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外援薪水才是俱樂部大頭支出;歸化球員要不要限薪?

北京時間11月20日,中國足協發佈通知,要求各級職業俱樂部暫緩與國內球員簽署合同。這一行為被普遍認定為是新的限薪令將要出臺。對此,《澎湃新聞》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澎湃:外援薪水才是俱樂部大頭支出;歸化球員要不要限薪?

《澎湃新聞》認為足協這個舉動本意是為投資人減負。開源方面,足協希望通過中超公司的儘快成立,讓俱樂部可以增加收入。節流方面,中國足協希望可以控制俱樂部的支出,讓“投入帽”更好落實。

中超隊員不超過1000萬,中甲球員不超過500萬,中乙隊員不超過300萬(以上均為稅前收入,國腳可以浮動20%)。但俱樂部真正的大頭支出並不是國內球員,其實是外援的薪水,許多球隊的外援稅後薪水都超過了1500萬歐元。

只對國內球員限薪,對於減負有多大實際作用,還需要觀察。當然,這其中還有一個問題——剛剛和即將完成的歸化球員,在不在限薪的行列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