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暴跌23%,拼多多的“百亿补贴”还能维持多久?

拼多多昨晚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而后股价一度暴跌超过23%,市值蒸发上百亿美元,这也是拼多多自上市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

财报展示,拼多多增长和成交额速度纷纷放缓,第三季度的经营亏损达到了2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高了165%。

股价暴跌23%,拼多多的“百亿补贴”还能维持多久?

在电话会议上,创始人黄铮表示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拼多多的“百亿补贴政策”,并表示“百亿补贴不是营销术语,我们真的要补贴100亿。”

拼多多第三季在营销和销售上有69亿的支出,拼多多依靠烧钱,开始做战略调整,开始去吸引更具消费潜力的优质用户,在刚刚过去的双11,拼多多包括苹果、戴森等热门高单价产品进行了大额让利,补贴的成本由店铺一起或由拼多多单独承担。

这种支出换回了5亿多的活跃买家,第三季度的平均月活达到4.2亿,比上一季度增长了85%。买家平均消费额也达到1500元,而去年这个数字只有900元。



股价暴跌23%,拼多多的“百亿补贴”还能维持多久?

拼多多没有公布双11的具体战绩,但CEO黄峥表示,双11期间共卖出40万台iPhone11及1000台国产汽车,这显然不在此前拼多多核心用户的购买清单。

但是这种补贴的代价,就是拼多多高达23亿的亏损和股价的暴跌。

而更深远的问题是,这种补贴所带来的新用户,到底能不能成为拼多多的核心使用人群。

农村包围城市

拼多多在巨头林立的电商里通过挖掘下沉市场成功杀出一条血路,但随着拼多多的用户数超过京东,近乎覆盖中国一半人口时,它广大用户的质量和忠诚度却并不牢靠。

这导致了几个问题。

一来是用户中不乏“羊毛党”,他们对于价格极为敏感,基本就是“墙头草”,哪儿便宜去哪。在阿里推出特价淘宝、聚划算等等手段之后,很大一部分用户会因为新的优惠政策涌向新的平台。

股价暴跌23%,拼多多的“百亿补贴”还能维持多久?

二来,拼多多里很多都是客单价极低的产品,客单价很低,对于拼多多来说,也没有很大的盈利空间。举例来说,一个9.9包邮的单子,总共就1块钱利润,拼多多拿走了2毛,对于商户就会产生很大影响,而对于高价产品来说,一笔订单有上百块的利润率,也给拼多多提供了更多的赚钱机会。

而在渠道端,拼多多崛起所依托的微信,在今年10月也开始清理外部链接,邀请好友拼单砍价等等手段开始遇阻,拼多多APP用户规模达3.81亿,拼多多微信小程序”用户数为1亿,同时,京东旗下社交电商平台“京喜”上线后,也接入了微信一级入口。微信端的不稳定也引起了拼多多的警觉。


在完成了烧钱换流量的阶段后,面对反应过来打压自己腹地的巨头,拼多多便开始寻找更稳定高效的用户。

相比于淘宝京东的各种游戏规则和浪费时间的玩法,拼多多的“百亿补贴”显得非常直接,很多都是拼单就可以拿下折扣价,平台上的SKII、大牌耳机、茅台、手机登产品的折扣幅度甚至比淘宝还低。

而通过这些大牌,拼多多也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山寨、假货”的形象,成为了很多“五环内用户”的新宠。

补贴之后?

但也有人质疑拼多多这种补贴背后的真实效益。

说到底,就是在补贴之下,拼多多到底有没有建造自己的“护城河”。比如在补贴结束后,用户在购物时,服务、物流等条件的比重就会自然升高。

淘宝显然有货品全的优势,还有他的评论系统、内容资源、88VIP等一系列的生态来绑定用户。京东则提供了更多样的售后服务选择,还有完善的自营物流体系。


股价暴跌23%,拼多多的“百亿补贴”还能维持多久?

相比较来说,拼多多显然依托补贴获得了高质量用户的青睐,但之后怎么做用户留存,貌似还没有自己独特的吸引点。

最坏的结果,可能是通过补贴换来的用户最后因为服务和体验差而不断流失,而拼多多下沉市场的基础,也在被淘宝和京东不断腐蚀。

有趣的是,在电话会议上,黄铮透露会在下一季度继续“百亿补贴”的战略,他表示这种做法,可以充分提高用户参与度,巩固用户的长期使用习惯。

拼多多表示,自己在大力补贴的同时,也保持了稳定的现金流,可动用现金总额为403亿人民币,"可以为我们的长期增长做出必要的投资。”

有钱,怎么玩都可以,或许补贴真的结束的时候,拼多多又会给我们一个意想不到的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