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綜指跌破2900點,誰能救場?主要看這兩個方面(分析)

又到年末,不少賣方機構又在鼓吹2020年的各種“牛”,但明眼人都知道,每到年底總會有賣方機構這樣吆喝,要不賣方靠什麼賺錢?從2015年到2019年,吆喝了4年,哪一年又是牛市?


  在2900點附近掙扎了幾次以後,週五上證綜指在捕風捉影的利空影響下再度大跌,2900點應聲而破。與前段時間不同,現在部分基金重倉且獲利豐厚的績優白馬藍籌股開始倒戈,招商銀行本週三大跌2.51%,格力電器本週下跌3.64%,連貴州茅臺本週都下跌了2.52%,這無疑加重了市場的恐慌情緒,上證指數週收盤2885點,周跌幅雖然只有0.21%,但週五已經跌破國慶節以後的平臺低位,且呈現出加速下行的態勢。


  最近有消息說,不少地方私募已經開始清倉分紅結算了,這個消息雖然不確定,但也可看出一些端倪。今年“二八”行情甚至“一九”行情十分明顯,機構投資者兩極分化也很嚴重,虧錢的一直在撐著,而賺錢的似乎也到了兌現的時候,再加上部分公募基金到了年底需要兌現分紅,這些機構投資者倉位中漲幅偏大的科技股、消費股面臨拋售壓力。而從A股的整體趨勢看,現在仍難以擺脫弱勢格局,大部分個股隨波逐流,缺乏流動性支撐,截止目前跌破今年新低的公司已經達到一千多家。因此,一旦強勢股出現補跌,則更容易引發踩踏效應。


  有人說,現在管理層將重心重回拉動經濟上,最明顯的就是央行已經開始逐步釋放流動性,短短一週時間四次釋放了4000億以上的資金為市場補血。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流動性注入到銀行體系,然後再通過銀行放貸支持實體經濟,而對於資本市場來說是望梅止渴。從另一個角度看,在宏觀經濟面臨壓力的情況下,雖然每一次釋放流動性都被認為是刺激經濟的“強心劑”,但資本市場在弱勢中有放大利空忽視利好的特徵。因此,我們看到每一次央行的貨幣操作,都在資本市場引發了適得其反的拋壓。


  目前行情已經到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也可以說年底“綜合症”又開始出現了,缺流動性,所以很多公司股價完全就是斷了線的風箏,沒什麼支撐可言。雖然大多數投資者今年收益不好,但市場似乎還沒有找到底部,至少是看不清,投資者要扭轉收益盈虧的難度也越來越大。雖然不少賣方機構又在鼓吹2020年的各種“牛”,但明眼人都知道,每到年底總會有賣方機構這樣吆喝,要不賣方靠什麼賺錢?從2015年到2019年,吆喝了4年,哪一年又是牛市?


  上證綜指已經跌破2900點,誰能救場?主要看兩個方面。


  從權重板塊角度看,可能只有指望肩負重任的銀行板塊了,畢竟央行重釋流動性對銀行是直接利好,而且銀行的權重比較大,估值相對較低,整體漲幅也遠低於其它藍籌股,屬於典型的防守型品種,“國家隊”應該不會在這個板塊上放棄。當然,銀行板塊最多就是防禦,大幅向上的動力並不大。


  第二看有沒有可持續爆發力的市場熱點。從去年開始市場已經把5G和PCB等概念挖掘透了,很多個股都漲了好幾倍,很難再成為今年歲末的上漲擔當,而未來主要看進口替代、自主可控大科技硬科技能不能崛起。就現在的情況看,即便中美貿易摩擦出現緩和,在部分農產品和一般貿易商品上增加進出口,但在前沿科技領域的競爭將是長期的,這也是未來國與國競爭的主要領域。我們一定要在前沿新興科技領域更主動地加大力度實施自主可控進口替代,未來才可能真正不受制於人。筆者認為,與軍工關聯度高的自主可控前沿新興科技概念和在通用電子信息技術領域能實現進口替代的(類似於當初去IOE)前沿新興科技概念有望在未來崛起。


“牛市時間表”紛至沓來 八大券商描繪2020年A股願景

今年A股走勢呈現“虎頭蛇尾”,但這並不妨礙券商對明年行情的看多熱情。去年11月中旬,中信證券率先喊出“復興牛”,認為2019年A股將迎來未來3-5年復興牛的起點。近日該機構再度表示,在經歷2019年估值快速修復後,未來2-3年A股將進入本輪中期牛市的第二階段。

  去年就堅定看多的海通證券,這一次態度更為明確,表示隨著盈利見底回升,資金配置力量漸強,2020年將迎來牛市主升浪,對應波浪理論的3浪,“牛”轉乾坤。

  新時代證券表示,2020年A股將迎來戴維斯雙擊牛。由於盈利和估值沒有很好配合,導致2010年至今A股一直沒有出現整體的戴維斯雙擊,指數的中樞沒有系統性抬升。這一點是2020年最大的不同,2020年經濟可能會小幅企穩,帶來盈利的較大反彈。

  興業證券表示,2020年市場是以中樞逐步震盪抬升為主,把握結構性機會。在國家重視、居民配置、機構配置、全球配置等“四重奏”指引下,真正屬於中國的權益時代有望正式開啟,A股正在經歷第一次“長牛”機會。

