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這地方還藏著一棵千年古樹,被附近的村民敬為“神樹”

走近千年古樹 聆聽滄桑歷史

那棵樹太老了,身子上深深淺淺的裂紋,像一道道被水沖刷出來的溝壑,又像它一道道淚的幹痕。外面的皮已經包不住它失去水分的筋骨,根部隆起一個個大小不一的疙瘩,彷彿一個個老年斑。樹上面的枝子已經乾枯,下面的枝葉依然旺盛,彷彿一個禿頂的老漢。現在的人們已經說不清它準確的歲數,它每天站在那裡看著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彷彿是在向人們訴說它經過的太多的歷史和那繁華的過去。

然而,它今天的模樣,只能讓人們想象它曾經的完美。它把豐滿或者輝煌留給了歲月,在附近的人們對它的敬仰中,我也隨“遊遍商丘”採訪組走進它的視線。

這棵樹生長在柘城縣老王集鄉板曾口村。在遠處只能看到它乾枯的上肢,走到近處,它的身子被村民建的一座佛祖廟所遮攔。走到小廟的後面,老樹的全貌便呈現在眼前了。有村民告訴記者,這棵老樹叫柘樹,也有叫它柘桑樹的,已在這裡存活了1000多年。這棵樹高約23米,樹身的直徑有1米多,粗得三個大人才能摟過來。樹冠覆蓋面積約有150平方米,樹枝的長度超過20米。樹根向四周隆起,儼然如條條巨蟒鑽入地中,被當地的老百姓稱為“神樹”。

猛看起來,它很像桑樹。但細細分來,它和在旁邊陪伴它300多年的一棵桑樹還是有所不同的。用肉眼看,柘樹和桑樹葉子和果實的形狀大不相同。柘樹的葉子偏小,邊沿沒有鋸齒狀,桑樹的葉子偏大,邊沿有鋸齒狀;柘樹的果實呈圓形,長到成熟則是紅色,而桑樹的果實呈橢圓形,成熟後則呈黑色。雖然二者之間看起來還有其他地方不同,可它們確是“近親”。柘城縣千樹園管委會主任韓寶軍告訴記者,它們都屬於桑科,柘樹屬於柘屬,桑樹則屬於桑屬。

柘城这地方还藏着一棵千年古树,被附近的村民敬为“神树”

千年老柘樹

柘城这地方还藏着一棵千年古树,被附近的村民敬为“神树”

神奇的古老傳說

這棵柘樹被附近的村民敬為“神樹”,自然它的來歷也不一般。據村民王學賢介紹,在商朝的時候周武王伐紂,其軍師姜子牙手下哪吒出世。因得罪龍王,要治其罪。哪吒的師傅得知哪吒有難,命仙鶴前去搭救。誰知仙鶴飛到崑崙山貪吃長在那裡的柘桑果,耽誤了救哪吒的時間。想起此事,慌忙中口噙柘桑果的核飛到空中。誰知等它飛到哪吒身邊,哪吒已經氣絕身亡,它只好把哪吒的魂魄帶走。回去的路上,仙鶴把柘桑果的核吐出,那核隨風飄搖,最後落在了現在的板曾口村村頭。隨之生根發芽,在那裡長出了一棵柘桑樹。因為仙鶴貪吃柘桑果誤了救哪吒,後來哪吒的師傅作法,使柘桑樹的核不能培植,柘桑樹至今仍靠根生才能培育出幼苗。為了不讓仙鶴再偷吃柘桑果誤事,哪吒的師傅又作法讓柘桑樹的枝條長出長刺,使仙鶴不能在此樹上落腳。

到了秦朝,板曾口村的柘樹靠著根生蔓延開來,弄得滿村到處都是柘樹。村民為之而苦惱,不得不組織村民剷除柘樹。因為當時這裡的柘樹很多,周圍村子的人也有稱板曾口村為柘桑村的。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把柘桑村設置為縣,取名柘桑縣。因桑和喪同音,老百姓覺得不吉利,乾脆把桑字去掉,稱之為柘縣,即今天柘城縣的前身。

