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鷺藥業、 現代製藥逆勢攪局?徐明波、周斌的四心思考

導 語

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聚焦醫藥業,整體復甦行情中,也有個別落寞者。

比如現代製藥、雙鷺藥業。同為創新藥企的先行者,兩者卻在陣陣創新春風中,淪為問題攪局者,何以至此呢?

強者恆強,是2019年中國股市的年度熱詞。

聚焦板塊,強勁的“吃喝”行情,仍在繼續。

來自國內私募最新調查顯示,近六成股票私募策略偏向進攻。消費、醫藥等抗週期板塊,仍是一線私募的主流選擇。

從2019年三季報數據看,A股314家醫藥生物企業中,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幅超30%的達到91家,三分之二企業實現正增長。行業營收同比增長16.93%,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10.91%。

不難看出,經歷2017、2018兩年政策變局、市場洗牌的水逆期後,醫藥企業已守得雲開見月明,顯示出強勁的復甦態勢。

不過,分化行情之下,落寞掙扎者依然不乏其人。

雙鷺藥業、 現代製藥逆勢攪局?徐明波、周斌的四心思考

增收不增利 重銷售輕研發

先來看看現代製藥。

10月26日,現代製藥發佈2019年三季度報顯示,實現營收90.24億元,同比增長6.3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5.75億元,同比下滑0.41%。

增收不增利的尷尬表現,主要源於以下三點:主營業務成本增加、非主營收入減少、費用增加。

最有看點的,當然是銷售費用。

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現代製藥銷售費用為19.58億元,較2018年的15.28億元增長28.13%。其中,銷售服務費為17.51億元,會議費為337.21萬元,廣告費為447.48萬元,業務招待費為199.34萬元等。

值得注意的是,醫藥業畸高的銷售費用向來廣受詬病。其中市場、學術推廣費更是行賄回扣的高發地帶。有專家認為,如果一家企業銷售費用與利潤明顯不成比例,意味著企業過分依靠甚至迷戀營銷,產品話語權不足,核心競爭力有待提升。

聚焦現代製藥的研發表現,或會有更深刻體會。

相比銷售費用的高量快漲,現代製藥的研發投入就吝嗇許多,且呈下降趨勢。

2017年,公司研發投入3.38億元,佔當期營收不到4%,銷售費用是其4倍。

而到2019年上半年,現代製藥的研發費用竟降到1.69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76億元下降3.90%。

不如白銀一片

長期以來,輕研發重營銷是國內藥企的通病。也是導致我國醫藥業大而不強的重要原因。

隨著帶量採購、一致性評價、分級診療等政策的持續發展,監管層提質增效的信號滿滿。隨著重塑藥品價格形成機制,中低端的高仿藥市場日益萎縮。精於研發、發力創新藥、提升性價比,成為從業者新的價值分水嶺。

在此創新大潮中,相關政策的破壁效應明顯。

以藥品審評審批為例,監管層不斷鼓勵、支持及提速創新藥的上市。早在2018年11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品審評中心(CDE)發佈通知,進一步提高審核優先審評申請效率,對優先審評申請,採取即到即審方式組織專家進行審核,確定優先審評品種。

受此影響,藥企研發熱情被極大鼓舞。

有媒體統計顯示,從三季報看,A股165家制藥企業(涵蓋化學制藥、中藥、生物製品三大類,部分數據不可統計的企業除外)中,有118家研發費用投入皆較去年有所增加,平均漲幅達到37.60%。同時,越是龍頭企業增幅越大,比如“市值一哥”恆瑞醫藥,研發經費為28.99億元,增幅66.97%。

顯然,現代製藥與行業的大趨勢不甚相符。

值得注意的是,瀏覽現代製藥官網,致力於成為研發驅動型的高科技醫藥企業,是其企業戰略目標;有活力的專業創新者,有實力的行業引領者,是其企業願景。

問題在於,如何知行合一。

說千道萬,不如白銀一片。沒有匹配量級的投入,上述目標願景是否會淪為空談、笑談呢?

這樣的質疑聲音,值得現代製藥思考。

業內人士表示,研發創新力不足,必然無益於產品品質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強,只能依賴銷售渠道,進而銷售費用再次高企,侵蝕研發,由此形成惡性循環。產品老化、性價比差、創新產品不足、創新質量低,最終導致企業發展陷入困境。

實際上,現代製藥已經在為此買單。

數據顯示,2018年末,現代製藥應收賬款為11.18億元,佔總資產比例為6.79%;2019年上半年,其應收賬款為18.19億元,佔總資產的比例為9.89%。

換言之,現代製藥半年的應收賬款已大大超去年全年水平。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公司應收賬款過高,說明企業產品競爭力不高、市場話語權不強,議價能力弱。如果不能及時收回,會形成壞賬風險,進而影響公司資金使用效率和經營業績。尤其是高量快增狀態,極易影響企業現金流,甚至引發系統性風險。

雙鷺藥業、 現代製藥逆勢攪局?徐明波、周斌的四心思考

併購後遺症

這樣的風險考量,並非空穴來風。

往期頻頻的併購動作,已經留下後遺症。

2016年,現代製藥花費77億元併購9家公司。2017年,國藥一致、青海製藥廠等6家公司業績對賭失敗,直接導致現代製藥2017年淨利潤下滑。

對此,一位從事併購交易的投行人士表示,併購標的業績變臉的前三年,上市公司可靠業績補償實現業績平穩,而第四年開始沒有了業績補償作鋪墊,現代製藥該如何整合這9個併購標的實現業績爆發成為關注焦點。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至2017年,現代製藥累計盈利與業績承諾缺口高達2.36億元,其中青海製藥廠兩年累計未完成業績差額2720萬元。

