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太后死後在宮中停屍37年,康熙為何不葬?

非夢王子

孝莊太后,博爾濟吉特氏,皇太極的永福宮莊妃。她是歷史上有名的賢后,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一生培養、輔佐了順治、康熙兩代君主。在康熙二十六年時崩逝,享年七十五歲。可是在她死後,卻37年都沒能下葬,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據史料記載,孝莊死後,康熙帝出於孝道,執意要給孝莊太后守孝3年,後來因為群臣勸諫,將時間縮短為了兩年。而且孝莊太后在臨終前,曾經囑咐康熙,希望不要再為了她去動太宗的陵寢,她心裡牽掛著順治,希望死後能在順治陵寢附近安葬。

歷史上還流傳著一種說法,孝莊的遺體在準備運往盛京時,發生了一件非常離奇的事。她的棺材突然變重,上百個大漢都沒能將它抬起,所有人都覺得很納悶。結果當天晚上,康熙帝便夢到了自己的奶奶,孝莊太后在夢裡流著淚告訴他說,自己不想離開,盛京太遠了,她希望一直守在康熙身邊,於是康熙才下定決心不把孝莊太后運往盛京下葬,而是留在了宮中。這一留就是37年,直到康熙帝駕崩,雍正皇帝繼位,孝莊太后終於入土為安。


孝莊太后即孝莊文皇后,清朝著名賢后,先後輔佐皇太極,順治,康熙三代帝王,為清王朝定鼎中原和穩固統治做出了重要貢獻。孝莊太后是蒙古科爾沁貝勒布和之次女,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天命十年(1625年)嫁給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為側福晉,當時是與她的姑姑哲哲一起嫁給皇太極的,哲哲為大福晉。

孝莊在皇太極的後宮中並不受寵,她的親姐姐海蘭珠入宮比她晚卻寵冠後宮,就連林丹汗的遺孀在嫁給皇太極後,地位都要比她高,如囊囊大福晉在冊封妃嬪時名列第三,而孝莊僅名列第五,受封次西宮,稱為永福宮莊妃。在這個方面來說,孝莊應該是痛恨皇太極的,每一次新人入宮都將她的地位一再降低,這也是她留下遺言不願與丈夫合葬的重要原因。

孝莊雖然不受皇太極的喜愛,但崇德三年卻發生了一件事情令她的命運發生了重要轉變。這年的正月三十日(1638年3月15日),孝莊在永福宮生下皇九子福臨。崇德八年八月初九,皇太極駕崩,經過一番明爭暗鬥,多爾袞推舉福臨即位,定年號順治,孝莊以皇帝生母被尊為聖母皇太后,她的姑姑哲哲尊為母后皇太后,兩宮並尊。

一年之後,清軍揮師入關,順治皇帝成為第一位入主中原的清朝皇帝,遷都北京,平定全國,減免賦稅,與民生息,每一件都是關乎社稷江山的大事,在這段時期,孝莊太后周旋在攝政王多爾袞與順治皇帝之間,穩定統治,安定人心。多爾袞死後,順治才真正掌握實權,統治天下。

順治皇帝駕崩後,孝莊太后榮升太皇太后,開始輔佐孫子康熙,在康熙帝親政後剷除鰲拜,平定三藩的重要時刻,孝莊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康熙掌權鋪平了道路。康熙與祖母的關係非常融洽,因其生母早逝,孝莊承擔了大部分母親的角色,康熙對孝莊的評價很高:憶自弱齡,早失怙恃,趨承祖母膝下三十餘年,鞠養教誨,以致有成。設無祖母太皇太后,斷不能有今日成立。

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二月,孝莊太后病危,康熙皇帝晝夜不離左右,親奉湯藥,並親自率領王公大臣步行到天壇,祈告上蒼,請求折損自己生命,增延祖母壽數。二十五日,孝莊太后逝世,享年75歲,臨終前對康熙說:“

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為我輕動,況且我心中也捨不得你們父子,就將我在你父親的孝陵附近擇地安葬。

