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解读作为欺凌者魏莱她们的底气从何而来?

《少年的你》影片上映以来便引发了社会关于校园欺凌的热烈讨论。截至日前电影票房已破15亿,豆瓣评分8.4分,很多人都说影片里的陈念就是多年前的自己,那种被欺凌的痛苦和绝望至今刻骨铭心。而那些欺凌者的生活却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少年的你》:解读作为欺凌者魏莱她们的底气从何而来?

在《少年的你》影片中,饱受欺凌的高三女生胡小蝶跳楼自杀,陈念说出了事情的真相却成了另一个被欺凌的对象,而高三的其他人则漠视魏莱一伙人欺负陈念,陈念为了平安度过高三便向“混混”小北寻求保护,却还是没有魏莱她们一伙人的凌虐。从始至终魏莱她们这群欺凌者都没有感到过真正的愧疚,那么作为欺凌者,她们的底气到底从何而来呢?

无舆论压力:旁观者效应+沉默的螺旋

在《少年的你》中胡小蝶的死引发了后来的一系列悲剧。在胡小蝶死之前陈念和她一起把牛奶运回教室,胡小蝶对陈念说:“他们都在欺负我,你们为什么不做点什么?”陈念听了无言以对。

《少年的你》:解读作为欺凌者魏莱她们的底气从何而来?

为什么会产生“他们都在欺负我,你们为什么不做点什么?”这样的问题?很多人看完电影会说是那些围观的人冷漠,明明知道别人被欺负却没有人站出来。 其实并不完全因为他们冷漠,而是因为旁观者效应让他们选择不行动。关于旁观者效应的“威力”,看完美国的一个案例你就会明白。

1964年美国发生了一起谋杀,一个年轻的女子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被杀。当时她在遇到凶手时便呼救,附近的居民听到求救便亮起了灯打开窗户,凶手便被吓跑。不久凶手又返回作案,她便又呼救,附近的居民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再次被吓跑。就在女子到自家楼下要上楼时,凶手出现将女子杀害。在被杀的过程中,女子同样一直呼救,而她邻居中有超过30多人在窗前观看,却没有救援甚至连报警都没有。

《少年的你》:解读作为欺凌者魏莱她们的底气从何而来?

这起案件引发了社会心理学家们的重视,心理学家发现女子的这些邻居并非是没有道德心的人。相反他们之中不少人的道德和文化素养都很高。之后心理学家约翰·巴利和比博·拉塔内对这种现象加以实验研究,最后概括出了“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也叫做责任分散效应。简单来说就是一件事情一个人来做,那么他会有很强的责任感,从而采取积极的行动。当一个任务一群人来做时,责任就分散了,个人采取行动的积极性也就降低了。

《少年的你》:解读作为欺凌者魏莱她们的底气从何而来?

在《少年的你》影片中,班里的同学其实都知道胡小蝶被欺负的事实,却没有人去采取行动制止这一切。因为知道的人很多,每个人身上承担的责任也就分散了,大家都不愿做那个出头的人。陈念之前也是沉默的态度,之后为什么会选择站出来呢,因为她是胡小蝶死前最后一个“求救”的人,这样一对一的接触让陈念选择行动承担自己的责任。因此陈念成了这群“装睡者”中第一个清醒过来的人。

在“旁观者效应”下,同学们的不作为对魏莱她们而言便是默许。传播学中有一个理论叫“沉默的螺旋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一方的意见沉默将会造成另一方的意见增势,循环往复,另一方的意见越发强大,从而形成沉默的一方越来越沉默的螺旋发展过程。

《少年的你》:解读作为欺凌者魏莱她们的底气从何而来?

影片中,围观欺凌的同学因为责任分散效应没有发声,他们的沉默造成了欺凌者魏莱那一方的声势越来越强大,而那些沉默的同学便陷入了“沉默的螺旋”中越来越沉默,魏莱她们作为欺凌者也就越来越有底气,因为几乎没有舆论的压力。

自我的心理催眠:受害者有罪论+自身身份优化

陈念向警察说出了魏莱她们欺负胡小蝶的事实,但是在录口供的时候,魏莱她们都说自己只是在跟胡小蝶开玩笑,是胡小蝶心理素质太差自己跳楼了,不关她们的事。打着受害者有罪论,魏莱一伙人撇开了自己所有的责任。

《少年的你》:解读作为欺凌者魏莱她们的底气从何而来?

