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年輕時犯了一個錯誤,就是認為,“苦難,能賣了最好”

稻盛和夫:年輕時犯了一個錯誤,就是認為,“苦難,能賣了最好”

“極度”認真的工作能扭轉人生,話雖這麼說,但據稻盛和夫先生講他本人原本也不是一個熱愛勞動的人,而且曾經一度認為,在勞動中要遭受的苦難考驗簡直是非常難以接受的事。

在稻盛先生的孩提時代,父母常用鹿兒島方言教導他說:“年輕時的苦難,出錢也該買。

那時的小稻盛還只是一個不知輕重、出言不遜的孩子。每當這時,他總是反駁道:“苦難?能賣了的最好。”

通過辛勤的勞動可以磨鍊自身的品格,可以修身養性,這樣的道德說教,稻盛也同現在大多數年輕人一樣,曾不屑一顧。但是,稻盛從大學畢業後,就在京都一家瀕臨破產的企業“松風工業”就職。不久,這個年輕人的這種淺薄幼稚的想法就被現實徹底地粉碎了。

稻盛和夫:年輕時犯了一個錯誤,就是認為,“苦難,能賣了最好”

松風工業是一家制造絕緣瓷瓶的企業,原本在日本行業內是頗具代表性的優秀企業之一。但在稻盛入社時早已經面目全非,遲發工資是家常便飯,公司已經走到了瀕臨倒閉的懸崖邊緣。

當時的松風工業狀況相當不佳:業主家族內訌頻繁不斷,勞資爭議不絕於耳。有一次稻盛去附近的商店購物時,店老闆用同情的口氣對他說:“你怎麼來這兒了?在那樣的破企業工作,以後找不上老婆啊!”

很自然,與稻盛同期入社的員工,一進公司就覺得“這樣的公司令人討厭,我們理應有更好的去處”。於是,大家一聚到一塊兒時就牢騷不斷。

當時正處於日本的經濟蕭條時期,稻盛也是靠老師的介紹才好不容易進了松風工業,原本應心懷感激之情,情理上就不應該說抱怨公司的話了。然而,當時的稻盛年少氣盛、心性高傲,早把介紹人的恩義拋在腦後,儘管自己對公司還沒作出過任何貢獻,但牢騷話卻比別人還要多。

稻盛入公司還不到一年,同期加入公司的大學生們就相繼辭職離開了,最後留在這家破公司的除了稻盛之外,只剩一位九州天草出身的京都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兩個人商量過後,決定去報考自衛隊幹部候補生學校,結果兩個人都考上了。

但入學需要戶口簿的複印件,於是稻盛寫信給在鹿兒島老家的哥哥,請他寄來複印件,但等了好久毫無音訊。結果是稻盛的那位同事一個人進了幹部候補生學校。

稻盛和夫:年輕時犯了一個錯誤,就是認為,“苦難,能賣了最好”

年輕時的稻盛和夫

後來稻盛才知道,老家不肯寄出戶口簿複印件給他,是因為當時他的哥哥非常惱火:“家裡節衣縮食把你送入大學,多虧老師介紹才進了京都的公司,結果不到半年你就忍受不住要辭職?真是一個忘恩負義的傢伙。”哥哥氣憤之餘拒絕寄送出複印件。

最後,只剩稻盛一個人留在了這個破敗的公司,他非常的苦惱。

那時候的稻盛想,辭職轉行到新的崗位也未必一定成功。有的人辭職後或許人生變得更精彩了,但也有人的人生卻變得更加悽慘了。有的人留在公司,繼續努力奮鬥,取得了成功,人生很美好;也有人雖然留任了,而且也努力工作,但人生還是很不如意。所以各種情況都因人而異吧。

究竟離開公司,還是留在公司,哪個選擇才是正確的呢?煩惱過後的稻盛作了一個決斷。

而正是這個決斷迎來了稻盛的“人生轉折”。

稻盛和夫:年輕時犯了一個錯誤,就是認為,“苦難,能賣了最好”

只剩他一個人獨自留在這個衰敗的企業了,被逼到了這一步,他反而感到清醒了。“要辭職離開公司,總得有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吧,只是因為感覺不滿就辭職,那麼今後的人生也未必會一帆風順吧。”當時,稻盛還沒有找到一個必須辭職的充分理由,所以他決定:先埋頭努力工作。

不再發牢騷、說怪話,稻盛把心思都集中到自己當前的本職工作中來,聚精會神,全力以赴。這時候的稻盛才開始發自內心並用格鬥的氣魄,以認真的、誠實的態度面對自己的本職工作。

在這家公司裡,稻盛的任務是研究當前最尖端的新型陶瓷材料。他把鍋碗瓢盆生活用具都搬進了實驗室,住在那裡,不分晝夜,廢寢忘食,全身心地投入了研究工作。

這種“極度認真”的忘我工作狀態,從旁人看來,便有一種悲壯的色彩。

當然,因為是最尖端的研究,像拉馬車的馬匹一樣,光用蠻力是不夠的。稻盛訂購了刊載有關新型陶瓷最新論文的美國專業雜誌,一邊查閱辭典一邊閱讀,還到圖書館借閱有關的專業書籍。稻盛往往都是在下班後的夜間以及休息日抓緊時間,如飢如渴地學習、研究。

在這樣拼命努力的過程中,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

稻盛大學的專業是有機化學。只在畢業前為了求職,突擊學了一點無機化學。可是當時,在他還是一個25歲都不到的毛頭小夥子的時候,居然一次又一次取得了出色的研究成果,成為無機化學領域裡初露鋒芒的新星。這全都得益於稻盛的重要決定:專心投入工作。

稻盛和夫:年輕時犯了一個錯誤,就是認為,“苦難,能賣了最好”

與此同時,進公司後打算要辭職的念頭,以及“自己的人生將會怎樣”之類的迷茫和煩惱,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了。不僅如此,稻盛甚至產生了“工作太有意思了,太有趣了,簡直不知如何形容才好”的感覺。這時候,原本的辛苦不再被當做辛苦,他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周圍人們對他的好評也越來越多。

在這之前,稻盛的人生可以說是連續的苦難和挫折。而從此以後,不知不覺中,他的人生產生了根本的轉變,步入了良性循環。

所謂困難,只是一時的。不管在多艱難的環境中,不懈堅持認真地、誠實地工作,能成為一個人人生中重要的轉機。

對有志者來說,困難無非是通往成功之路上的一塊小石頭,對付它的方法,要麼將它踢掉,要麼視而不見,從它身上走過去。成大事者,就需要這種萬古皆在手中的氣魄,唯有如此,困難才不會成為困難,而是通過更高層級的跳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