康熙謹遵遺命,將孝莊生前居住的慈寧宮東王殿五間拆建於昌瑞山下,稱“暫安奉殿”,孝莊的棺槨被葬在暫安奉殿的寶座上,以土掩埋後永閉殿門。此後,康熙帝前往東陵祭謁暫安奉殿、孝陵共二十六次之多,基本上每年必去,由此可見康熙對孝莊太后的深厚感情。孝莊太后這一安放就放了三十七年,直到雍正三年,雍正帝以孝莊文皇后暫安以來國家昌盛,聖祖在位歷數綿長、子孫蕃衍為由,認為此地頗吉,故將暫安奉殿改建為昭西陵,成為清東陵風水牆外最高規格的墓葬。

孝莊太后為何停屍三十七年不下葬,一方面可能是由於康熙與祖母的感情使然,不願早早將其下葬,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孝莊的遺言違背祖制,使得康熙帝不好處理。按理來說,后妃理應與皇帝合葬,即使不合葬一處也應在帝陵附近另建妃園寢。但皇太極安葬在盛京(今瀋陽),而孝莊的遺言既不想與丈夫合葬,也不願回盛京。康熙帝陷入兩難的選擇,只好將這個難題拋給後人來解決。

解密歷史,暢談奇聞。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頭條號:歷史茶坊

各位讀者如有不同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歷史茶坊

康熙號稱“千古一帝”,力壓“唐宗宋祖”,“秦皇漢武”,堪稱“大帝”。但是,若沒有孝莊太皇太后的話,康熙絕對沒有如此巨大的成就,說不定很可能被鰲拜給幹掉了。康熙繼位之初,四位輔政大臣中,鰲拜勢力最大,為人最囂張,經常不把康熙放在眼裡。康熙很憤怒,直接想找鰲拜拼命,一了百了,學習曹芳之精神。此時,孝莊讓這位孫子冷靜下來,學會“忍”,然後待到時機成熟,再解決鰲拜問題,並向康熙出某劃策,最終鰲拜被逮捕。



康熙從小就沒父親(順治死得早),他只能與孝莊太皇太后相依為命,共同應付權臣,維護大清江山。所以,他門祖孫感情深,康熙自然不願意下葬孝莊了。



此外,孝莊之前被多爾袞“欺負”,據說已經下嫁多爾袞,成為所謂的“攝政王妃”。如此一來,康熙無法下葬孝莊,若是葬在關外皇太極陵,似乎不厚道,明擺著對爺爺不敬嘛!


縱橫國史

明朝的皇陵比較集中,即現在的明十三陵(唯有明太祖朱元璋除外)。但清朝的皇陵卻比較分散,除了東陵、西陵外,還有關外三陵。

關外三陵在東北的盛京附近,安葬著努爾哈赤、皇太極,以及他們的幾個祖宗。

其中,皇太極的陵寢叫做“昭陵”。

孝莊太后是皇太極的妃嬪。按照禮儀,孝莊死後,理應葬入昭陵。

但孝莊太后死前留下遺言,不入昭陵。對孝莊一直孝敬有加的康熙皇帝自然只能照辦。

孝莊為何不願意葬入昭陵呢?她自己的說法是“捨不得順治和康熙爺倆,因此不願意葬入遙遠的昭陵,而希望和順治、康熙安葬在一起,也就是葬入順治陵寢的所在地——東陵。

這可能是一個藉口。真正的原因有二:

第一,孝莊為了維護順治的江山,曾忍辱下嫁多爾袞。這對皇太極來說,是背叛。她自然不願意在死後面對皇太極。

第二,滿清入關之前,實行火葬。在關外三陵中,不管是努爾哈赤還是皇太極,都是火葬後安葬的。孝莊可能不願意火葬,因此不願意葬入昭陵。

康熙死後,雍正才按照康熙的囑託,在雍正三年將孝莊太后正式安葬,其陵寢就在順治和康熙陵寢的附近。

前面我提到,清朝還有一個西陵。西陵的開闢者,正是雍正皇帝。

雍正為何要重新開闢一個西陵呢?一直以來有一個謠傳,說雍正的皇位來路不明,他死後不願意面對自己的父皇康熙,因此不敢與康熙一起葬入東陵,只得重新開闢了西陵。

當然不是這樣。

事實上,雍正開闢西陵的原因只有一個:他對東陵的選址不太滿意。

當初,他也派人在東陵勘測過墓址,甚至已經破土動工了。可是突然發現,地質條件太差。陵寢的主體是地宮,需要挖進去。如果地質條件太差,坍塌了咋辦?

