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交過的智商稅,“六個核桃”核桃乳都不如易拉罐貴

智商稅這玩意,一般人應該沒少交吧。想想曾經的“腦白金”,想想現在的“盲盒”。作為一名優秀的“90後”,我躲過了“背背佳”、“好記星”,躲過了“生命一號”,卻沒躲過“六個核桃”。甚至不讓我喝飲料的媽媽都會跟我說:少喝點飲料,多喝點六個核桃補補腦子。

今年4月,還有消費者將“六個核桃”告上法庭,要求其停止虛假宣傳,稱“六個核桃”並不補腦。而生廠商養元智匯給出的解釋中有一條是:“經常用腦,多喝六個核桃”的廣告語,並未明示或暗示“六個核桃”具有保健功能。這就像老婆餅裡沒老婆一樣,只是說用腦就喝六個核桃,但六個核桃不一定補腦啊。雖然最終“六個核桃”官司贏了,但是現在的“六個核桃”好像也賣不動了。

那些年我們交過的智商稅,“六個核桃”核桃乳都不如易拉罐貴

一、下沉三、四線城市,瘋狂廣告洗腦為“六個核桃”奪得市場

養元飲品靠“六個核桃”,成為植物蛋白領域龍頭。養元飲品從一個幾乎要破產的小廠,靠“六個核桃”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在2017年成功上市,市值最高時達到500億。在植物蛋白飲品領域,養元飲品市場份額最大,佔到25%;在核桃乳領域,養元飲品更是一枝獨戲佔到88%。市面上山寨產品層出不窮,“六顆核桃”、“六個純核桃”等,更過分的是還有“六個核彈”,足見“六個核桃”有多火。

那些年我們交過的智商稅,“六個核桃”核桃乳都不如易拉罐貴

那為什麼“六個核桃”如此優秀,能夠在“南椰汁,北露露”之中,打出自己的一片天?

首先,洗腦式營銷把“六個核桃”打造成健康飲品。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發,人們對乳製品失去信心。此時“六個核桃”通過大規模的投放廣告、並請了陳魯豫做代言人,使得六個核桃這個品牌迅速進入人們視線。“經常用腦,多喝六個核桃”這句廣告語甚是洗腦,消費者普遍認為它真的能夠益智補腦;並且產品名稱“六個核桃”讓人們錯以為一瓶裡面真有6個核桃的營養。健康飲品,老少皆宜,於是“六個核桃”成功替代了乳製品,成為自己飲用、過節送禮、看望病人的不二選擇。

其次,“六個核桃”靠市場下沉,農村包圍城市。自知在一二線城市無力與露露、椰汁競爭的“六個核桃”,從一開始就把戰場放到了三、四線城市。畢竟大牌產品手再長,也不能“雨露均霑”。由於農村市場競爭壓力小,“六個核桃”很快就打開了銷路,逐漸再向城市市場靠攏。

那些年我們交過的智商稅,“六個核桃”核桃乳都不如易拉罐貴

二、養元飲品產品單一,重營銷輕研發導致銷量下滑

今年前三季度,養元飲品業績持續下滑。一般像春節、高考前這些時間節點,養元飲品的業績都會特別好。但今年前三季度,養元飲品的營收卻開始下降,分別較去年下降了12.53%,26.64%,10.59%。

業績下滑的原因主要在與產品銷量的下降,這是“六個核桃”賣不動了啊。

那些年我們交過的智商稅,“六個核桃”核桃乳都不如易拉罐貴

銷量下滑的原因我認為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還是要說回上文“六個核桃”火起來的兩個點。

首先,養元飲品產品單一,隨著各大乳企市場下沉,“六個核桃”就不再具有那麼強的競爭力了。

養元飲品的營收幾乎全部來自核桃乳,也就是說它只有“六個核桃”這麼一個品牌產品。隨著各大乳企也開始佈局三、四線市場,養元產品單一的核桃乳產品便不再具有優勢,本來是農村包圍城市,現在是大本營被人滲透進來了。

其次,養元飲品重營銷,輕研發,過度的營銷並起不到刺激業績的作用。上文中說到,“六個核桃”的火爆離不開洗腦式的廣告營銷,養元飲品確實也捨得為營銷花錢。近幾年養元飲品的銷售費用一直在10億以上,相比之下它的研發費用卻很單薄,2017年和2018年分別是1110萬和2146萬。

雖說零售產品主要靠營銷獲客,但養元飲品的產品太單一,過度的營銷反而起不到刺激業績的作用。今年前三季度,養元飲品即使花了7.89億來做營銷,也阻擋不了銷量下滑。

那些年我們交過的智商稅,“六個核桃”核桃乳都不如易拉罐貴

除了前兩點之外,引起“六個核桃”銷量下滑的原因可能是消費者不想再交智商稅了吧。按照六個核桃的配料表,240ml的飲品裡,蛋白質和脂肪的含量分別是1.44克和4.8克。若以此計算所含核桃數分別是1.87個和1.58個,兩個核桃的量都沒有。同時根據招股說明書,2017年上半年1瓶“六個核桃”的成本價1元,其中易拉罐就有0.57元,而核桃仁只有0.25元。合著這核桃乳都不如這易拉罐貴,我到底是補腦還是補“鐵”呢?

那些年我們交過的智商稅,“六個核桃”核桃乳都不如易拉罐貴

三、總結

曾經依靠次級市場和廣告洗腦營銷的養元飲品,成功帶火“六個核桃”。但由於產品單一,過度的依賴營銷,輕視研發,“六個核桃”在今年銷量已經開始下滑,即使代言人換成小鮮肉王源也無法挽救頹勢。如今市值已從巔峰的500億,跌至300億。養元飲品自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目前也已經在逐步加大研發投入,但是“六個核桃”想要繼續收我們的智商稅恐怕有點難了。

文末劃重點:

有趣又有料的乾貨財經,

“小北讀財報”與您共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