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發力自有品牌,隱藏了品牌怎樣的“陰謀”?

過去一年來,盒馬陷入了巨大的漩渦之中。

一方面,繼宣佈正式關閉崑山新城吾悅廣場店後,盒馬進入了集中的調整期;另一方面,整個生鮮新零售的熱度突然放緩,行業的處境陡然間變得微妙了起來。

不過,被馬雲視為新零售樣本的盒馬,並沒有選擇繳械投降。

10月20日,盒馬全國標品採購總經理透露,盒馬自有品牌SKU已累計近千個,銷售佔比已經超過10%。


這就意味著,距離盒馬“三年內做到50%以上自有品牌”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盒馬發力自有品牌,隱藏了品牌怎樣的“陰謀”?


為什麼盒馬一直視“自有品牌”為核心競爭力呢?為什麼即便陷入了巨大漩渦,盒馬也依舊繼續押注“自有品牌”呢?


01

打造自有品牌

構建盒馬差異化競爭優勢

針對Costco在華首店遭遇消費者瘋搶,盒馬創始人侯毅公開評價道:


“以前每次去Costco都會被它的商品吸引,這次在上海開店激發巨大的消費熱情,也在意料之中。中國零售業不缺消費需求,不缺渠道創新,主要差距就是商品力。”


盒馬發力自有品牌,隱藏了品牌怎樣的“陰謀”?


其實侯毅的這句話,除了傳遞出對Costco的敬意之情外,還有更為深刻的一層意思。那就是,“渠道創新”儘管很重要,但真正應該被視為核心競爭優勢的其實還是“產品力”。


怎麼理解呢?


自從盒馬正式上線以來,“超市+餐飲”的模式就被其他互聯網公司和傳統零售商模仿。經過幾年的發展,就商業模式而言已經不存在任何秘密可言。


比如,盒馬選址對周邊居民收入的要求;比如,一直被盒馬視為切入市場最佳選擇的“大海鮮”;再比如,半個小時配送到家的前置倉模式等等。


也就是說,單憑這些創新,已經不足以打造足夠的差異化競爭優勢,更不足以打造屬於自己的護城河!

那麼,究竟怎麼辦呢?

盒馬的秘訣是,以最快的速度打造自有品牌。

一直以來,中國零售企業一般只是作為渠道,並不直接參與自有品牌的打造。正因為如此,相比於歐洲零售業高達30%-40%的自有商品銷售,中國零售業僅有1%左右。

也就是說,10%的自有品牌率,在中國零售行業已經算是一個巨大的突破!

可能有人不經要問,為什麼盒馬選擇拋棄市面上的已有品牌,選擇自建品牌這條道路呢?


02

打造自有品牌,

盒馬深層的商業邏輯


在過去,品牌商與渠道商互為獨立、各賺各的錢,可以說一直都相安無事。但是,隨著新一代消費階層的興起,對定製化、個性化、高端化商品的訴求越來越強烈。而且,隨著租金變得越來越昂貴,品牌與渠道逐漸從“互利共贏”過渡到了“博弈”階段。


當然,盒馬的商業邏輯並不僅限於此!


盒馬發力自有品牌,隱藏了品牌怎樣的“陰謀”?


第一、打造高端食材,服務追求高品質的消費人群。

先說盒馬的品牌定位。

早在很久之前,侯毅就曾經公開表示過,盒馬最主要的消費人群是“更富裕的80後和90後消費者”。直截了當的說,就是追求更高生活品質的年輕消費人群。

正因為此,盒馬對自有商品進行分級,“盒馬金標”和“盒馬黑標”主打高端食材,甚至是全球稀缺商品。


據說,為了引進一款日本匠人制作的生巧克力,盒馬特地跑到了日本北海道;為了上線世界第二辣的辣椒,盒馬還親赴盧旺達採購。


第二、強化“盒馬”品牌形象,弱化商品品牌形象。


舉個例子,即便你站在沃爾瑪超市裡,但是在選購洗髮水時,你大概率還是會挑選海飛絲、飄柔、清揚等知名品牌。因為在你眼裡,沃爾瑪是沃爾瑪,具體的商品是具體的商品。


具體來說,沃爾瑪只是扮演了一個渠道商的角色!


盒馬的目的就是要消滅具體品牌的影響。消費者走進盒馬門店,不必在意各產品的具體品牌,只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和偏好購買產品即可。


如此一來,既降低了消費者的決策成本,提高了購物效率,又讓盒馬的品牌地位得到進一步的凸顯。


盒馬發力自有品牌,隱藏了品牌怎樣的“陰謀”?


第三、獲取品牌的定價權,讓消費者無處比價。


在傳統零售商場,商品的定價權在於品牌。舉個例子,一碗售價5元的桶裝康師傅紅燒牛肉麵,無論在普通便利店還是盒馬門店,都賣不出更貴的價格。因為,在消費者的認知裡,康師傅方便麵作為一款成熟的產品,它就只值這個價格!


試想,如果盒馬強行將價格提高到10元錢,那麼勢必導致大量消費者拒絕購買,甚至還會將盒馬貼上“收智商稅”的標籤。


但是,對於盒馬來說,如果不提高產品的售價,不僅賺不到錢而且還會賠錢!


怎麼辦呢?

最好的方式就是不銷售康師傅方便麵,自己去找供應商自己打造品牌。如此一來,消費者對於這樣一個全新的品牌,並沒有可比的價格,也就不存在過激的牴觸心理。


03

最懂中國新中產消費者的盒馬

賭對了嗎?

客觀的說,盒馬打造自有品牌其實是師從沃爾瑪和Costco。但是,盒馬也有著自己的清晰邏輯。


前面說過,盒馬主要消費群體是“更富裕的80後和90後消費者”。那麼,這個消費群體有著怎麼樣的消費習慣呢?


在我看來,至少相比於價格而言,方便、時尚、品質被擺在了更加顯要的位置!


盒馬發力自有品牌,隱藏了品牌怎樣的“陰謀”?


這也是為何,盒馬沒有學習沃爾瑪主打大包裝、大品牌、高性價比的路線,而是走上了“小而精”的細分領域。像巴掌大的黑虎蝦、無任何添加的泰國蝦仁、澳洲安格斯谷飼牛肉等等。


總而言之,盒馬的採購標準不是基於嚴格的成本控制,而是能夠吸引並且滿足高端用戶群的需求。

不過,這種差異化的競爭優勢,也依舊存在著巨大的風險。


比如,不惜成本的選品,加上“生鮮”式的嚴苛要求,是否會導致高企的成本和巨大的浪費;比如,品質與價格的博弈,高質能否承載的起高價。


另外,盒馬的競爭對手們也會模仿盒馬,加大自有品牌的投入和運營。到那時,在供應鏈大同小異的背景下,差異化的自有品牌也會陷入同質化的困境。


最後我想說的是,由於“新中產消費者”數量並不龐大,這就限制了盒馬門店的大規模複製。要知道,這還是建立在同行競爭者未大規模跟進的前提下。而且,從人性的角度說,相比於“高質高價”,消費者永遠更親睞於“高質優價”。


這便是盒馬未來需要解決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