在這個村莊,還有一個這樣的說法,相傳帝嚳幼年時生長在窮桑(山東曲阜一帶),他的曾祖母嫘祖(軒轅黃帝之妻)夢中曾到窮桑遊玩,在海邊見到一棵大桑樹。太白金星告訴她那棵桑樹一萬年才結一次果,吃了可以長生不老。嫘祖吃了樹上的果實,果然甘甜異常,身體舒暢無比。後來嫘祖隨黃帝到了窮桑這個地方,見到一棵大桑樹和夢中的一樣,就請求黃帝在大桑樹的東邊蓋了幾間房屋住了下來,用大桑樹上的桑葉教附近的村民養蠶、抽絲。帝嚳的大媳婦姜原跟嫘祖學習過農桑絲織之類的手藝,就請求帝嚳把窮桑的大桑樹移到了帝嚳的封地於虞(今虞城營郭一帶)。後來她發現桑樹在株野(柘城古稱)的板曾口一帶長勢較好,用這裡的桑葉養出的蠶個頭大、絲多而且堅韌,就在株野教授這裡的百姓植桑、養蠶。自那以後,板曾口村一帶的村民世代以植桑、養蠶、抽絲為業,柘桑、柘絲也聞名於世,多年為貢品。

幾十年前,板曾口村的百姓也曾用柘樹上的葉子養蠶,但大都沒有成活。原因是姜原教人們養的蠶的品種是天蠶,用蠶繭抽出的絲叫天絲。而現在的人們養的蠶則是一般的品種,不適合用柘桑養殖。板曾口村這棵柘樹下也曾是清末秀才王居信召集人們起義的地方。王居信就是板曾口村人。因他不滿清朝的腐敗,接受“樂團”首領楊自典的主張,與革命黨人一起秘密組織“青幫”,建立“萬民團”,提出“殺富濟貧”的口號。王居信利用柘樹這一特殊標記,聯絡了眾多的幫會盟主和會員。特別是在起義期間,王居信在柘樹下搭臺唱戲,大造輿論,傳播“幫規幫約”,宣傳起義宗旨,波及附近地區。後來起義被清政府鎮壓,王居信被清政府殺害。

為了紀念王居信,附近的居民在每年三月初一王居信死的這一天,聚集在柘樹下趕廟會,人山人海,甚是熱鬧。

柘城这地方还藏着一棵千年古树,被附近的村民敬为“神树”

記者向村民瞭解柘樹文化

要堅強地活下去

這棵老樹以前活得真的很堅強。村民王深賢告訴記者,在前些年柘樹旺盛的時候,樹根長到幾十米開外。有的樹根扎到了村民家的廚房裡,凸出地面,隆起一個大疙瘩,村民在做飯燒鍋的時候就把疙瘩當板凳坐。即使現在,在幾十米開外的空地處,老柘樹的根扎到那裡,長出了20多棵小柘樹,村民們把這些小樹當寶貝一樣看待。

也有村民說,在老柘樹旁邊原來也長著一棵柘樹,後來被人砍伐了。砍伐那棵樹的人成為了傻子。後來又有人想砍伐這棵柘樹,結果也得了病。發生了這樣的事情,誰也不敢再提砍伐柘樹的事了,老柘樹活到了現在。

老柘樹的軀幹也是身手敏捷的小頑童練爬樹的地方。每年柘桑果成熟的季節,孩子們想方設法攀爬到樹冠採摘果實,將樹的軀幹磨蹭得光滑順溜。待到樹上能夠到的柘桑果連枝條被人們摘吃完的時候,老樹顯得十分沮喪,十分疲憊。等這個季節熬過去之後,老柘樹才能漸漸恢復自己的元氣,一串串發了黃的葉子才漸漸轉變為綠色。

人們在意它的第二個季節是過了霜降之後,老柘樹在嚴霜的威逼下很無奈地將無數的葉子撒落在了冰冷的大地上。這個時候稍稍懂點中醫知識的老年人會小心翼翼地將發了黃的樹葉裝在預先準備的編織袋裡,作為他們整個寒冬裡祛火明目的保健滋養良茶來飲用。

老柘樹見證了太多的悲歡離合、王朝的興衰。不管路過此樹的人們如何地不在意它,不管它四周的老住戶對它有什麼看法,不管每年是旱還是澇,不管每年的春天來得是早還是遲,不管每年霜降季節的銀霜降落得早與晚,老柘樹都會以平平常常的心態來應對它身邊所發生的一切,提示著人們無論遭遇任何艱難險阻,都要百折不撓地活下去。這就是我這個外鄉人對這棵老柘樹文化很粗淺的感悟。

活動策劃:孫玉林 秦培林

圖/記者 賈晶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