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挑選保險產品,今天告訴你最有效的方法

保險產品琳琅滿目,究竟怎麼才能找到適合自己又性價比高的產品呢?今天,我們就從四個維度來分析,怎麼選擇保險產品。

怎麼挑選保險產品,今天告訴你最有效的方法

一、根據自己的自身情況或者工作生活情況

如果你是1位經常出差的商務型人士,在選擇產品的時候就要首選航空意外險。如果你每天上下班都需要駕車,或者是以駕車為主要工作,則要首選交通意外險。如果你是1名領薪水的白領,疾病保障不夠豐富且覆蓋面小,則要優先選擇重疾險。

如果你要想補充疾病保障,就要選擇重疾險;你要想給自己一旦入院費用做補充,就選擇醫療險;你要想為孩子教育金做強制儲蓄,就要選擇教育金險。你要是為養老提早規劃,就要選擇養老險。

總之,第一步先思考自己最大的風險可能會出現在哪裡,或者說你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以這個風險為主要保障功能的產品,就是你的首選。因為保險對於風險管理,最關鍵的是抵禦我們頂不住的那些風險。

二、根據自己是否擁有基本的社會保險

這裡主要指的是有沒有基本社會保險,單位的集體大病保險等。例如醫療險是一種補償型保險,適用財產險的補償性原則,保險金的賠償不能超過實際支出,即便投保多份,也只能按照總支出額度賠償。

所以如果選擇產品,就要協調好單位保險和個人保險之間的相互補充。假設單位給員工辦理社會保險的前提下,還辦理了許多其他醫療保險,如在疾病、意外等方面對社會保險進行了充分而全面的補充。如果為了長遠考慮,可以增加重疾險保額,提升保障力度。也可以考慮配置現金價值較高的兩全產品,未來轉化為養老金,作為養老的補充。

如果單位沒有配置什麼保險,社保的額度也很低,就要首先考慮配置醫療險和大病保險,提升基本保障的額度。畢竟,隨著年齡增長,環境的惡劣,生病住院是大概率的事件。有條件的情況下,再補充重疾險、養老險。

怎麼挑選保險產品,今天告訴你最有效的方法

三、你的預算

我們都希望享受最好的醫療環境,最先進的藥品清單,這也需要有充足的保額來做支撐,但保額越大,保費越多,應該如何來判斷呢?

(一)收入角度

如果從簡單收入角度考慮,建議每年支出的保費佔總年收入的5%-15%左右相對合適。由於保費需要支出10年或20年(壕喜歡躉交不在此列),所以務必要保持能夠承受的範圍內。

(二)生命價值角度

假設不考慮通脹,一個人今年35歲,退休前每年的平均年收入是20萬元,到60歲退休一直不變。假設自己要花掉一半,另外一半用於家庭開支,生命價值則是:

10萬元*(60歲-35歲)=250萬元

用這個生命價值可以來判斷應該配置的保額是多少,如果考慮通脹,則這個額度就應該更高。這樣的額度測算主要用於意外險。

重疾險也有一種簡便的算法,就是測算5年的年收入總和,因為大多數重大疾病如果5年後依然生存的很好,證明未來的生存概率與常人接近。

所以,假設兩個同樣患重疾的病人,一個雖然不用上班,但是治療康復費用來自於獲得了五年年收入的重疾保險賠付;另一個同樣的治療,卻要每天擔心房貸,車貸,孩子教育費用,父母的贍養費用,自己醫療費用。這兩個人,您覺得哪一個更容易挺過五年?

四、產品的要點

如今市場上的同類型產品也是琳琅滿目,究竟怎麼選擇一款性價比高的產品呢?以重疾險為例,我們可以按照以下五個層次來進行考量:

1.保障範圍;

2.輕症是否可以多次賠付;

3.輕症是否可以豁免剩餘保費;

4.現金價值高低;

5.如果是兩全險最後沒有出險,返還所交保費的比例。

當然,其實很多普通人不會非常容易從條款裡挑選出這些要點。那我們就特別需要有一位專業的保險顧問來為你推薦。而且保險產品尤其講究的是量身定製,如何在有限的保費支出範圍內,讓自己的風險最大程度的化解,此時就需要有專業的力量。所以我們常說,能夠找到一個優秀的保險代理人,比找到一款好產品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