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楠科技登陸納斯達克:全球區塊鏈第一股誕生

據IPO早知道消息,中國領先的高性能計算專用芯片企業嘉楠科技(以下簡稱嘉楠)於北京時間11月21日晚間正式以“CAN”為交易代碼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發行價為每股9美元,募資金額達9000萬美元。瑞信、花旗、華興和招銀國際擔任聯席承銷商。

來源 | 本文由IPO早知道(ID:ipozaozhidao)整理撰寫,文中觀點僅供參考

排版 | C叔

嘉楠科技登陸納斯達克:全球區塊鏈第一股誕生

本次上市意味著嘉楠成為了中國自主知識產權人工智能芯片企業赴美IPO第一股,同時也是全球區塊鏈第一股

招股書顯示,招股書顯示,嘉楠2018年總營收為27.053億元人民幣,較2017年的13.081億元人民幣增長106.8%。截至今年前九月,嘉楠總營收9.5億。其中,今年公司第三季度總營收相比上半年增長逾2倍

嘉楠方面表示,此次募集所得資金將主要用於以下五個方面:1、加強該公司在超級計算解決方案中的領導地位,增強區塊鏈和AI產品的競爭力;2、繼續投資於高能效芯片設計;3、繼續推出新的AI產品;4、推出AI Saas平臺;5、繼續擴大海外業務。

嘉楠科技登陸納斯達克:全球區塊鏈第一股誕生

從礦機巨頭到AI芯片的華麗轉身

招股書顯示,嘉楠董事長兼CEO張楠賡及其團隊早在2013年1月便發明並交付了首批採用ASIC技術的加密貨幣礦機,這也為之後公司進一步開展涉及AI芯片的研究和開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還在北航讀博的張楠賡第一次接觸了比特幣,經過一夜研究後,他認為比特幣有1%的可能能夠改變世界,設計了兩款FPGA礦機,並在2013年1月做出了世界上第一臺ASIC礦機,引領行業進入ASIC時代。

7年過後,嘉楠也早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礦機生產商之一。招股書援引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稱,截至2019年6月30日,嘉楠是全球比特幣礦機的第二大廠商。同期,嘉楠出售的比特幣礦機佔全球出售的所有比特幣礦機的總算力的21.9%。

嘉楠在招股書中強調,公司一直專注於技術開發,設計和研究,並致力於區塊鏈和AI行業的長期發展。

2016年,嘉楠在芯片工藝製程上突破了16nm,同時也是國內前十量產16nm芯片的公司,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張楠賡及其團隊決定開始邊緣側AI芯片的研發。

2018年9月,嘉楠推出了第一代AI芯片勘智K210,成為業界第一家提供基於RISC-V架構的商用邊緣AI芯片並量產的公司,並逐步應用於智能樓宇、智能家居、智能能耗和智能農林業等不同領域。

在張楠賡看來,無論是區塊鏈還是AI芯片,整個創業歷程其實一直聚焦於做與計算有關的事情,“一個提升了社會運行的效率,一個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場景。最終的落腳點都是通過智能計算來改善人們的生活。”

用核心技術能力構建嘉楠生態圈

目前,嘉楠共有300多名員工,平均年齡為32歲,其中,研發團隊由127人構成,超過65%的成員具備7年以上從業經驗。嘉楠還在招股書中強調,公司核心研發團隊與創始團隊一起工作超過4年。

創始團隊和研發團隊的高技術能力和穩定性也帶來了相當可觀的研發成果。截至2019年9月30日,嘉楠在中國共註冊69項專利,其中包括6項發明、50項實用新型專利和13項外觀設計專利。同期,嘉楠也已在中國註冊了81項軟件版權和30項IC布圖設計權。

此外,嘉楠已經成立了高效能計算部和人工智能事業群,以“AI+高效能計算”雙輪驅動的運作模式,旨在為技術研發和創新業務奠定基礎。

嘉楠在招股書中提到,其已自主掌握整個IC設計流程,並擁有大規模芯片量產經驗,已先後完成了7種針對28nm,16nm和7nmASIC的流片,成功率為100%。在2017年,2018年和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六個月中,總共生產了1.5億多個ASIC。