类似的话魏莱妈妈也对郑易警官说过,当郑易提及胡小蝶的事后,魏莱妈妈先是说自己对女儿的教育有多么的好,之后就鄙视胡小蝶的家庭出身,说胡小蝶的家庭教育太差才会心理素质差自杀。

在欺负陈念的事情败露后,罗婷面对郑易的询问时没有忏悔自己对陈念做过的事,而是一直强调说陈念装清纯勾引男人,让小混混保护她。自始至终她都在强调陈念的“不是”,对于自己的过错只字不提只喊冤枉。

《少年的你》:解读作为欺凌者魏莱她们的底气从何而来?

不论是欺凌者还是欺凌者的家长,他们都秉持着受害者有罪论的观念:不是我们的错,要怪就怪她自己,一切都是她自作自受。至于胡小蝶和陈念这样的被欺凌者,她们所遭遇的一切苦难都被抹去,最终归结在她们心理素质太差“玩不起”。

二战期间,纳粹对犹太人的欺凌可谓是历史上残酷出名的欺凌。即使如此令人发指的欺凌行为,纳粹也有自己的“正当理由”。纳粹屠杀犹太人曾说了一个“正当的理由”:种族优化。在纳粹的口中,犹太民族是劣等民族,为了保持德国“雅利安种族”的纯化和正统,就需要把这些劣等的人种消灭。如此以来,纳粹便打着“正义”的名号越发嚣张。

《少年的你》:解读作为欺凌者魏莱她们的底气从何而来?

在校园欺凌中也是如此,欺凌者一般都是自诩高人一等,她们对自己的定位就是高贵的,而自己行为也是“正当”的,就像纳粹欺凌犹太人一般。无论是魏莱还是罗婷都觉得自己比别人更高等,而胡小蝶和陈念这样的人便是“低贱穷人”,活该被她们欺负。受害者有罪论和自身身份优化是魏莱她们给自己的心理催眠,也给了她们足够的底气一错再错。

寻求情绪释放的必胜欲:家庭权力之争转移的后果

魏莱的跟班徐渺哭着问陈念,说自己什么都听她们的了,为什么还是会被欺负?陈念没有回答她,而是说陪她走回家。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从欺凌者的家庭中找到。在校园欺凌中,欺凌者选择欺负对象都会找她们觉得自己能够控制的,像文静柔弱的胡小蝶,沉默隐忍的陈念。

《少年的你》:解读作为欺凌者魏莱她们的底气从何而来?

因为只有在面对比自己弱小的人,魏莱和罗婷这样的欺凌者在实行欺凌的过程中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也让自己内心压抑的负面情绪得到宣泄。其实无论是魏莱还是罗婷,她们的原生家庭都是压抑他们内心情绪的。

现代美国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鲁道夫·德雷克斯认为,

“不论什么时候,当我们命令或者强迫孩子做事情,就会导致权力之争。而解决权力之争最好的方法就是要放弃大人的专制、暴力,真心与孩子合作。”

影片中魏莱有着一个强势的爸妈,对她实行“精英式教育”,甚至连魏莱交朋友都控制,告诉她要交什么样的朋友。在这样高控制高要求的家庭中,魏莱自己的力量是极其的弱小的,她没有选择权,必须扮演众人眼中好学生的角色,所以她压抑着自己内心负面的情绪。而罗婷是单亲家庭,父亲酗酒还会家暴,罗婷无法和父亲抗衡,她的内心也积攒着很多的负面情绪。

《少年的你》:解读作为欺凌者魏莱她们的底气从何而来?

换句话说,她们两个人都是和父母权力之争的败者,在家庭中他们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力量。于是她们开始在学校挑起新的权力之争,想要通过欺凌柔弱的对象来找到属于自己的力量,她们挑选的都是自己觉得能控制的人。

《少年的你》:解读作为欺凌者魏莱她们的底气从何而来?

当陈念开始反抗时,魏莱就变本加厉,因为她不想在这场自己挑起的权力之争中输了,以至于生出“连你也敢反抗我”的念头,对陈念越发残忍。

可以说这场权力之争的输赢关乎欺凌者的尊严,她们只有在胜利中才能找回自己的自尊和力量,才能释放一直在家庭中被压抑的情绪。为自己的尊严而“战”便是她们最大的底气。

反观现实中,校园欺凌事件也是少不了外界的纵容和欺凌者的“自我催眠”,因为外界的纵容和欺凌者本身的心理观念扭曲,所以欺凌者从来都是底气十足不觉得自己有错。因此要减少校园欺凌的悲剧,家庭学校和社会都不可缺位。父母做好家庭教育,学校给予关怀关注,社会给予足够重视,那么校园欺凌事件便不至于如同《少年的你》这般悲剧结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