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访古 “小南海”观音堂

汝州访古      “小南海”观音堂

汝州访古 “小南海”观音堂

刘孟博/文

陈素贞/摄影

观音堂俗称“小南海”,位于汝州市区东北五十里许,大峪镇邢窑村紫云山西麓,省级地质公园紫云山风景区内。观音堂所在地自然环境优美,“其悬崖峭壁,峰峦巉巗,松柏茂密,山环石卫,中间清泉长流,潺潺涤俗,真堪称明心见性胜区也”。清道光廿年《直隶汝州全志》中所说的“形如围屏,壁立千仞,松竹蓊郁,有水环抱其前,如玉带。”可谓真实不虚,而传说中的地质奇观“石哼”,则更使其增加了神秘色彩。

汝州访古      “小南海”观音堂

观音堂历史悠久,是豫西地区著名的佛教圣地,因民间传说此地为“小南海”,观世音菩萨曾驾云来此修行,所以汝州及郏县、登封、禹州等周边地区的信众,慕名前来进香朝圣者络绎不绝。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及六月十九的三天庙会,更是人山人海,盛况空前,其间前来朝拜的远近香客达数万之多。

汝州访古      “小南海”观音堂

观音堂做为观音道场由来已久,明正德《汝州志》卷四记载,“东观音堂,在州东北五十里,宋天圣(1023年-1032年)年间建。”查史料可知,天圣为北宋仁宗年号,宋仁宗是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1063年在位),在位期间,宋朝进入鼎盛时期,举国上下崇佛之风氛围浓厚,结合观音堂现存碑文及云锦柏树龄来看,观音建于宋代不无可能。明弘治五年进士王预撰写的《重修观音堂记》,则对观音堂的创建及发展有这详细的叙述。“……山麓有潭,觱沸不涸,先时遇岁旱,屡祈之每着灵感,国异之,曰:“龙潭”,槛龙王祠,观音堂各一区于左右。盖自我太祖高皇帝御极之初已有之,无碑记可考其所,自而寺囙以名为……”。通过这段文字可以得知,早在明代以前观音堂的泉水就已声名远播,因其逢旱不减,遇涝不增,从未断流,使人感到惊奇,每逢天气干旱,前来祈雨均有应验,被人奉为“龙潭”,随后便在“龙潭”两侧建造龙王祠及观音堂各一所。

汝州访古      “小南海”观音堂

观音堂在明代以前,仅为山间小庙,规模很小,明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乡民焦茂认为观音堂及龙王祠太过狭隘,曾集资对其进行了扩建。焦茂之子受父亲影响,自幼出家为僧,法号清智,年幼的清智在研习佛法的同时,时刻不忘父亲扩建观音堂的愿望,成化八年(1472年)清智经僧正司及州衙的任命,前往观音堂担任主持。精通“望气术”的清智来到观音堂后,使观音堂声名鹊起,社会各界信众乐捐供奉不断,观音堂也随之规模不断扩大,初具寺院规模,享誉一方的观音道场得以奠定。

汝州访古      “小南海”观音堂

明代末年社会动乱,战火纷飞,地处深山的观音堂受到流寇侵袭,殿宇塑像毁坏大半,昔日香火鼎盛的场景不复存在,清康熙十二年《重修观音殿佛殿地藏王殿伽蓝殿暨金绘神像添安门窓碑记》中描述到:“风雨飘飖,殿宇倾危,因而神像橆色,凡远近社众谒祠者,不禁目观而心”。康熙三十一年,出家陈州(淮阳)赵庙伏魔庵的临济僧人通耀、通喜云游汝州,见观音堂神前香烟将断,便住锡与此,意欲重兴观音道场。二人定居观音堂后,农禅并重,重振临济禅风,扩充寺宇,传授禅法,沉寂多年的观音堂再次得到中兴。

汝州访古      “小南海”观音堂

观音堂自通耀、通喜及徒心慧主持以来,寺产日益增多,后经地方官府认证,东至分水岭,西至石板河,南至五百步坡底,北至沙骨堆的大片山林及土地均属观音堂所有,此外信众布施散处它地的香火地亦有数十亩之多。通耀、通喜来到观音堂后,以子孙丛林形式延续法脉,至解放前仅二百多年间, 共下传心、源、广、续、本、觉、昌、隆、能、仁、圣、果十二代。

汝州访古      “小南海”观音堂

观音堂自清初中兴以来,寺中殿宇屡有重修,至解放前基本保存完好,共有三进院落,房屋三十多间。1950年农历三月初三,最后一任方丈释仁贵圆寂后,院中剩余十余名僧人逐渐还俗离去,没有僧人居住的观音堂,进入无人管理的状态。成立紫云山林场后,虽有护林人员在此居住,然而由于年久失修,至上世纪八十年代,观音堂院中除地藏殿尚存外,其他殿宇悉数坍塌。改革开放后,开放宗教政策,观音堂恢复香火,1993年1月1日焦沟居民焦建英先生与汝州市风穴林场签订承包合同后,决意再次中兴观音道场,经数十载虔诚运作,苦心经营,在十方善信的勷助下,拓宽进山道路,并恢复重建了伽蓝殿、中佛殿、观音殿、祖师堂、皇姑殿等历史殿宇,使得已有千年历史的观音堂,再次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风景秀丽的紫云山麓。

汝州访古      “小南海”观音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