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能:踐行綠色運營理念,推動社會綠色發展

作為一家清潔能源企業,漢能積極宣導和推廣使用太陽能,產品服務於公眾綠色生活的方方面面,促進諸多行業的綠色發展


漢能:踐行綠色運營理念,推動社會綠色發展

薄膜太陽能發電牆生產線



《投資時報》記者 楊帆


漢能心懷“用薄膜太陽能改變世界”的夢想,通過提供薄膜太陽能發電這一清潔能源產品與服務,帶動社會低碳減排,推動全社會的綠色發展。同時加強企業自身的營運管理,踐行綠色運營理念,合理使用資源和能源,管控自身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建設環境友好型企業。


2017年,漢能發佈的《2016社會責任報告》,根據四個標準(對可持續發展的貢獻、權益人普遍關注、社會責任相關指南重點強調、符合公司戰略發展需要),評估出22個重要的社會責任議題並進行重要性排序,涵蓋企業管制、環境、產品與服務、員工、社區等多個領域。


環境保護:漢能的太陽能之路


面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各國政府、企業家、公眾對環境保護的認知已經發展到全新的階段。作為一家清潔能源企業,漢能深感責任重大,積極宣導和推廣使用太陽能,讓更多的人認識薄膜太陽能發電技術的優越性和環保屬性,漢能產品服務於公眾綠色生活的方方面面,促進諸多行業的綠色發展。


作為新能源的代表,太陽能在交通領域得到越來越多的開發利用,隨著轉換效率不斷提高、成本不斷下降,薄膜太陽能產品也加入了改革交通的“大軍”,並有望得到大規模推廣。


今年9月,漢能旗下暉煜新能源聯合江蘇九龍汽車研發出一款全太陽能動力汽車,車頂覆蓋的薄膜太陽能組件每日發電量足以讓車輛正常行駛20公里以上。同期,漢能與蜂網投資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就薄膜太陽能技術在快遞交通領域的應用達成合作。


在“太陽能+航空航天”領域,薄膜太陽能亦催生出全新的應用及解決方案。2018年11月,採用漢能阿爾塔柔性砷化鎵薄膜電池,波音公司旗下極光飛行科學公司設計了一架翼展243英尺(74米)的太陽能無人機,其僅靠太陽提供動力就能有效地持續飛行。此外,今年5月,美國宇航局沃洛普斯飛行中心(NASA Walops Flight Facility)搭載天鵝座號(Cygnus)貨運飛船發射升空。這艘宇宙飛船負責將60顆ThinSat小型衛星送入太空。而這些衛星也採用了漢能阿爾塔製備的砷化鎵太陽能電池供電。


此外,將太陽能應用於建築,開發多種綠色建材,對提高我國建築節能水平也具有重要意義。發電綠色建築是一種將太陽能發電系統集成到建築上的綜合解決方案。將薄膜太陽能建材類產品應用到建築中,構成建築的主、被動節能體系,可實現建築的就地發電、用電,從而節省電站電網的能耗,緩解供電壓力。同時,可調節建築採光,中空的絕熱設計能夠減少牆體的熱傳導,從而降低建築能耗。


在農業領域,漢能將薄膜太陽能發電技術應用到種植、養殖、灌溉、病蟲害 、農業機械動力等農業生產的全過程,以及土地荒漠化治理、鹽鹼地改造、生態修復等更廣義的農業領域,形成一個集農業經濟綜合開發、資源高效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等為一體的新型綜合現代農業體系。


在保護水資源方面,漢能的技術和產品充分發揮了“預防作用”,利用太陽能船取代傳統能源動力船,在船隻行駛過程中實現零汙染排放。


漢能:踐行綠色運營理念,推動社會綠色發展

廣東河源華僑城漢牆項目



共同價值:漢能的創新與合作


漢能的成功離不開社會的繁榮。漢能將自身的發展與社會價值緊密相連,以技術創新為主要推動力,為客戶節約生產成本,創造經濟價值;幫助供應商提升管理水準和能力,增強供應商在行業的競爭力;為經銷商創造就業機會,促成生態圈的良性循環。


漢能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稱號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在北京、四川、江蘇、美國硅谷、德國、瑞典等地設有八個研發中心,建立了由國內外半導體和光伏產業頂級科學家領銜、以歸國中青年科學家為骨幹的全球化研發團隊。