另外,風水先生也推波助瀾,說東陵的風水並不太好。

於是,雍正就徹底拋棄了東陵,派人重新選址,最終選定了西陵的所在地。於是,就在那裡修建了陵寢。

之後的清朝皇帝們,本來按照乾隆皇帝的意思,要在東陵、西陵之間輪流安葬。比如,乾隆就安葬在了東陵,他的兒子嘉慶則安葬在了西陵。

可是到了後來就亂套了,基本是皇帝在東陵、西陵之間自由選擇。


趣談秘史

孝莊死後,在宮中停屍37年,康熙為何沒有將孝莊下葬?

孝莊太皇太后在臨終之時,告訴康熙,太宗的陵寢奉安已久,而且已有孝端皇后合葬,就不要再為自己重新動土了。況且自己還掛念著順治和康熙父子,所以希望在順治孝陵附近安陵。

也就是說,孝莊在臨死之前,安排了自己的後事,就是不想去昭陵。

這樣就給了康熙出了難題,第一,不把孝莊埋到昭陵,不符合禮法;第二,把孝莊埋到昭陵,違背孝莊的旨意。

當然,如果說這就把孝莊的停屍37年,貌似也說不過去。因此,這被人認為更加印證了孝莊下嫁多爾袞說,

尤其是順治七年(1650年)時,張蒼水所寫的七言絕句《建夷宮詞》引起了轟動,從中也能窺得些許緣由。

上壽觴為合巹尊,慈寧宮裡爛盈門。

春宮昨進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后婚。

掖庭猶說冊閼氏,妙選孀閨作母儀。

椒寢夢迴雲雨散,錯將蝦子作龍兒。

孝莊真正不願與皇太極合葬的原因

當然,這只是野史,關於清朝的野史還真是多,如果從頭到尾,可以編一部滿清野史了。根據現在的史料,還不足以完全證明這個野史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那麼,孝莊停屍37年到底是如何解決的呢?

到了雍正登基的時候,針對這個問題,雍正先是從禮法上做突破,把以前的禮法典籍拿出來,讓大臣從禮法上去解釋,太后不和先帝合葬,有沒有先例,不合葬是不是也合乎禮法,總之,禮法是人定的。就這樣,因為孝莊沒有沒有掀開皇太極的墓,也給後世留下了一個禮法規矩,就是卑不動尊,皇帝先與皇后死去,皇后死後可以另建陵寢。

按照雍正的意思就是,把孝莊葬在北京,停靈的這些年,大清風調雨順,因此,就在停靈的地方給孝莊蓋了墓,禮法也符合了,孝莊的遺願也完成了,還省錢了(雍正是一個務實的人)。把孝莊安葬到瀋陽昭陵,也就是現在的北陵,路途本身就遙遠,而且,以後祭拜也費勁啊!還是在北京好,香火不斷!


史論縱橫

按說孝莊死後應該葬在盛京,也就是瀋陽,因為她的丈夫皇太極葬在盛京。

以祖制,如果孝莊先死,等皇太極死時,可以把孝莊的陵寢打開,把屍骨取出與皇太極合葬。而實際卻是孝莊後死,尊祖制孝莊死後,她只能在皇太極陵寢旁邊另建陵寢下葬,不能打開皇太極的陵寢合葬。因為皇太極是皇帝,孝莊是皇后,皇帝是尊,皇后是卑,卑不能動尊。另建陵寢規模當然要比皇太極的陵寢小。不能合葬而且新建陵寢規模要小,使這位為大清做出巨大貢獻的皇后心裡不爽。



讓孝莊更不爽的是,皇太極在時,孝莊並不受寵。論及感情,她和皇太極的感情遠不及和兒子順治的感情,更達不到與孫子康熙的感情。所以孝莊臨終遺言,要和兒孫葬在一起,從情感上完全說得過去。



