這麼難嗎?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是,她在辯論中試圖說服的對象是對手,而不是觀眾。要知道,辯論是要辯倒對手不假,但是這個評價的權力在觀眾手裡,所以,辯論中說服的對象應該是觀眾,駁斥對方觀點也好,尋找對方邏輯漏洞也罷,最終的目的是讓觀眾支持自己,為自己投票。許吉如在辯論中總是把火力集中給對方辯手,試圖去說服對方,但是忽略了屁股決定腦袋下對方是永遠不可能被說服的。並且由於攻擊性過強,輸出太快,所講道理太高大上,從而讓不那麼專業的觀眾沒法跟上她的快節奏,甚至產生逆反心理,難以獲得支持。

說服,真有這麼難嗎?

所以,許吉如被淘汰,與其說是輸給了對手,不如說是輸給了自己的思維誤區和現場觀眾。她所犯的錯誤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是人們在日常溝通交流中難以注意卻有重大影響的地方,畢竟,克服自己的思維盲區難,想要有深度地表達和說服更難。許吉如這樣演講經歷豐富、善於表達的人尚且難以避免這樣的錯誤,我們普通人又能怎麼辦呢?

《奇葩說》主持人馬東在給《深度說服》一書做推薦時說:“想明白才可能說明白,說不明白,就是沒想明白!好好說話,從思考開始。”可見想要表達和說服,表達者首先要學會思考。可能有人會說,知易行難,意識到這個問題又能怎麼樣,如何思考、如何表達是一個複雜的技術性問題,哪能這麼容易就學會。

沒錯,表達、說服是不太容易,但是有些人並沒有因為這件事難就放棄努力,他們通過總結華語辯壇三十年的發展經驗,沉澱出了無數關於思考和表達的技巧,關於如何想出有創意的觀點,如何提問,如何反駁,如何總結,如何把話講清楚,從而打造出了《深度說服:超級辯手的四堂思辨表達課》一書,幫你輕鬆地學會如何思考和表達,如何反駁和說服。

說服,真有這麼難嗎?

針對如何思考,書裡介紹了競技辯論裡最有用的四個思考工具:觀點思維、創造性思維、反例思維與政策性思維,旨在用這些思考的“腳手架”幫讀者更深刻地進行思考。

針對如何反駁,書裡從反駁的基本觀念講起,介紹了反駁的三個思路,歸謬、受身等反駁技巧,以及處理邏輯和數據時可以使用的批判性視角,幫讀者養成“批判性思維”。

針對如何提問,書裡介紹了當你確有所圖時,要如何用提問的方式,快速獲得想要的信息、取得想要的表達效果、回答他人的提問、輔助自己的思考。這些技巧被稱為“精神助產術”。

針對如何反駁,書裡從反駁的基本觀念講起,介紹了反駁的三個思路,歸謬、受身等反駁技巧,以及處理邏輯和數據時可以使用的批判性視角,幫讀者養成“批判性思維”。

️針對如何提問,書裡介紹了當你確有所圖時,要如何用提問的方式,快速獲得想要的信息、取得想要的表達效果、回答他人的提問、輔助自己的思考。這些技巧被稱為“精神助產術”。

針對如何說服,書裡介紹瞭如何拉近與觀眾的距離,怎麼把一件事說清楚,怎麼把不近人情的話說好聽,怎麼不落俗套地“灌雞湯”,如何製造感動,如何表達幽默,如何把道理講深刻,幫讀者整合思維與表達。

說服,真有這麼難嗎?

作者梁秋陽以及整個超級辯手團隊從競技辯論的基本環節入手,將當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提煉出來,並延伸到生活、學習和工作等具體的現實場景中,幫助讀者注意到平時忽略掉的思維盲區,並像辯手一樣高效地思考和表達,讓你從此有觀點、能發聲,成為有影響力的個體。

說服,真有這麼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