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漲到70,夫妻2人的小店,來自清代的粑粑只賣2.5

豬肉漲到70,夫妻2人的小店,來自清代的粑粑只賣2.5

豬肉漲到70,夫妻2人的小店,來自清代的粑粑只賣2.5

中華之餅,美在雲南,雲南之餅,官渡為最。
在雲南,餅又稱為“粑粑”。雲南一眾粑粑中,官渡粑粑頗為有名。粑粑早在清朝時期就頗具盛名,現如今也是一代老昆明人的記憶。

豬肉漲到70,夫妻2人的小店,來自清代的粑粑只賣2.5

環城東路上有一家正宗官渡麥粑粑,老闆是一對大理夫妻,卻在昆明

專注官渡粑粑十多年。

他們家原先開在官渡古鎮,是當時賣官渡粑粑最早的幾家,老闆還經常和其他同行切磋技藝。

豬肉漲到70,夫妻2人的小店,來自清代的粑粑只賣2.5

現在搬到環城東路也有五六年了。每天七點夫妻倆就開始忙活,揉麵,備料,用最傳統的手藝、最地道的原料,做最傳統的官渡麥粑粑。

豬肉漲到70,夫妻2人的小店,來自清代的粑粑只賣2.5

手藝人有手藝人的堅持。

夫妻倆傲嬌得很,每天的粑粑數量有限,賣完即止。曾經最多一天賣過上千份,還有回頭客一次性就買了八百多份,來晚了連香味都尋不到。

01

<strong>

愛上昆明,從官渡粑粑開始

———————————————


陶振先生說:只是因為一個粑粑,就感受到官渡人的淳樸和善良,也正因如此,愛上昆明從這裡開始。

夫妻倆把官渡麥粑粑做的如此遠近馳名,在麵粉的選擇上,和麵的過程中以及烘烤的火候裡,都藏著大學問。

豬肉漲到70,夫妻2人的小店,來自清代的粑粑只賣2.5

現買原料,自己加工,原料炒香打碎,河南面發麵,晨起的霧氣在一陣忙活中漸漸消散。

揉捏好麵糰後,手圈成圈狀,兜住麵糰,往裡面加入不同的料,料過多面皮容易破,料太少達不到皮薄餡多的效果。

豬肉漲到70,夫妻2人的小店,來自清代的粑粑只賣2.5

和好的麵糰里加入了適量的白糖

,這樣烘烤出的粑粑才是由內而外的香甜。

豬肉漲到70,夫妻2人的小店,來自清代的粑粑只賣2.5

豬肉漲到70,夫妻2人的小店,來自清代的粑粑只賣2.5

一股腦兒攤近平底鍋,就可以等待慢火烤炙後飄出誘人的香。

豬肉漲到70,夫妻2人的小店,來自清代的粑粑只賣2.5

豬肉漲到70,夫妻2人的小店,來自清代的粑粑只賣2.5

還未出鍋,就能聞見飄出的香味,陣陣麥子的清香慢慢溢出,讓人迫不及待想嚐嚐。

豬肉漲到70,夫妻2人的小店,來自清代的粑粑只賣2.5

豬肉漲到70,夫妻2人的小店,來自清代的粑粑只賣2.5

出鍋後的粑粑兩面焦黃,飄香四溢,冒著熱氣,外皮嚼勁十足卻不費力。

02

<strong>

用料實在 價格實在 十多年只漲5毛錢

———————————————


十多年來,粑粑一直只賣2元,隨著物價上漲,近幾個月才漲了5毛錢。

他們家只賣三種口味,胡麻香滑、花生酥脆、豆沙細膩,各有千秋。

豬肉漲到70,夫妻2人的小店,來自清代的粑粑只賣2.5

△胡麻粑粑

雖然目前市面上還有很多創新口味,但胡麻依然是他們家的大賣口味。

豬肉漲到70,夫妻2人的小店,來自清代的粑粑只賣2.5

精細飽滿的胡麻加火幹炒,包在毫無縫隙的麵糰裡,也擋不住那一股香甜。

豬肉漲到70,夫妻2人的小店,來自清代的粑粑只賣2.5

△豆沙粑粑

剛出爐的豆沙粑粑外皮香酥而內在綿軟細膩,撩撥著八方食客的味蕾。

豬肉漲到70,夫妻2人的小店,來自清代的粑粑只賣2.5

△花生粑粑

細碎的花生顆粒與白糖顆粒混合,吃完以後就後悔為什麼沒多買十個!

豬肉漲到70,夫妻2人的小店,來自清代的粑粑只賣2.5

夕陽西下,漸漸變熱的空氣中蘊藏一絲香甜,別有一番溫情的意味。

夫妻倆用自己的勤勞與智慧,善待著一批又一批尋味而來的食客。

一門手藝的生命力,正是對傳統的繼承和昇華,時代在變化,那些舌尖上的美味卻在永恆中流傳。

豬肉漲到70,夫妻2人的小店,來自清代的粑粑只賣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