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菜場學校”到全區第一,上海校長如何憑一己之力做到?


從“菜場學校”到全區第一,上海校長如何憑一己之力做到?

2017年6月,靜安區正在籌備建立一所新校園,投資規模達到30億。也是當時上海投資規模最大的一所學校,它就是靜教院附屬學校的新校區,這成為了當年上海教育界最大的話題。

靜教院從“菜小”一路逆襲成口口相傳的好學校,讓不少人感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從“菜場學校”到全區第一,上海校長如何憑一己之力做到?

20年前,海防路上的海防中學和附近的江寧路第三小學,是大家口中常說的“菜場學校”,基本上是無人問津,家長把孩子送進這兩所學校,都是一副不情願。

20年後,事情發生了變化——靜安區海防村一套老房子賣出去了,30平方米實價300萬,搶手到飛起來,剛掛牌就沒了。

為啥搶?看人家賣房帖子標題就知道:對口靜教院附校,重點學區房,名額可用滿五。衝的就是這所最值得選擇的九年一貫制學校——靜教院附校。

能讓這所學校發生如此大變化的,大D老師人為就只一個因素:那就是靜教院的校長。

名校校長


從“菜場學校”到全區第一,上海校長如何憑一己之力做到?


張人利,靜教院附校校長,原上海市靜安區教育學院院長。上海市特級校長,上海市第十一屆、十二屆人大代表。華東師大教師教育特聘教授,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兼職教授,上海市名校長培養基地、德育實訓基地的領銜人。

這位張校長,在他的職業生涯,獲得的榮譽也是數不勝數,比如:

2001年被評為上海市優秀教育工作者

2001年被評為上海市教育科研先進個人

2001年被評為靜安區先進工作者

2001年被評為靜安區各界人士為建設雙高區作貢獻風采人物

2002年被評為靜安區名校長

2004年被評為上海市勞動模範

2006年被評為上海市靜安區首批領軍人才

2006年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

今天,大D老師就來梳理一下,張人利校長是如何做到把靜教院附校帶到這樣一個高度的。


從“菜場學校”到全區第一,上海校長如何憑一己之力做到?

教育改革

1996年,全國掀起了改造薄弱初中的浪潮,海防中學和江寧路第三小學合併改制,成為了現在小學和初中一體化的靜安區教育學院附屬學校。

海防中學在當時可以說是全區薄弱初中之中最薄弱的。

校舍和教學設施陳舊落後,很多老師學歷不達標,常年有多名代課教師,那時候還有40多名教師即將退休。

對於改變學校面貌,教師沒有信心,幹部沒有決心,這副“爛攤子”雖然改名換姓,但依然沒有變什麼。

當時,根本沒有人願意來接手這個爛攤子。

1998年6月,區委任命張人利為靜安區教育學院院長,同時要他接手靜教院附屬學校。

一、想改變學校的現狀,懂教育的人心裡都有數,先要築巢引鳳,招聘到好的教師。

剛開始,張人利也作了大量的工作調研,他走訪了附校周圍的很多社區居民,他一次又一次地找原來的幹部、教師和學生交談。

他發現當時的師資隊伍無法滿足課改和教改的要求,優秀師資缺乏,教師隊伍老化。他想要引進大量優秀的青年教師,就像輸入高質量的新血液一樣,使教師隊伍結構年輕化、合理化。

說幹就幹,張人利到處奔波,以教育學院名義招聘人才,頭四年,就引進華東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復旦大學的博士、碩士和本科生及本市各區的優秀青年教師共50人,使附校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有了明顯提高。

如今,該校的師資隊伍更加出色:

小學教師大專以上學歷達94 %,其中本科學歷佔63.7%;中學教師本科學歷達97.1 %,其中19 %的教師通過了研究生課程班學習。在校上課的教師中,中學高級教師達17名。

這為附校進行全面的課程和教學改革創造了條件。


從“菜場學校”到全區第一,上海校長如何憑一己之力做到?


