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目錄談判揭曉,除了97個藥品名稱,你還應該知道這些

150個藥品參與談判,97個成功,包括22個抗癌藥、7個罕見病用藥、14個慢性病用藥和4個兒童用藥。

70個新增藥品平均降價60.7%,27個續約藥品平均降價也達到26.4%。

抗癌新藥PD-1抑制劑僅信達入圍,單價下降64%,如果取消促銷活動,全年費用下降42%,低至10萬以內。

全球藥王修美樂入局,雖然全年降價83%,但只要能因此佔領3%的市場份額,就能成為中國最暢銷的藥物。

12個國產重大創新藥品談成了8個,釋放出高層支持創新藥的明確信號。


醫保目錄談判揭曉,除了97個藥品名稱,你還應該知道這些

△發佈會現場。吳靖攝。


有可能是今年醫藥圈的最後一個重磅消息,業界期盼已久的2019國家醫保談判藥品名單今天正式公佈。

健聞君從發佈會現場瞭解到,參與此次談判的150個藥品中,共有97個談判成功。其中,119個新增藥品中,有70個談判成功,包括52個西藥和18箇中成藥。抗癌神藥PD-1抑制劑,4箇中只有信達生物的信迪利單抗成功入圍。31個續約藥品中,有27個談判成功。


本次談判首次嘗試引入了價格保密的做法,對部分藥品的成交價格承諾官方不對社會公開。從總體數據上看,70個新增藥品平均降價60.7%,27個續約藥品平均降價也達到26.4%。如果再算上醫保報銷部分,保守估計,患者個人負擔水平降幅超過80%,個別藥品降幅超過95%。


今天下午,央視新聞傳出的一段視頻,可以窺見談判過程中砍價的激烈。


視頻最後藥企報價4.4,專家說:“4太多,中國人覺得難聽,再降4分錢,4.36,行不行?”藥企:“好!”


有人形容這是一段“靈魂砍價”,不過,健聞君認為,視頻中真正的靈魂是這一句:中國有多少人口?我們是整個國家來跟你進行談判。


醫保目錄談判揭曉,除了97個藥品名稱,你還應該知道這些


這一句話也是本次談判的靈魂,並傳遞出醫保未來的信號:挾人口規模以令藥企。從本次目錄和這個視頻,可以看出未來醫保的趨勢是覆蓋儘可能多的領域,並以市場規模要求藥企降價。


97個談判成功藥品全部納入乙類目錄


今天上午,健聞君是帶著多位企業朋友和患者朋友的疑惑來到發佈會現場的。

儘管今天就正式公佈談判目錄了,但是這些朋友們像熱鍋上的螞蟻,紛紛發來訊息希望獲得最快最新的消息,這其中以未參與談判的PD-1企業和罕見病患者為主。

“我聽說只有信達進了,降幅多少啊?”“信達的PD-1價格哪裡會公佈?”所有的這些最新消息將會讓這些競爭性企業在最短時間內調整市場策略和佈局。

進入現場,健聞君早早地發現,推出PD-1抑制劑的企業中,只有信達生物坐在了企業代表的發言區。另一位企業代表,則是諾華腫瘤(中國)的市場準入部負責人。


97個談判成功的藥品全部納入目錄乙類藥品範圍。至此,2019年《國家基本醫保藥品目錄》的藥品總數確定為2709個,相比2017年的目錄,增加了64個。


醫保目錄談判揭曉,除了97個藥品名稱,你還應該知道這些


從重點談判領域的數量來看,共有22個抗癌藥、7個罕見病用藥、14個慢性病(含糖尿病、乙肝、風溼性關節炎)用藥和4個兒童用藥談成成功。其中,慢性病用藥談判成果顯著,三種丙肝治療用藥降幅平均在85%以上,腫瘤、糖尿病等治療用藥的降幅平均在65%左右。

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談判成功的藥品多為近年來新上市且具有較高臨床價值的藥品,涉及癌症、罕見病、肝炎、糖尿病、耐多藥結核、風溼免疫、心腦血管、消化等10餘個臨床治療領域,目錄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


