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党集群”销售已经翻篇,频频行贿的扬子江增资押注创新药

出品:中访网零度调研

研究员:朱婷婷

近日,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扬子江药业生产的盐酸特拉唑嗪胶囊(1mg、2mg),通过了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据悉,该产品也是扬子江药业集团第六个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产品。

居民寿命的延长、医疗水平提高、医药研发技术水平提升、对药品低成本的需求使得仿制药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中国仅次于美国和欧洲,为全球第三大仿制药生产国,约占全球仿制药市场规模的16%。

假设中国人口增长率、人均收入水平、疾病谱等保持稳定,2017年中国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82万亿元,以近4年复合增长率8.16%、国产仿制药占所有药品数量86%的比重测算,2018年至2020年国产仿制药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6万亿元至30万亿元。

“乡党集群”销售已经翻篇,频频行贿的扬子江增资押注创新药

中国仿制药最大的销售渠道为医院,根据UBS估计,中国约77%的药品通过医院销售,10%的药品通过零售方式销售。

10月30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法院《王洪志贪污、受贿、单位受贿一审刑事判决文书》,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被卷入此案。

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的判决书,2011年-2018年,被告人王洪志在担任南开医院药物研究室副主任及三潭医院药剂科负责人期间,利用职务便利,索取、非法收受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业务单位相关人员给予的好处费、回扣等钱款,用于个人消费,并为上述业务单位相关人员谋取利益。

据悉,扬子江药业位于江苏泰州,创立于1971年。由生产板蓝根的制药车间发展成为了年营收超过700亿的药企。利税连续2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均复合增长17个百分点。

作为蝉联数届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榜首的企业,扬子江药业并不是第一次卷入行贿案件。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2019年,扬子江药业涉及行贿案件共15件,6年时间里行贿金额上百万。

医药行贿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一旦上市意味着将这些秘密公之于众,药企难走到光亮处。

不过,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镜人曾多次公开对外宣称不上市。

不上市的“如意算盘”

2014年以来,扬子江医药产业大力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开展了一系列化学仿制药的再评价工作。目前,扬子江医药工业申报数量48个。

与原研药相比,仿制药价格较低,对居民及医保基金的负担较轻,因此在医保体系内被广泛使用。而医疗改革亦采取医药分开、集中招标采购、两票制、医保支付标准等方法降低药价。

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22日,扬子江地区有8种产品通过了非专利药品一致性评价,其中6种产品通过了全国第一,并有20多个品种完成申报,处于在审状态。

“乡党集群”销售已经翻篇,频频行贿的扬子江增资押注创新药

扬子江药业集团,在业界一直都以药品销售业绩著称,其明星品种地佐辛等为公司创造了巨额的营收;且随着一致性评价的不断深入,已有多个品种通过,在整个行业处于领先状态。

1971年成立的一个镇办小厂,经过2003年的改制,发展成了今天的扬子江药业。在工信部发布的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上,扬子江药业已连续三年位居第一。

如此傲人的数据,为何迟迟没有进入资本市场呢?

因为没有上市,财务与成本结构就不会向大众透明。

不过扬子江药业建立了全中国最大的销售网络,拥有最多的销售代表或代理商,销售规模有不同的口径,但大致在500-700亿的体量,是中国最大的仿制药企。

在扬子江销售模式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乡党集群”。

扬子江通过本地化招聘,把大量泰州人纳入麾下,通过给政策、定任务、给支持等方式,让上万的泰州人携妻带子,几乎家族出动为扬子江药业做药品销售,众多扬子江药业的销售人员都是乡党,都是一家人,在扬子江药业的优惠政策支持和优质产品质量支持下,上万泰州乡党把扬子江药业的销售做成自己的事业,他们不惧辛苦,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向县乡镇甚至农村拓展。

扬子江药业,只是一味模仿?

那么,仿制能力、销售能力俱佳的扬子江药业,只是一味的做模仿吗?

曾以板蓝根、胃舒等中医药起家的扬子江药业,经过40多年的积累,成为了拥有了多条研发产品线的企业。

“乡党集群”销售已经翻篇,频频行贿的扬子江增资押注创新药

第36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上,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再次荣登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首,实现“五连冠”。

扬子江药业之所以能成为五连冠,不得不说是借了国家扶持中医药政策的东风,同时在仿制药,首仿药的系统布局上有独特的定位。

但是,对中医药企业来说,国家政策阴晴不定。

国家医改对中医药并没有出台诸多限制,甚至还给中医药颗粒、饮片大开绿灯;中成药、中药注射液等纷纷成了辅助性用药,在最后还有按病种付费这一关口。

综合看来,国家并没有中医药定为治疗疾病的发展方向。可以说,想要依靠医院处方快速放量已经走不通了,转型迫在眉睫。如何找准中药产品的市场,觅得一线生机成为整个中药企业的共同命题。

生物药,大部分在处于从Me Too到Me Better的发展过程中,即使大热的PD-1也概莫能外。

据悉,扬子江药业每年用于研发创新的投入年增幅达20%,每年技术创新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在3%以上。

“乡党集群”销售已经翻篇,频频行贿的扬子江增资押注创新药

在创新药物方面,YZJ-1139是扬子江海雁与药明康德联合研发的一种双重食欲素受体抑制剂,是扬子江药业集团第一个获批临床的创新药,目前在国内开展临床Ⅰ期试验。

2017年3月扬子江药业集团四川海蓉药业有限公司的化药1.1类新药托西酸伊菲替尼获批临床,目前正临床Ⅰ期试验中,是与四川大学合作开发的一款潜在治疗实体瘤的药物。

但是,何时能研发出一款重大创新药,迈入创新第一梯队,对扬子江药业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