二、硬件設施的改善

1999年,對硬件設施,包括教室與校園環境進行徹底的整治、更新、完善和美化。也確實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使人們漸漸忘卻附校的前身海防中學。

今年6月開始,學校再度進行新建。新建地址就在海防路上,耗資將得到30億人民幣。當然,據說新建後的學校將進行招生數量的擴大,住在附近的爸爸媽媽們可以期待了。

三、除了師資和硬件設施,真正改變一所學校的靈魂,必然在於課程改革。

“是什麼使附校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是課程與教學改革。”這也是張人利自己對於學校變化的認識。

從“菜場學校”到全區第一,上海校長如何憑一己之力做到?

張人利提出的“按最佳發展期設課”理念,是指學校的課程設置要充分考慮學生學習這門學科的效益最高的年齡階段。

他認為:上海一期課改方案在理論上雖以社會的需求、學科的體系和學生的發展作為三個基點,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仍偏重於學科本身的知識和技能體系,對社會的需求與發展,特別對學生本身的研究還遠遠不夠。按最佳發展期設課的涵義是:

  • 既然學生學習某一門學科在不同年齡階段所要花費的時間不同,那麼,一定能找到學生學習這門學科效益最高的年齡階段。我們把這種學習效益最高年齡階段稱為學習這門學科的“最佳發展期”。
  • 不同的學生應該有不同的“最佳發展期”,但是同一年齡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的共性特徵還是十分明顯的。公共課程的設置應該以共性特徵為依據,包括學科類,也包括活動類。選修課程的開發設置也應該符合某一學生群體的“最佳發展期”。
  • 學生的“最佳發展期”不但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徵,而且還受社會、家庭環境的制約。同一年齡段學生,生長在不同的社會、家庭環境中,學生的“最佳發展期”也會有所不同。學生“最佳發展期”也是動態的
  • 在課程設置上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最佳發展期”,在教學上也要走在學生髮展的前面,考慮到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兩者結合,從而達到最佳效果。

具體做來:

外語:附校首先把形象思維比較強的學科,如外語、語文等重心下移。小學一年級就開設英語課,以口語為主,不與母語學習衝突,逐漸從聽說為主過渡到聽、說、讀、寫並重。每週5節,這是考慮了6-7歲的兒童發音器官柔軟,語言模仿能力最強,是學習聽、說語言的“最佳發展期”。

語文:課時設置是下重上輕,內容不再細分,以綜合的語言學習能力、語文交際能力培養為主。考慮低年級兒童記憶力強的特徵,語文減少程式化教學,增加識字量,擴大閱讀面,張人利組織了教育學院幾十位文理科教師編寫語文拓展閱讀教材(已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走進課堂。

當時按照全市統一的教學計劃,一年級每週有3節數學課,靜教院附校把這3節課時騰給了語文課和英語課,這樣每週語文9節課,英語5節課。其他學校語文老師常常抱怨課時不夠,學生課內來不及消化,只能由家長帶回去再教。但是,靜教院附校一年級的語文老師上課特別從容。為啥?課時多。學生識字量比別的學校大,家長反而輕鬆。英語課也是如此。

數學:抽象思維比較強的學科,如:數學等重心往上移。因為這個時期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較弱,學習起來比較費力、費時。因此,小學一年級不開設數學必修課,考慮幼、小銜接和數、形概念的前期滲透,將原有教材內容分解成三部分:一部分融於英語活動課中;一部分內容放在特設的思維訓練課並與數學思維方法的啟蒙教育相結合;還有一部分內容則結合二年級的數學教學來完成。通過這樣的重心移位,表面看減少了數學必修課的課時,實質則提高了數學必修課的教學效益。