而健聞君此前獲悉,醫保局此次為所有談判藥品劃了150億左右的醫保基金預算,最終分配給談判成功的藥品。


參與談判的新藥中,中成藥成功率超高,19個藥品談成18個,而100個西藥中,只有52個成功。


11月11日-13日談判期間,健聞君在談判會場門外就聽說,本次降價最狠的就是中藥注射劑。今年政策風向轉變,省級醫保目錄再無增補權限,在自費市場沒有競爭力、常年依賴各地醫保市場獲益的藥企,無論要自降多少身價,也要抓住這次唯一能進國家醫保的機會,而巨大的代價就是利潤不再可觀。


健聞君此前曾報道,2017年談判到期的36個品種,有5個品種的醫保基金使用沒有超過預算,期間有仿製藥上市,所以按照當時談判的價格自動進入了2019版常規目錄。而剩下的31個續約品種在此次談判中,有27個品種談判成功,剩下的4個品種被踢出目錄。


醫保目錄談判揭曉,除了97個藥品名稱,你還應該知道這些


PD-1僅信達入局,降價64%

在此次醫保談判中,最受關注的產品莫過於抗癌新藥PD-1抑制劑。我國每年新增腫瘤病人將近400萬,PD-1抑制劑市場相當巨大。目前,國內PD-1獲批的格局分別是默沙東、百時美施貴寶以及君實生物、信達製藥、恆瑞醫藥共五家企業的PD-1抑制劑在售。除了恆瑞獲批時間稍晚無緣本次機會外,其它4家都在半個月前參與了談判。


高價抗癌藥要不要進醫保,此前有過爭議,“用200個人的看病錢給一個人吃抗癌藥,公平嗎?”4款PD-1能進幾個,和醫保局對這一類高價抗癌新藥的態度息息相關。從結果來看,醫保局的態度仍然較為謹慎。

一位業內人士向八點健聞表示,信達製藥的信迪利單抗能夠入圍一定是企業鐵了心大幅降價的結果。從市場行情來看,信達生物面臨的競爭最為激烈,在自費市場,由於同樣獲批了難治型經典霍奇金淋巴瘤的適應證,信達既要和銷售能力極強的恆瑞醫藥抗衡,又要直面百濟神州的衝擊,壓力不言而喻。趁著另兩個對手還沒有談判資格的時候,搶先進入醫保是最佳策略。

當然,信迪利單抗的小適應證,也決定了其對醫保基金壓力不大,加上藥企自身降價意願強烈,入圍也在情理之中。


信迪利單抗於2018年12月27日獲批,此前定價為7838元/100mg,三週用一次藥,每次200mg,推出“3+2”活動,折算下來,一年治療費用為16.7萬左右。

醫保目錄談判揭曉,除了97個藥品名稱,你還應該知道這些


本次醫保支付價降為2843元/100mg,單價降幅64%,但如果不考慮“3+2”活動,那麼一年總費用為96662元(按每次200mg,每年用藥17次計算),下降42%。


有意思的是,信達董事長俞德超2017年在接受央視採訪時,曾經說信達PD-1抑制劑一年用藥費用會在10萬元人民幣以內。

默沙東的K藥和BMS的O藥都沒能進入醫保,對廣大患者來說,確實是有些遺憾,畢竟這是適應證最廣的兩款PD-1。有專業人士分析,這或許和兩家海外企業的全球價格體系有關。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已經多次批評本國藥企在美國賣得貴,在國外賣得便宜,變相補貼全球。基於這個大背景,兩家藥企都沒有給出足夠的降價幅度而被拒之門外,也算是情理之中。

從另一方面來看,此次醫保局也確實給了國產新藥很大的支持。12個國產重大創新藥品談成了8個,其中很多都是2018年獲批上市,包括信迪利單抗。這些新上市的藥品被迅速納入目錄,釋放出高層支持創新藥的明確信號。


