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上萬月薪跳回“農門”,這位浙大研究生“一個猛子”扎進湘陰農村...

2018年,河南伢子王雁坡從浙江大學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專業碩士畢業,兩個選擇擺在面前:一個是去月薪上萬的公司,順利跳出“農門”;一個是作為省委選調生,到湘陰縣六塘鄉工作。

放棄上萬月薪跳回“農門”,這位浙大研究生“一個猛子”扎進湘陰農村...

在農村長大的他毅然選擇了後者。他說:“我在農村長大,心裡清楚那裡更需要新鮮血液和新生力量。”

2018年7月,王雁坡被分到六塘鄉辦公室,負責材料編寫、會務接待等工作。“我在辦公室呆了三個月,而這就是我最苦悶的三個月。”王雁坡說。來自河南的他聽不懂湘陰方言,而村內群眾又鮮少會講普通話,溝通困難成了王雁坡遇到的第一個難題。而對基層工作的不熟悉更是讓他平添了幾分壓力。

放棄上萬月薪跳回“農門”,這位浙大研究生“一個猛子”扎進湘陰農村...

“難道這點困難就打消革命意志了嗎?”天生不服輸的王雁坡跟自己較上了勁。語言不通,他拿出當年學外語的勁頭,向村民們學;工作不熟,他翻閱全鄉各項工作的歷年總結,逮著機會就請教領導同事;壓力大,他通過散步、跑步等方式自我解壓,讓自己以最好的狀態面對工作。

放棄上萬月薪跳回“農門”,這位浙大研究生“一個猛子”扎進湘陰農村...

2019年年初,全縣開展村莊清潔行動,王雁坡又迎來了新的一輪挑戰。“剛開始,工作幾乎沒有進度。”王雁坡聯點六塘鄉文豐源村道州六組後,上門入戶做村民的思想工作,但村民配合度不高卻成了讓他“傷腦筋”的事。

放棄上萬月薪跳回“農門”,這位浙大研究生“一個猛子”扎進湘陰農村...

做思想工作沒有用,就只能用行動感染他們。“幹部幹部,就是要先幹一步。”王雁坡樂呵呵地說。他從早到晚在村裡“晃悠”,看到哪裡不乾淨就主動打掃,看到哪戶人家亂堆亂放就幫忙清理,看到雞鴨散養就上門做戶主工作。“他不管事情大小,都幫忙一起做,哪怕是磚頭扔在坪裡一團亂,他也會幫忙碼整齊。”村民李爹在王雁坡的影響下不僅解決了自家雞鴨散養的問題,還開始主動勸說其他村民配合工作。

“做群眾工作就是不能把自己當做幹部,要站在他們的角度想問題。”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摸爬滾打,王雁坡漸漸悟出了自己的“農村工作經”。“相比城市,我更喜歡農村。我還年輕,還需要在基層多鍛鍊。”對於未來的打算,王雁坡這樣說。(李達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