取消一年級的數學課,曾經在教育界內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一年級不上數學課,二年級要將兩年數學課內容學完,來得及嗎?原來,有些知識點,一年級孩子太小容易混淆,學習事倍功半,索性留到二年級削枝強幹,統合整理一起教。另外,一年級獨有的每週一節“英數活動課”,純英語教學,活潑的遊戲形式,最基本的數學概念在“英數活動課”上已經傳授。

就在一兩個月前,外地有個學校一年級取消數學課,網上報紙上吵來吵去爭來爭去。這個事情張人利16年前就做了。跟蹤調查,第一屆畢業生,中考語、數、外成績優良率100%。

探究課程:在六、七年級安排一些理科知識相對要求較低、專題性較強而綜合性要求不高的探究領域;八、九年級安排一些理科知識要求相對較高綜合性較強的領域。另一條是根據課程結構的差異來統籌安排,先是案例激趣,再是探究基礎準備,最後進入探究實踐。

綜合課程:把原先一至五年級的“思品”、“社會”、“生活與勞動”及“自然常識”整合為“綜合常識”,將唱遊(或音樂)與美術整合為“藝術”,還計劃把生物與理、化及地理中的“自然地理”部分整合為“綜合理科”,並擬採用牛津的雙語教材進行。其中綜合社會課以學生社會學科知識的增加以及人格的健全發展為目標,以政治、歷史、地理學科內調整和學科間整合為主要學習內容,以學生主動參與並以團隊、校班會作輔助為主要學習方式的一種綜合課程。

從“菜場學校”到全區第一,上海校長如何憑一己之力做到?

四、教學理念的變化

瞭解靜教院附校和張人利的家長肯定聽說過這樣一個名詞——後茶館式教學

上世紀60年代著名教育家段力佩先生的“讀讀、議議、練練、講講”茶館式教學在全國產生了很大影響。張人利提出“後茶館式”教學理念,在此基礎上發展而來,力求教學方式更加多元,方法更加靈活,教學手段更加現代,以此更好地把握學習主體——學生的認知規律。

理念付諸實施,全校老師都反對。

啃硬骨頭,從物理學科開始。張人利找分管物理學科的副校長周駿,“覺不覺得你上課話太多了?”“真的講得太多了嗎?我們物理成績全區第一。”一句話將張人利的問題彈回來。

雖然周駿也認同張人利的觀點,可真要改,顧慮重重,“傳統教法效果挺好,萬一一變,成績退下來,誰負責?”這幾乎是當前許多教學改革中最大的“阻力”,但並沒有嚇退張人利。

他說,“我們就試一節課,效果不好,大不了重新上一節課。”

於是,周駿在初二兩個水平接近的班級,分別用傳統方法、以及“看書、討論、提升”的方法講了同樣一節課內容,隨堂小練習批改下來,他對張校長說:“十多年來難道我講了很多不該講的話?我想再上一個班級。”第三個班級的課,結果依然。如此一節課一節課的循證實驗下,物理學科的改革順利推進。半年後,全區物理質量檢查結果公佈,周駿跑到張人利跟前說,“我們做下去。”


從“菜場學校”到全區第一,上海校長如何憑一己之力做到?


堅守初心

進入靜教院附校,都是對口入學,作為九年一貫制,大多數都是小學就進了,現在對口靜教院的學區房也是價格不菲的。

附校的聲譽來了,想進附校的學生,已遠遠超過了這個學校的“容量”。

許多張人利早期教過的學生,很信任地把孩子送到了附校。

其中一個學生,如今是上海交大的博導,他從新聞媒體上看到了附校的報道,又聽說張人利在當校長,他放棄交大附中讓孩子上附校,找張人利聯繫說:“把兒子放在你這裡,我一百個放心。”近三年來,教院及附校的教工的適齡子女全部進附校上學,因為他們最瞭解自己的附校。

張人利自己的外孫也就讀於靜教院附校。

他說,曾經有不少培訓機構向他開出百萬年薪,但他依然願意堅守公立學校的講臺。就為了這一點教育理想。

從“菜場學校”到全區第一,上海校長如何憑一己之力做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