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幅天書在抗戰時期10塊大洋盜賣,幾經輾轉,如今成美國鎮館之寶


在美國華盛頓的賽克勒美術館,有一幅鎮館之寶,它來自中國長沙東郊子彈庫的楚墓。這幅現今世界上唯一被發現的一件戰國帛書,是怎樣輾轉流落到美國?還有一段曲折的歷史。

帛書近似正方形,長38.76cm,寬47cm,其上有11幅彩繪書畫古卷。在他東南西北四條邊上,分別描繪有春夏秋冬12個月,掌管季節變化的神童。在四邊的畫像上還有兩篇解釋性的文章,共900多個字。

在1942年9月,當時的長沙城正在處於日軍的不斷圍攻之下。在當時在東郊一個叫子彈庫的地方,盜墓賊在那裡發現了一座古墓,將文物盜掘一空。這裡面被盜的東西中最珍貴的兩樣東西,一樣是一把青銅古劍,一樣是一部泛黑了的帛書。

盜墓賊把這兩樣寶物用十個大洋的價值賣給了文物販子。在兩年之後古董商人蔡季襄在長沙將這帛書買下。隨著1944年在長衡會戰的失敗,日軍攻進了長沙。蔡季襄不得不帶著帛書和家眷逃離長沙。在顛沛之中,他對這個帛書進行了考證研究。在1945年的時候還印刷成書出版發行,上面寫明瞭這帛書出土的準確位置。

據他考證,這個東西是距今2300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貴族所用的古書籍。是迄今為止在中國發現年代最早的戰國帛書,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和考古價值。

在抗戰勝利後,蔡季襄在上海遇到了美國商人柯強。這個人對中國古董比較熱愛。見到帛書後,願意用1萬美金收購,他先付1000美元定金,等到他在美國出手之後再把餘下的錢付給他,蔡季襄同意了柯強的這個建議。 圖為:破解部分帛書之謎的考古學家李學勤

再三囑咐他,要保護這個文物。不過,從1949年之後蔡季襄與柯強就斷絕了一切聯繫。15年後,柯強把這本帛書以10萬美元的高價出售給了收藏家戴潤齋,後來幾經轉手便以50萬的美金,最後落到了美國富豪塞克勒的手上。 被他放入了自己的美術館內,成為了該館的鎮館之寶,迄今沒有回到祖國的懷抱。 圖為:帛書上的伏羲兩字

帛書內容共分三部分分,即天象、災變、四時運轉和月令禁忌,其內容豐富龐雜,不僅載錄了楚地流傳的神話傳說和風俗,而且還包含陰陽五行、天人感應等方面的思想。在文字四周繪有12個怪異神像,帛書四角有用青紅白黑四色描繪的樹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