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訪古 “小南海”觀音堂

汝州訪古      “小南海”觀音堂

汝州訪古 “小南海”觀音堂

劉孟博/文

陳素貞/攝影

觀音堂俗稱“小南海”,位於汝州市區東北五十里許,大峪鎮邢窯村紫雲山西麓,省級地質公園紫雲山風景區內。觀音堂所在地自然環境優美,“其懸崖峭壁,峰巒巉巗,松柏茂密,山環石衛,中間清泉長流,潺潺滌俗,真堪稱明心見性勝區也”。清道光廿年《直隸汝州全志》中所說的“形如圍屏,壁立千仞,松竹蓊鬱,有水環抱其前,如玉帶。”可謂真實不虛,而傳說中的地質奇觀“石哼”,則更使其增加了神秘色彩。

汝州訪古      “小南海”觀音堂

觀音堂歷史悠久,是豫西地區著名的佛教聖地,因民間傳說此地為“小南海”,觀世音菩薩曾駕雲來此修行,所以汝州及郟縣、登封、禹州等周邊地區的信眾,慕名前來進香朝聖者絡繹不絕。每年農曆二月十九及六月十九的三天廟會,更是人山人海,盛況空前,其間前來朝拜的遠近香客達數萬之多。

汝州訪古      “小南海”觀音堂

觀音堂做為觀音道場由來已久,明正德《汝州志》卷四記載,“東觀音堂,在州東北五十里,宋天聖(1023年-1032年)年間建。”查史料可知,天聖為北宋仁宗年號,宋仁宗是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1063年在位),在位期間,宋朝進入鼎盛時期,舉國上下崇佛之風氛圍濃厚,結合觀音堂現存碑文及雲錦柏樹齡來看,觀音建於宋代不無可能。明弘治五年進士王預撰寫的《重修觀音堂記》,則對觀音堂的創建及發展有這詳細的敘述。“……山麓有潭,觱沸不涸,先時遇歲旱,屢祈之每著靈感,國異之,曰:“龍潭”,檻龍王祠,觀音堂各一區於左右。蓋自我太祖高皇帝御極之初已有之,無碑記可考其所,自而寺囙以名為……”。通過這段文字可以得知,早在明代以前觀音堂的泉水就已聲名遠播,因其逢旱不減,遇澇不增,從未斷流,使人感到驚奇,每逢天氣乾旱,前來祈雨均有應驗,被人奉為“龍潭”,隨後便在“龍潭”兩側建造龍王祠及觀音堂各一所。

汝州訪古      “小南海”觀音堂

觀音堂在明代以前,僅為山間小廟,規模很小,明正統年間(1436年~1449年)鄉民焦茂認為觀音堂及龍王祠太過狹隘,曾集資對其進行了擴建。焦茂之子受父親影響,自幼出家為僧,法號清智,年幼的清智在研習佛法的同時,時刻不忘父親擴建觀音堂的願望,成化八年(1472年)清智經僧正司及州衙的任命,前往觀音堂擔任主持。精通“望氣術”的清智來到觀音堂後,使觀音堂聲名鵲起,社會各界信眾樂捐供奉不斷,觀音堂也隨之規模不斷擴大,初具寺院規模,享譽一方的觀音道場得以奠定。

汝州訪古      “小南海”觀音堂

明代末年社會動亂,戰火紛飛,地處深山的觀音堂受到流寇侵襲,殿宇塑像毀壞大半,昔日香火鼎盛的場景不復存在,清康熙十二年《重修觀音殿佛殿地藏王殿伽藍殿暨金繪神像添安門窓碑記》中描述到:“風雨飄颻,殿宇傾危,因而神像橆色,凡遠近社眾謁祠者,不禁目觀而心”。康熙三十一年,出家陳州(淮陽)趙廟伏魔庵的臨濟僧人通耀、通喜雲遊汝州,見觀音堂神前香菸將斷,便住錫與此,意欲重興觀音道場。二人定居觀音堂後,農禪並重,重振臨濟禪風,擴充寺宇,傳授禪法,沉寂多年的觀音堂再次得到中興。

汝州訪古      “小南海”觀音堂

觀音堂自通耀、通喜及徒心慧主持以來,寺產日益增多,後經地方官府認證,東至分水嶺,西至石板河,南至五百步坡底,北至沙骨堆的大片山林及土地均屬觀音堂所有,此外信眾佈施散處它地的香火地亦有數十畝之多。通耀、通喜來到觀音堂後,以子孫叢林形式延續法脈,至解放前僅二百多年間, 共下傳心、源、廣、續、本、覺、昌、隆、能、仁、聖、果十二代。

汝州訪古      “小南海”觀音堂

觀音堂自清初中興以來,寺中殿宇屢有重修,至解放前基本保存完好,共有三進院落,房屋三十多間。1950年農曆三月初三,最後一任方丈釋仁貴圓寂後,院中剩餘十餘名僧人逐漸還俗離去,沒有僧人居住的觀音堂,進入無人管理的狀態。成立紫雲山林場後,雖有護林人員在此居住,然而由於年久失修,至上世紀八十年代,觀音堂院中除地藏殿尚存外,其他殿宇悉數坍塌。改革開放後,開放宗教政策,觀音堂恢復香火,1993年1月1日焦溝居民焦建英先生與汝州市風穴林場簽訂承包合同後,決意再次中興觀音道場,經數十載虔誠運作,苦心經營,在十方善信的勷助下,拓寬進山道路,並恢復重建了伽藍殿、中佛殿、觀音殿、祖師堂、皇姑殿等歷史殿宇,使得已有千年歷史的觀音堂,再次以嶄新的面貌屹立在風景秀麗的紫雲山麓。

汝州訪古      “小南海”觀音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