全球藥王修美樂入局,綜合降價83%


明星藥中,艾伯維的修美樂(阿達木單抗)也成功進入醫保名單。

修美樂是全球藥王,自2002年上市以來,它已連續7年位居全球最暢銷藥物榜單首位,2018年全球銷售額高達205億美元。儘管封為“藥王”,但它在中國的市場滲透率一直不高。2018年,修美樂在中國樣本公立醫院的銷售額僅有2120萬元。據此推算,修美樂在國內的銷售額很可能不到全球銷售總額的1%。

一方面,是因為修美樂在國內獲批的適應症極少,至今只有4個,分別為類風溼、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和多關節型幼年特發性關節炎。另一方面,修美樂的高昂價格也讓不少中國患者望而卻步。2018年,修美樂在中國的中位中標價為每支7586元,一年費用高達20萬。


醫保目錄談判揭曉,除了97個藥品名稱,你還應該知道這些


近年來,由於同類藥物的不斷出現,昔日藥王也顯露疲態。根據艾伯維財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修美樂連續多年的增長勢頭出現拐點,營收總額下降了3.2%,其中,國際市場更是拖了後腿,大幅下滑31.8%。

僅從中國來看,國產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的在研企業共有28家,除了百奧泰出品的國內首款修美樂生物類似藥格樂立外,另外還有4家企業已經提交上市申請。面對如此多的競爭對手,即便是蟬聯了7屆的長跑冠軍,也不得不再度加快腳步。

今年5月,修美樂主動降價,將阿達木單抗注射液的掛網價格從每支7641元降到3160元,降幅高達60%,此舉也被外界視為修美樂在為衝擊中國醫保目錄做鋪墊。果不其然,在這次的醫保談判中,修美樂再降60%,每支價格為1290元,順利中標。綜合兩次降價,修美樂的累計降幅達到83%。

如此降幅,也引得業內譁然,這意味著原研藥老大哥的價格已經打到了比仿製藥小弟更低的地板價。一位長期關注仿製藥市場的專家向八點健聞表示,如此一來,初出茅廬的百奧泰的日子怕是不會太好過,其它在研的20多家企業同樣會遭受毀滅性的打擊。

另一方面,憑藉著殺入中國醫保目錄這一優勢,修美樂有望重新迎來爆發。中國類風溼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和斑塊狀銀屑病的患者總數相加超過1500萬人,按照現在的談判價格,一年3萬塊來算,即便只增加了1%的患者,市場規模就將達到45億元。如果增加了3%的患者,市場規模為135億元。

這個數字將超過2018年中國內地銷售收入最高的藥王——阿託伐他丁(立普妥,降血脂藥物,銷售額130億元),2011年之前,立普妥是全球最暢銷的藥物。


醫保目錄談判揭曉,除了97個藥品名稱,你還應該知道這些


3款進口丙肝藥價格保密,預計降幅85%


丙肝藥是另一種備受關注的藥物。


中國每年新增超過40萬肝癌患者,五年生存率低於20%,甚至是接近10%。歌手臧天朔、演員傅彪、詩人汪國真等等都是因肝癌去世。


肝癌的源頭之一是丙肝,中國慢性丙肝病毒感染者大約在760萬至1000萬人之間。


2011年最新的全口服直接抗病毒藥物(DAA)方案在美國上市,丙肝治療開啟一個新時代,臨床治癒接近100%。一種預測認為,到2036年,丙肝將在美國成為罕見病。


然而,“神藥”的缺點就是貴。以吉利德的吉三代索磷布韋維帕他韋(丙通沙)為例,服藥12周,費用69000元,由於沒有納入醫保,高昂的價格令眾多丙肝患者望而卻步。

健聞君獲悉,丙肝新藥是此次唯一採用競標性談判的藥品,最終6箇中3個談判成功,分別是吉利德公司的來迪派韋索磷布韋(吉二代)、索磷布韋維帕他韋(吉三代)和默沙東的艾爾巴韋格拉瑞韋。


醫保目錄談判揭曉,除了97個藥品名稱,你還應該知道這些

此次擬談判名單中的六個丙肝藥物療效顯著、治療效果相當,但價格昂貴,“完全依靠藥物經濟學測算和常規准入,難以將價格降至合理範圍”,參與丙肝藥物現場談判的專家林崧解釋,並透露了此次競標性談判的更多細節:上述丙肝新藥一個療程就能夠達到較好的治癒率,所以企業在報價時是按照一個療程進行打包報價,價格最低的兩個藥品進入醫保目錄。醫保局也承諾,2年內不再納入新的同類藥品。

