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板塊出現斷頭鍘?2900點為何這麼難,下週是風險還是機會

醫療板塊出現斷頭鍘?2900點為何這麼難,下週是風險還是機會

我很少盤中出門辦事,週五因為要去看一個朋友,整天都在外面。這可好,週五大跌,不過,也沒有太大影響。不說這些,還是覆盤的,相信大家的心情都很焦躁,我力爭儘快覆盤出來,讓大家有個參考。

一、總體上,下週很敏感

這裡面主要有兩個邏輯,第一個邏輯,只要不放量,底部和頂部的調整都不致命,都會是一個溫和的狀態。對於大盤來說,一定要相信成交量的重要座標作用,尤其是在大盤頂部和底部的時候,只有放量的下跌和上漲才有意義,這代表的市場資金對當下形成了一致判斷;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量能溫和,但漲幅和跌幅巨大,那也是轉向的表現。大家可以自己把上證的走勢拉出來看看,看看重要的時間點和變盤時刻是不是這樣。當下的大盤處在第二種情況,大盤週五這跟陰線是非常傷人的,如果週一再有這麼一根,怕是後面大盤又要下一個臺階。但總得來說,我認為也不是那麼悲觀,這就是第二個邏輯,時間窗口馬上就到。我在《一個時間窗口,兩種資產如何配置》一文裡就明確的說過了11月底之前不會有大的動作,主要原因就是公私募資金要到月底才能完成業績考核,在這之前不會有大規模的買入和賣出(市場信息看,私募的持倉只有52%,是歷史性的低倉位),畢竟辛苦一年了,大家的紅包事關重大。但事物都是相對的,既然11月底前不能動,12月可就要大動作了,況且現在大盤持續調整,如果下週再出現整體性急跌調整,不排除主流資金提前動作。另外,外資在明晟11月26日的最後配置日期到來前後,都不會停止買買買,過去這一週北上資金整整買入了116億,過去的一個月買入了443億,這個速度和數額都是非常可觀的。所以,究竟會怎麼樣,很難說,市場要走出來才知道,預判都是假設,尤其是我們散戶的信息如此不對稱,最終還是要看市場怎麼走。

醫療板塊出現斷頭鍘?2900點為何這麼難,下週是風險還是機會

二、與其抄底醫療,不如看看科技和傳媒

從大勢上來說,市場怎麼走我們要邊走邊看,對於行業的選擇,我認為還是要相對專注。在閱讀我10月份開盤後寫的文章《4季度拒絕追漲,迴歸常識,估值和業績才是王道》後, 一位粉絲提問,大致意思是我未來看好哪些行業?我的原話是:2020年醫療依然有很大的機會,但不是現在,我不會去著急抄底。至於看好什麼行業,看好什麼個股,除了價值本身,還要讓市場說話,我看好哪個不重要,重要的是市場看好哪個,而我恰恰也覆蓋到了他。

這段話兩層意思,第一層,我們看好哪個板塊不重要,重要的是市場看好哪個板塊和行業,這段話是我全職這一年最大的體會。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先入為主的認為哪個板塊和行業更好,枉顧資金和技術圖形不理;當然,如果我們真的有足夠的多、足夠確認的信息判斷行業和個股趨勢也可以,我們有嗎?顯然我們的信息都是很不足的。最終市場選擇哪個行業是持續上漲的主流,那才是有效;比如拉長曆史週期看,消費、醫療這是最多長牛股的行業,而科技、證券、影視則是彈性最大的幾個板塊。第二層意思,我們覆蓋的行業。如果去追逐市場的熱點行業和板塊,可以說,我們基本上就是當韭菜了,當你注意到熱點行業和板塊的時候,也是他們漲到了後半程的時候,這時候進去,吃兩口肉,馬上就要捱揍,你回憶回憶是不是這樣子。所以我的策略很簡單,在精力有限的情況下,相對集中覆蓋醫療、5G、證券、影視、消費(消費比較廣,瞭解的比較泛)等幾個主要行業,因為他們最有投資價值;未來精力允許下,逐步拓展能力圈。