  還有券商直接給出了牛市點位。聯訊證券表示,2020年上證指數有望挑戰3700點區域。當前市場在2019年歲末、2020年初迎來政策密集期,行情有望被點燃,2020年有望挑戰3700點區域,上半年行情或更為確定。

  太平洋證券表示,靜待2020年下半年牛熊切換,有望迎3600點。看好邏輯是,2020年一季度CPI壓力釋放,後續降息等貨幣寬鬆空間打開,利好銀行、地產等指數權重板塊的估值修復;進而假設2020年銀行、地產各自估值修復至歷史中樞,結合盈利,預計將推動30%的行業漲幅,由此將帶動滬指站上3200點;同時疊加成長5G產業鏈2020年進入業績加速期,形成戴維斯雙擊,進一步打開指數空間;整體來看,全年上證綜指的指數區間將有望達到3200-3600點。

  多因素支撐牛市預期

  大多數券商對2020年A股走勢表示樂觀,是什麼因素支撐他們看好明年A股市場?背後有何共性?

  首先,A股盈利增速有望築底回升。中信證券表示,2019年壓制A股盈利的主要宏觀因素在2020年都將明顯減輕,基本面在逆週期政策、信用擴張、補庫存作用下企穩回升,預計中證800非金融盈利增速將從2019年的-3%回升至2020年的11%。海通證券表示,預計企業盈利在2019年三季度見底後將回升:第一,從宏觀背景來看,庫存週期見底回升;第二,從政策效果的時滯來看,歷史上政策轉向積極到盈利見底中間時滯4-10個月;第三,高頻同步指標顯示盈利見底。

  新時代證券表示,現在對經濟的擔心有些過度,2020年經濟是有可能先企穩的,歷史經驗表明,經濟週期時間規律比經濟邏輯的有效性和穩定性更高。按照經濟週期規律,一輪經濟短週期下行,很少超過兩年,2020年經濟至少能夠先穩定下來。如果經濟總量是穩定的,對上市公司盈利來說,可能就會大幅反彈。

  其次,A股有望迎來更多增量資金。招商證券表示,2020年股市流動性有望進一步改善,增量資金仍有入市潛力,隨著市場回暖,股權融資有望繼續回升。測算結果顯示,2020年A股資金淨流入規模較2019年略提高,或達5000億元。新時代證券表示,2020年增量資金大概率會出現。2020年不只是海外、保險等機構資金進入,還有個人投資者入場。

  興業證券表示,以保險、養老金等長錢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正在加速進入股票市場。

  此外,招商證券從極端估值這個角度出發,認為A股將迎來大型投資機會的起點。A股近期出現非常明顯的行業分化,消費科技醫藥板塊繼續強勢,而傳統週期板塊持續回調,使得絕對估值和相對估值出現極端估值,反映投資者對中國未來10-20年經濟結構變遷的預期。對比日本和美國當前上市公司市值結構,未來A股在醫療醫藥、消費服務、科技板塊的市值權重仍有一定提升空間。這種極端估值在歷史上並非第一次出現,這種程度極端估值背後反映的經濟極端悲觀預期也往往成為A股大型投資機會的起點。

  中期關注四類板塊

  展望2020年,哪些板塊值得關注?面對可以預見的春季行情,又該如何佈局?

  申萬宏源證券策略分析師傅靜濤表示,2020年春季能進攻的方向當前才能防禦,重點推薦消費電子、5G硬件龍頭、新能源汽車和券商。

  短期結構選擇上,建議圍繞中期能夠進攻的方向展開,重點關注5G硬件端高景氣(電子),5G應用端樂觀預期脈衝式發酵(計算機和傳媒),資本市場改革(非銀金融)以及特斯拉產業鏈的投資機會,繼續看好2020春季躁動的“順週期”行情(銀行、建材和鋼鐵)。另外,科創板個股破發開始出現,微觀結構優化,估值調整進入到有阻力的區域,關注春季行情中科創板可能跑贏創業板的投資機會。

  中信證券則給出了2020年全年的配置策略。一季度堅持以低估值板塊防守。基本面預期與通脹壓制是主要矛盾,包括資本市場改革在內的政策也是關注焦點;市場有一定調整壓力,建議伺機而動,堅持對金融、消費以及醫藥板塊的配置。

  二季度科技消費兩手抓。穩增長政策發力,內外流動性改善,疊加資本市場改革密集落地;風險偏好修復驅動市場上行。指數空間雖然有限,但預計TMT、消費領漲下市場活躍度較高,賺錢效應比較明顯。

  三季度緩慢切換風格。基本面向上,政策重心轉向調結構,兩者此消彼長;市場震盪,TMT和消費行情分化,建議季末逐步切換風格,增配工業與金融板塊。

  四季度超配工業和金融等權重板塊。盈利增速彈性提升,預期持續改善,“十四五”規劃漸行漸近,基本面與政策再次成為焦點。

  新時代證券策略研究指出,2020年可能會是價值風格的擴散和繁榮期。從2019年年底到2020年上半年,可能會出現的核心變化是價值風格擴散,可選消費、金融和週期將會出現更多機會,這些板塊的很多子行業也具有產能格局改善、品牌或渠道壁壘提高、利潤波動更穩定等特徵,只是由於2018年以來的經濟下行壓制,導致其價值一直被壓制,隨著經濟達到短週期下行的末端,短週期有望企穩,這些板塊可能會率先迎來戴維斯雙擊。(中國證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