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捷微电:分立器件具备竞争优势,盈利能力极强的隐形冠军

深挖背后逻辑,把握龙头趋势!我会用最认真的态度,换来你的支持和鼓励!我是老吴,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硬件公司的环境使得建立护城河极为困难,因为技术进步和价格竞争总是强迫你把利益让渡给消费者或者下游客户,而不是创造产品的公司。


本例中的捷捷微电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自己的竞争优势。



在商业世界,我们往往发现,取胜的系统在最大化或最小化一个或几个变量上走到近乎荒谬的极端——比如说好市多仓储超市、中通快递的低成本、京东的配送体验、拼多多的全网最低价。


捷捷微电通过深耕晶闸管和防护器件20年,将成本及良率控制、财务管理做到了极致。在竞争激烈的分立器件领域建立了一套可靠的管理体系、聚焦的经济模型以及竞争优势

,创造了一家盈利能力极强的隐形冠军。


如何将传统业务做到极致:生产和财务管理的完美结合


1995年3月,来自启东市国营晶体管的一个团队,在黄善兵的带领下成立了捷捷微电,开启了晶闸管国产替代之路。

半导体分立器件在国外出现于上世纪50年代,在国内的替代却发生在21世纪的前20年。在半导体领域我们确实就是这么落后。


功率二极管——20世纪50年代;

晶闸管——20世纪60年代;

功率三极管——20世纪50年代

沟槽型功率MOSFET——20世纪80年代

IGBT——20世纪80年代




经过20年的发展公司在晶闸管和防护器件领域均取得了快速的进口替代。2019年晶闸管销售预计3亿元,国内市占率接近10%。该产品整体进口替代率为36%。2012年至2018年公司营收也从1.72亿增至5.73亿,保持快速增长。




捷捷微电:分立器件具备竞争优势,盈利能力极强的隐形冠军




公司保持长期稳定增长主要依靠核心产品晶闸管及防护类产品品类拓展及进口替代。


晶闸管和防护类器件产品技术门槛不高,但下游客户对稳定性要求高,公司通过良好的生产工艺控制及管理能力(良率95%),在细分领域保持较高的竞争力及盈利能力,也积累了众多优质的客户,包括飞利浦、ABB、格力、海信电器、美的、台达、国家电网等。


公司的财务管理能力如何呢?




2018年底资产负债率13.48%,为近五年来最高,在几乎不借助杠杆的情况下实现15%左右ROE。

公司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也很强,表现在现金流量净额大于净利润金额。2018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81.30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106.64天,占用供应商资金25天。同行扬杰科技两者指标分别为100.32、88.76天,扬杰下游光伏行业客户集中度更高,因此应收账款周转偏低。


防护器件需要多次光刻,生产周期一般需要25-30天,公司在控制存货周转方面不断改进,存货周转天数从2015年的139天降至114.43天。

在期间费用率上公司与扬杰科技相当,毛利率比扬杰科技高15%,主要得益于公司的成本管控能力及良率控制,良率约为95%,从而实现净利润率高出扬杰科技15个点。




传统业务:稳定的现金牛




2018年公司营收主要来自于晶闸管(营收占比50%)及防护类器件(25%)。




晶闸管为公司早期核心业务,2013年营收1.69亿,占比87.32%,2019年预计3亿营收,综合毛利率58%。目前晶闸管国内市场规模约为30亿,国产化率仅36%,公司目标为6亿元营收,20%市占率。


防护器件产品主要包括瞬态抑制二极管( TVS)、静电防护元件( ESD),2013年营收2172万,2018年营收约为1.3亿。综合毛利率也接近40%。防护器件产品相比晶闸管市场规模更大,分散度更高。


2019年H1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0.43%,增长主要来自于小信号产品和MOS管,晶闸管和防护器件基本无增长。


从长期来看,由于分立器件设备国产化率高达50%及材料基本进口替代,外资正逐步从低端分立器件领域退出,国内公司在晶闸管及二极管领域已经具备一定竞争优势,国内公司市占率会进一步提升。




新业务:内部孵化是成本最低的方式




公司重点布局MOSFET及IGBT业务,新业务布局方式上公司通过引进团队而不是收购完成,试错成本低。




MOSFET是中长期看点


MOSFET业务2017年引进团队,团队成员仅十余名,2018年实现1400万的营收,2019年预计7000万营收。


MOSFET全球市场规模54.2亿美金,高于二极管规模,集中度也高于二极管,国产化率39%。


公司相比扬杰科技在MOS业务上的进度较慢,扬杰2018年MOS收入8000万元(其中4000万为收购并表)。








公司的资本开支逻辑:从客户到产能




一套8寸的晶圆厂,20万片/月的产能,投资回收期高达7年。


半导体分立器件相比IC领域,技术迭代速度慢,客户更注重稳定性,认证周期长,成本敏感度低,IDM(设计、晶圆制造、封测)一体化是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


如何平衡资本开支和产能利用率是关键。捷捷微电遵循:从客户到产能的逻辑,在原有业务带来强大现金流的前提下稳步扩充产能。

捷捷微电:分立器件具备竞争优势,盈利能力极强的隐形冠军

(免责声明和郑重提醒:本文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