而薄膜化、柔性化是光伏產業發展的未來和總趨勢。正是基於這個重要的戰略判斷,自2010年起,漢能組織專家篩選了海外多家薄膜發電企業進行全球技術整合,先後併購了德國Solibro、美國MiaSolé、Golal Solar Energy和Alta Devices等擁有世界頂尖薄膜技術的薄膜發電企業,囊括整合了銅銦鎵硒(CIGS)、砷化鎵(GaAs)、高效硅異質結等完整的薄膜技術路線,不斷走向國際,成為全球性跨國清潔能源企業。


對創新的追求,使得漢能在科研方面碩果累累,在銅銦鎵硒、砷化鎵、高效硅異質結等技術上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各技術路線的研發和量產效率再創新高。


截至2019年10月,漢能MiaSolé多元素濺射法CIGS電池研發轉換效率20.56%,大面積組件轉換效率達到了17.44%,創下大面積柔性CIGS組件效率最新世界紀錄;高效硅異質結電池(“SHJ技術”)冠軍電池片全面積光電轉換效率達到24.85%,為新的世界紀錄;GSE共蒸發法CIGS電池研發轉換效率18.7%,量產冠軍組件轉換效率達到16.2%;Alta Devices砷化鎵雙結電池最高轉換率達到31.6%,單結電池轉換效率達到29.1%;Solibro大面積玻璃有效面積效率達到18.72%。


不僅如此,漢能在薄膜太陽能領域提前佈局,通過全球技術併購和整合,掌握了全球領先的銅銦鎵硒技術和砷化鎵技術,並將這些海外先進技術逐漸引入國內,讓我國真正擁有了世界領先的薄膜太陽能技術,實現我國太陽能核心技術的跨越式發展。


在過去的幾年中,漢能積極通過參與組織行業展會、主辦行業論壇、參與科技年會等方式,促進整個行業的交流,推進行業水準的提升。


漢能:踐行綠色運營理念,推動社會綠色發展

薄膜太陽能農業大棚


光伏扶貧:漢能的公益之道


漢能積極回應國家能源局和國務院扶貧辦兩部委牽頭實施“光伏扶貧”政策方案,貫徹落實國家扶貧開發方針,研究光伏政策,制定區域扶貧策略,探索有漢能特色的、可持續的光伏扶貧之路。


光伏扶貧的目的是用太陽能發電收益,為貧困戶創收,一次性投資,連續25年收益,從根本上扭轉貧困戶年年貧、月月窮的現狀。考慮到光伏扶貧的市場主要在農村,且大部分客戶是普通居民,對電氣專業知識的瞭解僅停留在安裝人員的簡單講解層面,因此在扶貧電站的後續運行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風險。漢能不僅根據各地區的屋頂狀況,加強安裝設計、技術和品質監督管理,還對貧困戶進行安全用電宣傳,對電站進行安全檢查,以保證貧困戶安全地獲得長期穩定的收益。


2017年,藉助先進的薄膜太陽能技術及產品優勢,漢能開發了30餘個光伏扶貧項目,足跡遍佈黑龍江省、吉林省、陝西省、山西省、湖北省等多個省份縣市。這些項目每年可以發電約1.8億度,節約標準煤7.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7.8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0.54萬噸,減少氮氧化合物排放0.3萬噸,減少粉塵汙染4.8萬噸。


漢能開發的“造血式”扶貧,充分利用了農村貧困戶的土地資源,實現了扶貧開發由“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的轉變,真正幫助當地貧困群眾實現精準脫貧,為數十個地區村鎮、數萬人帶來經濟收益,助力脫貧攻堅、精準扶貧,織出一張張科技、智慧、創新、綠色的光伏之網。


2018年,漢能繼續響應光伏扶貧國家項目,充分利用農村貧困戶的土地資源,助力實現精準脫貧。參與光伏扶貧的貧困戶可以得到太陽能發電設備的擁有權,同時獲得除自用電力之外部分電力上網產生的經濟收益。在東北,漢能完成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勃利縣光伏扶貧項目21個村的光伏系統安裝,並已正常併網發電,為每戶貧困戶帶來每年約數千元的收益,切實幫助實現整村脫貧。在河南,漢能在信陽市光山縣與當地合作伙伴完成信陽地區首個光伏扶貧國家項目,幫助區域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致富。


2018年1月,時任全國政協委員的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通過《人民日報》呼籲“光伏扶貧要做成良心工程”。他結合當時光伏扶貧項目存在的諸多問題,建議優化選址、保證質量、規範運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