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京走出一批中國文藝界的中流砥柱

慢城以南,遊子山腳下,南京文藝家創作基地在深秋之際迎來了一群“回家”“歸寧”的人。11月20日,紀念南京市文聯成立七十週年座談會在這裡舉行。黃素嘉、莊漢、孫曉雲、竺小招、葉兆言、陳堅、陶琪、雷建功、鄒建平、於先雲……100多位享譽全省、全國的藝術家和文藝工作者代表歡聚一堂,共話與文聯同成長、同奮鬥、同心築夢的難忘歷程,共同寄語新時代、展望新徵程。

1949年11月20日,南京市文聯成立。七十年間,南京市文聯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團結帶領廣大文藝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與時代同步伐、與祖國共命運、與人民同呼吸、與社會同發展,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積極推進南京市文藝事業的繁榮發展,在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實踐。

會上,“南京市文聯”APP正式啟用,南京有了“網上文藝家之家”;南京市文聯與南京出版傳媒集團簽訂了共建“文學之都”相關項目戰略合作意向書,約定雙方就《文學之都(南京)作家作品年選》叢書出版項目、影視戲劇劇本孵化項目開展合作。

梅婷、陶澤如、卞留念、尚長榮、羅斌、邱運華、等許多從南京出發,或曾與南京市文聯結緣的著名文藝家紛紛以視頻的形式發來祝福。

“我印象最深的創作經歷是30多年前,我在《青春》雜誌上,發表了我的雜文《燈》。”中國書協副主席、江蘇省文聯副主席、江蘇省書協主席、市書協名譽主席孫曉雲在現場訪談中提起她與文學期刊《青春》的一段往事。1979年,面向廣大青年、為無名作者鋪路的文學刊物《青春》應運而生。兩年後,這本由南京市文聯創辦的雜誌全年印發量就達近600萬冊。南京市文聯主辦的南京文學創作講習所及其陣地《文學新稿》,同《青春》一起,成為精神廢墟上建立起來的文學課堂,寄託了廣大文學青年的憧憬和努力。

與改革開放的時代相呼應,南京文學界湧現出一批有影響的代表人物:方之、斯群等老一輩文學藝術家和資深文藝幹部重回工作崗位;範小青、葉兆言、周梅森、蘇童等中青年創作人才脫穎而出。以“文學熱”為先導,各藝術門類百花齊放。從南京走出來的一批又一批藝術家成為中國文藝界的中流砥柱,他們的藝術道路與南京市文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而近年來,南京市文聯多管齊下,引導廣大文藝家唱響主旋律,並從創作取材、採風交流、改稿研討、評論推廣等多方面入手,為文藝創作提供全面、科學、有效服務,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電影《英雄之戰》、廣播劇《雪域彩虹》、歌曲《為什麼跟你走》、圖書《小水的除夕》《淬火青春——大學生從軍報告》《因為爸爸》 等作品在全國第十三屆、第十五屆“五個一工程”獎評選中獲獎。

近年來,南京市文聯也積極適應新時代服務對象、載體建設、組織形式、動員方式上的新變化,延伸工作手臂、創新工作方式,活動形式更加多樣,服務範圍更加廣泛。法國畫家帕赫工作室、俄羅斯音樂家亞歷山大工作室等人才工作室讓許多外國藝術家來到南京、瞭解南京,寫南京、畫南京、唱南京;“藝路芬芳——‘一帶一路’中國南京傳統藝術展”(阿爾巴尼亞、希臘)、“偉大的絲綢之路——南京優秀美術書法作品赴亞美尼亞展”“南京文化印象”攝影展(斯里蘭卡)、“絲路畫語——烏魯木齊、南京美術作品交流展”“青年舞蹈人才培訓南京舞蹈營”等國內外文藝交流活動,讓海內外讀懂南京故事,傾聽南京聲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