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飛機上醫生吸尿800ml救人,值得宣揚嗎?

11月19日從廣州飛往紐約的南航CZ399航班上的一位老人因前列腺增生出現尿瀦留,快要被尿憋死了。


在沒有其它辦法的情況下,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生張紅對著一根導管吸了起來,導管的另一頭連著的是一位躺在飛機客艙地板上的老人,他吸出的正是老人膀胱中的尿液。半小時後,醫生順利幫助老人排出700-800毫升尿液,老人病情得到緩解、情緒也逐漸平穩。

在飛機上醫生吸尿800ml救人,值得宣揚嗎?

在飛機上醫生吸尿800ml救人,值得宣揚嗎?

今天這則新聞刷屏了,同為醫務工作者的我,有一些話不吐不快。

首先,向他們的崇高醫德致敬

兩位醫生醫術精湛、操作果斷,讓病人擺脫痛苦、轉危為安,確實發自內心地敬佩!中國醫生不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醫生差,卻承受著世界上最大的壓力與委屈,常常流汗、流淚,甚至流血。做著聖人的工作,卻沒有聖人應有的尊重。

其次,航空公司的危機處置能力令人堪憂

急救設備準備不足,才迫使醫生必須自己想辦法制作簡易醫療設備,甚至頂著嚴重生理不適進行吸尿。航空部門應該以此為戒!不管是尿瀦留的老人還是醫生,他們在飛機上都是乘客。讓乘客暴露在危險之中,就是失職。

不是每一次飛機上都有醫務人員,也不是每個人都會膀胱穿刺,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吸尿的,包括患者的子女。飛機上急救設備需要進一步完善。比如這次,如果航空公司上準備的設備再齊全些,醫生也不用冒著健康風險去吸尿了。作為航空公司,需要的是反思,改進服務質量。

最後,醫生吸尿只是無奈之舉,不值得過度宣揚。

媒體的過度宣傳對醫生們來說未必是好事,容易造成道德綁架。不是醫生越慘,越吸引眼球,就越正能量。職業歸職業,醫生和其他各行各業一樣,是平等的,也有人格與尊嚴的。

在任何一種救助行為中,施救者的安全是應該考慮的第一原則。在這個案例裡面,兩位醫生除了承擔了施救不當的輿論風險之外,還承擔了極高的健康風險。因為患者具備多項耐藥尿路感染的危險因素,尿液可能對張醫生產生疾病傳染的後果。如果醫生的自我犧牲精神不斷放大,將醫生放在一個道德的神壇上,並不利於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

不會吸尿的醫生,就不是好醫生嗎?未必!比如,我成人醫院醫生朋友,經常給高位截癱的便秘患者用手摳大便,解除病人痛苦。只不過沒有報道罷了。現階段社會道德水平還在發展中,醫務人員的診療水平也差異巨大。大肆宣傳很容易讓公眾再次把醫務人員放在道德的制高點,也會讓廣大基層醫務人員處於更加被動、尷尬的地位。

幸福生活靠你,靠我,靠大家,不是靠個別醫生冒著生命危險來實現的,理性看待問題,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