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汽集團:在創新“造血”中逐步由價格驅動向產品驅動轉型

“2019年是中國重汽集團不平凡的一年,也是非常熱鬧的一年。”山東重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國重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譚旭光在11月24日舉行的中國重汽2020年商務大會上如是說。

中國重汽集團:在創新“造血”中逐步由價格驅動向產品驅動轉型

據瞭解,2019年是譚旭光到中國重汽集團任職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重汽集團進行大刀闊斧改革的一年。在建立“幹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薪酬能高能低”的人事制度,通過公開競聘、優勝劣汰形成幹部年輕化、知識化、國際化的團隊後,譚旭光還提出了“不爭第一就是在混”的激情文化和“一天當兩天半用”的效率文化,統一了所有幹部職工的思想,全面推進主輔分離改革,精幹主業,剝離輔業。

據悉,中國重汽集團於2019年把降本增效納入管理體系,建立了以財務為中心,強化預算管控,各項費用大幅降低。僅在採購成本上實現公開透明的陽光采購一項,中國重汽集團一年的接待費就節省了6000萬,礦泉水和快遞公開招標後成本也降低了25%至40%。通過降低成本,中國重汽集團進一步強化了對市場的開拓和研發投入,聘請國際知名公司諮詢,啟動正向開發體系建設,加快人才引進。

對於企業來說,產品是一切業績的基礎,中國重汽集團在創新“造血”中正逐步實現由價格驅動向產品驅動轉型。譚旭光表示,從今年二季度起,中國重汽集團集中火力對產品進行整頓,全面梳理產品,分多個小組進入市場,集中研究“造血”功能;從今年開始,連續5年引進5000名全國優秀人才,今年的1000人已經到位。同時,他還強調:“我們都要緊貼市場,派出由集團高層帶隊的15個調研組趕赴市場一線調研,與渠道和終端客戶深入溝通,瞭解真實訴求和突出問題,營銷總部和一線之間建立高效的信息反饋、溝通渠道、快速響應市場變化,任何人不得和市場較勁,這決定著中國重汽未來能否發展。”

此外,中國重汽集團還在考核獎勵、精細管理、資源優勢、網絡營銷、親人服務方面做了全面部署並提出,全系列商用車2025年前實現銷售60萬輛的戰略願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