不過這就給康熙出了個大大的難題:把孝莊送盛京安葬,違背孝莊遺願,康熙對孝莊感情深,當然不願那麼做。把孝莊葬在北京,安葬在順治陵寢附近,孝莊是母親,不能比兒子順治的陵寢規模小。但是,順治是皇帝,孝莊雖是順治的皇太后,但她也只是皇后身份,皇后陵寢比皇帝陵寢規模大,這也不合適。



孝莊葬在哪裡?這個問題在康熙那裡無解。所以康熙就把孝莊生前住的宮殿拆除五間,在東陵風水牆外建“暫安奉殿”,將孝莊棺槨暫時停放那裡,這一放就是37年,直到雍正朝才得以安葬。雍正和孝莊沒有感情上的瓜葛,處理起來當然容易得多。

喜歡就加個關注吧!


豫有得

雍正:“都說兒子坑爹的,哪有爹坑兒子的?”

雍正剛即位就面臨一個難題,那就是自己的祖奶奶孝莊到底該葬在哪兒?

康熙在地底下都笑出了聲,兒子啊!全靠你了。雍正也不負所托,自己想了個辦法,解決了父親康熙37年都沒有下葬孝莊的事情。雍正先是找來大臣,對自己的祖奶奶一頓歌頌,最後提到了祖奶奶想與兒孫葬在一起的囑託,還說大清朝自孝莊文皇后死後,託她老人家的福,國運蒸蒸日上,說明她棺槨所在的地方是個風水寶地,我們更不能違揹她老人家的囑託了。最後自己也不下決定,表達完自己的意見,說:“眾愛卿看看怎麼做?幫朕想個辦法出來。”


最後大臣迎合雍正的意思稱:“我大清四海昇平,人民安居樂業,皇恩浩蕩,皇上萬萬歲。擬本朝二年正式將孝莊文皇后的陵命名為‘昭西陵’”

就這樣雍正解決了父親康熙幾十年沒有解決的難題,那麼問題來了,康熙建樹遠在雍正之上,為何對祖母下葬何地耽擱了37年之久?這裡其實有很多種說法。

一:撲朔迷離的“莊妃託夢”

據說康熙為了不讓祖母漂泊異鄉,決定將其靈柩運往盛京與皇太極合葬,吉日便讓128名槓夫前往,可是靈柩抬到遵化孝陵大紅門前,便越來越重,槓夫只好放下歇息一會,等他們再次抬的時候卻怎麼也抬不起來了,負責人趕緊派人告知康熙,康熙知道後百思不得其解,想著想著竟然睡著了,夢中見到了祖母孝莊,孝莊說:“我的棺槨停在我兒子的陵墓外面,就在那裡給我下葬吧!”康熙醒來後便命人建了昭西陵。


二:流言四起的“下嫁緋聞”

皇太極死後,順治皇帝繼位,這其中是孝莊和多爾袞達成了某種協議,孝莊答應讓多爾袞成為“攝政王”,很多人認為孝莊下嫁了多爾袞,即使沒有下嫁,那失身也是肯定的。既然是這樣康熙自然不能再講祖母和祖父葬在一起了,雖說這是傳聞,得不到證實,但是無風不起浪。



三:有理有據的“孝莊遺囑”

《孝莊後傳》:“我身後之事特以囑汝,太宗文皇帝梓宮安奉已久,卑不動尊,此時未便合葬,若另起塋域未免勞民動眾,究非合葬之義;我心戀汝父子,不忍遠離,務必於遵化安厝,我心亡憾矣!”

