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外企,私企我都待過,也創過業,告訴你一些我所知道的

我在國企待過,在外企待過,在私企待過,也創過業,給青年朋友們提供一些如何過好自己一生的初淺意見。

人生有該做的事和想做的事。只有把該做的事做好,才能把想做的事做好。

該做的事是把每個年齡段要做的事都必須做好。

一個人20歲左右,剛入社會,就必須去認識更多的人,去學習更多的知識,去接觸更多的新鮮事物,去建立自己有用的價值圈和人脈網。

這樣才能夠幫助你決定自己30多歲應該具體從事哪個行當。

20歲的選擇沒有對錯,就看你在選擇中學到了什麼。

沒有哪家公司一定是最好的,也沒有哪一家公司一定適合你。

大公司技術實力強,資金雄厚,但辦事官僚,靠技術和能力說話;

小公司家庭式的管理模式,辦事靈活,但往往不夠正規,公司的薪水和夢想往往與你不匹配;

國營企業論資排輩,人浮於世,沒有點關係很難出頭;

外資企業工作壓力大,競爭激烈,由於國家的很多優惠政策都已取消,所以外企的日子普遍都不好過。

無論你怎麼選擇沒有一家是完美的公司。

我要告訴你的是,無論你幹哪一項工作,都要以打工的心態來為自己的未來鋪路,為自己要創業做準備。

千萬不要抱著混日子的心態去打工,因為混日子就是混自己。

不要抱著拿多少錢幹多少活的態度去工作,你要考慮的不是每個月掙多少錢,而是要考慮怎麼樣讓自己變得值錢,只有你值錢了,你的工資自然就上去了。

無論你選擇去哪個公司,你要擦亮眼睛看看老闆是什麼人,一個好的老闆,必須有夢想,有願景,有價值觀,有使命感,如果一個公司的老闆是小肚雞腸,鼠目寸光,那你要做的是馬上離開這個公司。

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要把它當成提升和提高自己的絕佳機會,目標只有一個:讓自己變得最優秀。

只有這樣,將來無論到哪裡工作或者創業,早晚都會出人頭地。

如果在20幾歲,你積累了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管理水平,那麼你就應該給自己一個人生定位,要麼你去一個更有發展的公司,要麼你自己去創業。


20幾歲,血氣方剛的年齡,擁有唯我獨尊的勇氣,應該挑戰自己和挑戰那些比你強的人。

別人能當經理,你要問問自己,他憑什麼能當上經理?我為什麼當不上經理?他好在哪?我差在哪?

無論你到哪個公司,千萬不要自己悶頭努力工作,要學會培養自己的好人緣,注重自己影響力和領導力的培養。

不會鼓舞、煽動、忽悠一幫人一起往前衝的人是不能當領導的,無論你將來是去別的公司還是自己創業,影響力和煽動力、吸引力和領導力對你都是非常有用,會讓你走的更高更遠更久。

30歲就應該選擇一個行業把它做透做精,然後用一輩子的時間把它做到極致。

只有你選擇做一個行業的精通者,到40歲你才能做到更高的位置。如果你選擇創業,那一定是這個行業的佼佼者。

40歲能做什麼位置,或者你能創什麼業,都決定了你60歲以後能過上什麼樣的生活。

50歲你到了天命之年,你就要為你的年輕時的選擇而買單,你的事業和財富正在奔向頂峰。

決定你命運的不是天賦和能力,而是你人生的每一步選擇。

你60歲以後的人生,就從你20歲的選擇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