自2015年初以來,嘉楠與全球知名IC製造商臺積電(TSMC)建立了合作伙伴關係,並被臺積電選為7nmASIC的首批合作伙伴之一。同時,公司還與ASE,STATSChipPac和SPIL深度合作,其中SPIL是全球最大的IC封裝和測試服務提供商之一,提供IC封裝和測試服務。

在2018年9月,嘉楠成為行業內第一個交付基於RISC-V架構和自研神經網絡加速器的商用邊緣智能芯片的公司。公司第一代人工智能芯片勘智K210具有機器視覺和機器聽覺兩大功能,可以無縫集成不同算法以處理各種應用場景,包括智能家居、智能能耗、智能零售和智能駕駛。被廣泛認為是人工智能邊緣計算領域硬件發展的里程碑。

公開資料顯示,嘉楠已經與百度、軟通智慧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達成合作。作為百度AI硬件生態的重要成員,嘉楠為百度提供基於勘智K210的定製化開發模組PaddlePi-K210,打通PaddlePaddle 模型設備端部署解決方案,具體來說便是開發者不需要硬件更改,使用公版模具就可以一直做到樣品階段。

在與軟通智慧的合作中,由嘉楠研發的無感門禁系統已經部署至軟通動力總部大樓,可對大樓近5萬人進行日均每監控點2000次的識別與身份校驗。

除上述合作案例外,嘉楠的第一代人工智能芯片“勘智K210”也已覆蓋智能樓宇、智能家居、智能能耗和智能農林業等領域,並與全球最大的雲計算廠商亞馬遜AWS進行合作,通過幾分鐘內在雲上構建的符合需求的網絡,使得企業更加專注於業務本身,這也使得嘉楠成為國內首家實現IC上雲的企業。

政策利好助力區塊鏈以及人工智能

值得注意的是,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關於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的政策,寄希望於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此外,工信部10月29日印發的《關於加快培育共享製造新模式新業態促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亦提出,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強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擴大高速率、大容量、低延時網絡覆蓋範圍,鼓勵製造企業通過內網改造升級實現人、機、物互聯,為共享製造提供信息網絡支撐。

可以說,區塊鏈和人工智能有可能影響經濟中的每個行業,而計算能力又是區塊鏈和人工智能性能的關鍵瓶頸。

因此,對於嘉楠而言,是否能夠取得更多ASIC性能上的突破,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其進一步實現區塊鏈與AI的融合創新。

對於未來的計劃,張楠賡認為2019年是嘉楠的一個關鍵節點,這不僅僅是因為嘉楠成功完成上市,更是由於5G的逐步普及將直接催生大連接、低延時和低功耗應用場景的爆發。“嘉楠作為一家專注於邊緣側AI市場的公司,更希望能夠通過智能芯片讓設備擁有本地計算能力,為更多企業客戶提供算力服務。”

在張楠賡的設想中,之所以選擇邊緣側AI芯片的研發,主要基於兩點機遇:

其一從技術角度考慮,AI對於傳統的計算架構產生了變革性的衝擊,現在流行的GPU、FPGA並不是完全針對AI設計的計算架構。目前AI芯片專用化已成趨勢,這才是嘉楠的機會所在,也是嘉楠一開始就在研發ASIC計算設備的重要原因。

其二從市場角度考慮,5G的發展將推動更多設備互聯的應用場景,並在未來推動邊緣側市場的大發展。邊緣側AI市場目前還是一片藍海,很多產品並不成熟,這也就創造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簡而言之,隨著更多資本的注入、5G技術的快速發展、應用場景的增多、政府政策的支持,AI領域近年來已成為最受關注也是增速最快的一個垂直行業,自然也孕育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和機會。

張楠賡表示,嘉楠此番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後,希望能夠以不斷提升的超級算力作為企業生產力,為客戶提供AI競爭力,助力客戶在智能化世界實現自我價值。“無論哪一家企業,它的最終落腳點都是創造價值,為用戶提供好的服務。”張楠賡說。

本文由公眾號IPO早知道(ID:ipozaozhidao)整理撰寫,如需轉載請聯繫C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