這段話的意思主要是說,卑不動尊,皇太極已經去世多年,不能因為自己再動封土;也可以避免勞師動眾,減輕農民負擔;還有就是心裡想著兒子和孫子,希望能和他們在一起。


面對這一系列難題,處理不好就有不孝的罪名,康熙不知道怎麼辦,加上國事又要處理,只好先把祖母以前住過的慈寧宮東側五間殿拆卸,全部建材運往在孝陵紅牆外,按原樣易地重建,作為太后的“暫安奉殿”。因為祖母孝莊生前說過自己喜歡這座宮殿,結果這一拖就是幾十年。直到雍正繼位才處理了這件事。我相信放了這麼多年,其實也有康熙對祖母的思念之情,因為康熙一直都是祖母孝莊帶大的。


羽評歷史

孝莊太后,姓博爾濟吉特,名布木布泰,蒙古科爾沁貝勒寨桑之女,太宗皇太極之妃,順治帝福臨生母。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后,培養輔佐順治,康熙兩代君主,是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



孝莊太后生性儉樸不事奢華浪費,在康熙平定三藩時國庫吃緊,孝莊太后嚴令後宮節儉,省下來的銀兩拿出來支持朝廷朝政。康熙帝八歲登基,在擒鰲拜之前沒有親政,在鰲拜的壓制下沒有絲毫的發言權,全靠孝莊太后的全力維護才保得康熙漸漸坐穩皇位並智擒鰲拜奪回朝政大權,後又強勢撤藩,使得皇權最終迴歸帝君之手,大權不再旁落。在康熙為皇權迴歸己手的所有行動中,都有孝莊太后的支持和幫助。她全力配合兒孫的事業,是康熙帝尊敬她的根源。

康熙帝非常尊敬孝順孝莊太后,因此在孝莊太后病危之時康熙帝親自步行到天壇,祈禱上蒼,願折損自己的生命來增延祖母的壽命。康熙帝親書:憶自弱齡,早失估恃,趨承祖母膝下,三十餘年,鞠養教誨,以至有成。設無祖母太皇太后,斷不能致有今日成立,同極之恩,畢生難報……願減臣齡,冀增太皇太后數年之壽……可見康熙帝是何等的在意孝莊太后。孝莊太后死前遺言不要把她葬在皇太極墓裡墓邊,說是皇太極走的時間很長了,她不忍去打擾皇太極的清靜,而且她很想自己的兒子順治,要求康熙把自己葬在順治帝陵寢的旁邊。按清朝祖制,孝莊太后是必須和皇太極葬在一起或在皇太極陵寢旁建妃子的陵寢的。但她留下這樣的遺言後,康熙不能不遵守,又還不能壞了祖制,因此只好把孝莊太后的靈樞安放在京東清東陵,稱"暫安奉殿",停靈其中。直到雍正繼位後,才在暫安奉殿原處就地建起陵園葬入地底。

康熙帝三十七年未下葬孝莊太后只是因為孝順,尊從皇祖母的遺願而己。


陳晨孕育育兒專欄

孝莊太后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后,一生輔佐和培養了順治、康熙兩位皇帝,可以說是清代傑出的女政治家。

孝莊太后於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逝世,靈柩暫安在京東清東陵,直到雍正三年才正式安葬。那麼康熙為何不葬,說法有很多,查閱相關資料我還是比較信服以下這幾點。

1.孝莊太后生前跟康熙關係很好,從孝莊病後康熙親自陪伴左右,甚至親自率領大臣不行天壇,祈告上蒼,祈求折損自己生命,增延祖母壽數,就能看出來,而孝莊死後,康熙悲痛,遲遲不肯安葬只是想多在陪陪孝莊,多一份慰藉。

2.我們都知道皇后死後必須於皇帝同陵,而孝莊太后生前曾叮囑康熙,皇太極安葬已久,而自己非常想念自己的兒子順治,想與他安葬在一起,這樣康熙就非常為難,一邊是組訓,一邊是疼愛自祖母的遺言,所以康熙才遲遲沒有安葬孝莊太后。

當然這些都只是我們後人的猜測,具體我們誰也不知道,可能歷史的魅力就在這裡吧!


勤奮的維修工

這個稍微懂點歷史的人都知道,康熙幼年登基,被多爾袞虎視眈眈,孝莊被迫下嫁多爾袞,就算沒有下嫁失身是肯定的了。



按照古代人的思想怎麼可能讓她和皇太極合葬。康熙為了保存孝莊的面子在史書上也沒有提及這一幕,只說康熙為了念及祖母感情捨不得下葬一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