那麼我為什麼說與其抄底醫療,不如看看科技和傳媒呢?因為市場已經在做出選擇了。我截幾張圖,大家自己看。

醫療板塊出現斷頭鍘?2900點為何這麼難,下週是風險還是機會

醫療板塊出現斷頭鍘?2900點為何這麼難,下週是風險還是機會

這種叫什麼?叫斷頭鍘,在絕對高估值位置,放出歷史巨量下跌,代表著獲利資金開始集中獲利了結,這種情況下,可不是一時半刻可以修復的。大家自己找找,很多今年翻倍、翻2倍的醫療股都是這個圖形。再看看下面幾個圖形。

醫療板塊出現斷頭鍘?2900點為何這麼難,下週是風險還是機會

醫療板塊出現斷頭鍘?2900點為何這麼難,下週是風險還是機會

這是5G相關個股的走勢圖,一個產業處在爆發初期的產業,個股業績也爆發,相關個股經過2個半月的調整,上漲放量,下跌縮量,是不是需要重點觀察?再看下面的圖形。

醫療板塊出現斷頭鍘?2900點為何這麼難,下週是風險還是機會

醫療板塊出現斷頭鍘?2900點為何這麼難,下週是風險還是機會

醫療板塊出現斷頭鍘?2900點為何這麼難,下週是風險還是機會

當傳媒娛樂行業熊了4年,2019年前三個季度跌幅64%之後,很多優質的個股估值被殺到了15-30倍之間,而他們本身也是消費股,一樣會有20%+的增長,有些個股還更有彈性;技術圖形上,放量上漲,下跌縮量,橫盤震盪幅度很小,上漲突破速度很快,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主流資金開始埋伏和發動階段。

以上個股僅作為例證舉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這裡需要說明的一件事情,在選擇行業上,我們要特別注重容錯率,也就是容忍我們出錯的概率和幅度;所有的行業裡面,只要醫療和消費具備這樣的空間,再就是上升趨勢的行業,所以,真正到最後投資,我個人還是會把更多的倉位放在這兩個行業。

再說下證券行業,底部繼續盤,沒有任何繼續表明會大幅反彈;風電行業如期反彈,這個細分行業我計劃在完成目標後退出,把精力收回來;消費我盯得小湯、小洋、小安等同樣沒有到達翻轉的時候。

醫療板塊出現斷頭鍘?2900點為何這麼難,下週是風險還是機會

三、究竟什麼樣的交易策略才是更好的?

全職一年了,收益一般,收穫很大,我把我當下的思考和實踐做個總結。這裡對進我星球的朋友真摯的說聲對不起,雖然我能夠做到兢兢業業,但沒能分享更加有效的投資策略,作為星主是最大的失職;希望我還有時間修復這個問題,這些人我視為兄弟。回到現實,回到當下,到底什麼樣的交易策略才是更好的?第一條,合理的資產配置,單就風險投資來說,我仍然主張半倉個股半倉指數基金,這是非常合理的資產配置組合。第二條,倉位管理,始終有3成倉位隨時可以拉出來,隨時可以空倉或者滿倉;倉位管理是普通投資者應對風險最好的武器。第三條,不怕賣錯怕買錯。就像剛才舉例的醫療、消費、影視、證券一樣,就像我週五賣掉小凱一樣,賣掉是因為整個醫療板塊面臨頂部回調,規避板塊的風險,但後面調整結束,哪怕小凱的價格漲上去了,我依然會買回來,因為什麼?因為醫療的歷史和未來,都證明了他的長牛基因以及容錯率太高了,買貴不是問題,買錯才是問題。

囉裡囉嗦都是肺腑之言,總結兩句話:第一句,下週急跌概率不小,但絕對不是悲觀清倉的時候,可以出短線資金;第二句,行業永遠是第一位的,但誰是好行業,你我說了不算,市場說了算。

好了,按照慣例,這麼燒腦的事情和乾貨貢獻完,我要去找志玲喝茶了。各位,記住,家才是最重要的,週末愉快。

送福利!!!送福利!!現在訂閱本人專欄《最佳指基:滬深300+中證500》不僅可以學習到基礎的指數基金知識,還將獲贈價值365元/年的《寬基的定投之路》1年的使用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