11月13日上午是丙肝新藥的談判時間,但據瞭解,吉三代臨時退出競爭性談判,參與到下午的比價談判,因企業降價幅度足夠高,所以吉三代通過比價談判的方式也進入到醫保目錄中。

整體來看,三款進口丙肝藥的平均降幅達到 85%以上,但價格尚未公佈。


談判成功的這三款治療丙肝的藥物均為口服藥物,優點在於不需要聯合用藥,也不需要注射給藥。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福生說,丙肝藥物進入醫保後,有幾個特點:“服用方便、療程較短、安全有效、治癒率高,價格合理”。


罕見病特效藥:每進一個都是突破


健聞君較為關注罕見病用藥進談判目錄的情況。全世界已知的罕見病約有7000種,其中只有約6%的疾病有藥可治。而每一種罕見病藥物,都非常昂貴。


今年8月,曾經見到一位剛出生45天的女孩,她是I型SMA(脊髓性肌萎縮症)患者,如果不用藥,很可能在2歲前去世。而能夠治療她的新特效藥,一針需要70萬人民幣左右。


罕見病用藥進醫保與否,直接體現醫保局對罕見病群體的實際關注度。

醫保局在擬談判名單中將好一些罕見病用藥都納入其中,包括治療肺動脈高壓用藥以及多發性硬化症用藥。


醫保目錄談判揭曉,除了97個藥品名稱,你還應該知道這些


比如,這次醫保局把拜耳的萬他維納入談判名單。從患者角度來看,萬他維有其特殊性。它是首個用於治療肺動脈高壓的可吸入性藥物,於2006年獲批進口,是國內為數不多的治療肺動脈高壓的一線藥物,被中華慈善總會描述為“能起到不可替代作用”。從患者負擔來講,萬他維是國內獲批上市治療肺動脈高壓的4個進口藥品中最貴的,每年至少需要近60萬人民幣。慈善贈藥後,每年價格大約在6萬6。

但從企業角度來看,萬他維一直是拜耳的賠錢產品,拜耳主要靠其他產品維持萬他維在中國的市場。根據中華慈善總會官網顯示,萬他維在2008年進入援助項目後,到2018年底,這10年間,援助患者總人數實際不足1000人,實際上4年前拜耳宣佈萬他維準備退出中國市場,但後來因患者呼籲、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後又留了下來。

本次醫保談判萬他維最終沒有入局,價格並未談攏。醫保局有心,但現實殘酷,對企業來說,若降價太多,萬他維產品的虧損將更多,據瞭解,其光準備談判的資料,企業前期就已經花了30萬左右,而每年萬他維產品的銷售額也不過近百萬。

不過,這次有四款治療肺動脈高壓的藥物被納入醫保目錄中,改變了醫保目錄在肺動脈高壓治療中無藥可用的現狀。


醫保目錄談判揭曉,除了97個藥品名稱,你還應該知道這些

其中一款是強生的波生坦片,波生坦片原本是愛可泰隆的核心產品, 2006年打入中國市場。而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全國肺動脈高壓患者中使用波生坦的人數大約只有7000人左右,並且一直處於每年上千萬元的虧損狀態,再加上波生坦自2016年起在中國專利過期,2016年1月1日起將波生坦價格從每盒19980萬調整至每盒3996元,降幅高達80%,一年花費5萬多人民幣。

波生坦片2017年也被納入談判,但談判沒有成功,後來被強生收購,今年再次被納入醫保談判,談判成功,不過價格依然保密。


除了肺動脈高壓藥物,另外還有3種罕見病藥物本次也進入了目錄。


健聞君此前採訪中獲悉,國家醫保局明年有望開展罕見病特效藥專項准入談判工作。也就是說,更多的罕見病高價特效藥將通過國家談判的形式,降價進入醫保目錄中。



吳靖|撰稿

毛曉瓊|撰稿

吳曄婷|製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