面對持續加重的包袱,現代製藥開始拋售資產。憑藉青海製藥廠稀缺的麻醉藥品生產資質,在2018年底,以42562.59萬元成功溢價賣出。

問題在於,不是每一個併購企業都有這樣的稀缺價值。如何消化併購風險,現代製藥仍有不小壓力。尤其是三年業績期已過。2020年,現代製藥或將迎來真正考點。 

需要指出的是,併購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如何整合各自資源優勢,發揮協同效應,形成產業鏈、價值鏈共振,進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打開成長空間。這是企業併購的根本要義。

遺憾的是,現代製藥並沒有沾下多少併購光,甚至有陷入問題泥潭的節奏。

比如併購子公司國藥威奇達的環保違規問題。

2017年5月,因常年排放未經處理的廢氣,國藥集團大同威奇達中抗製藥有限公司被罰款5萬元。

2017年10月,山西省大同經濟開發區發佈《關於上報群眾反映國藥集團威奇達藥業有限公司氣味嗆人問題(D1)調查處理情況的報告》。對國藥威奇達責令改正,並處罰1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受環保督查趨嚴影響,製藥企業環保成本不斷攀升,這必然會進一步加大現代製藥的資金壓力。

此外,2018年7月,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佈公告,經北京市藥品檢驗所檢驗,現代製藥控股子公司國藥致君、國藥威奇達生產的兩批次注射用頭孢呋辛鈉不符合規定,不符合規定項目包括溶液的顏色、裝量差異。

最重要因素

如何協同整合,讓下屬企業少添亂、不添亂,考驗著現代製藥的整合管理能力。

而頻繁的高管變動,似乎又蒙上一層陰影。

2019年8月23日,除了現代製藥的半年報,公司副總裁崔昳昤和鄧寶軍的辭任公告也一併發出。

實際上,這種變動從年初就已開始。

2019年1月12日,現代製藥發佈公告稱,公司3名董事楊存周、章建輝、楊逢奇因工作原因,請求辭去公司董事及董事會相應專門委員會相關職務。

公開資料顯示,楊存周、章建輝都是2016年11月18日被選舉為公司第六屆董事會董事,此次離職距其任期屆滿還有約10個月時間。

而楊逢奇是2018年2月才當選為公司董事,任職僅10個月就離職,賈志丹任職期更短,只有4個月。

2018年,其離職高管也不少。2018年12月14日,監事楊文明因工作原因辭職,兩日後,獨立董事許定波、邵蓉也提出辭職申請。

不過,相比上述離職,最有看點的當屬2017年7月,公司董事韓雁林的辭職行為。不但提前辭職,還被曝出內幕交易。

據悉,2017年3月23日,現代製藥發佈2016年年報,並公告每10股轉增10股,派送現金紅利2.60元(含稅)的2016年度利潤分配方案。

在2017年1月份至3月份期間,韓雁林累計買入“現代製藥”228.92萬股,買入金額為7605.84萬元。2018年12月28日,問題被曝出。韓雁林受罰罰款90萬元,並五年禁入市場。

一片雞毛之下,現代製藥的價值人設受到多維質疑。

萬事因人而起,企業生存發展,最重要因素也是人,尤其是高管團隊的主導因素。如何打造高專業水平、強穩定性的管理團隊,是董事長周斌、總經理楊軍的一道嚴肅思考題。

雙鷺藥業、 現代製藥逆勢攪局?徐明波、周斌的四心思考

業績波動的背後

面對考題的,還有雙鷺藥業。

10月28日,雙鷺藥業發佈2019年三季度報,實現營收15.76億元,同比增長1.6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03億元,同比下降5.43%。

其中,第三季度營收5.26億元,同比下滑7.85%;實現歸母淨利潤1.46億元,同比下滑19.58%,出現營利雙降局面。

尷尬的水逆表現,折射出雙鷺藥業的發展疲態。

事實上,作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雙鷺藥業一直是創新藥研發的領軍型企業。公開信息顯示,其擁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個國家一類新藥在內的70餘個品種。在血液、腫瘤治療、心腦血管治療、肝病治療、糖尿病等領域擁有豐富產品儲備。

2004年上市後,雙鷺藥業也曾比肩恆瑞醫藥、復星醫藥、石藥集團。

遺憾的是,2015年開始,雙鷺藥業業績承壓表現不斷顯現,當年公司營收、扣非淨利潤為11.57億元、5.26億元,分別下滑6.95%、17.53%,出現上市來的首次負增。

此後2016年、2017年業績持續下滑,2016年公司營收、扣非淨利潤為10.10億元、4.17億元,分別減少12.68%、20.76%,2017年扣非淨利潤為3.44億元,減少17.54%。

2018年,公司業績恢復上漲,實現營收21.67億元,同比增長74.50%;實現淨利潤5.71億元,同比增長7.10%;

遺憾的是,這種反轉行情沒有持續到2019年。尤其是第三季度,雙鷺藥業又陷入了營利雙降的困境中。

那麼,業績波動表現的原因是什麼?

主打產品的不確定性

來看看產品端。

往期看,由於2015年複合輔酶和胸腺五肽承壓明顯,新品種銜接慢於預期,當年業績開始走下坡路。

當下看,某小型券商醫藥行業分析師表示,受主要產品進入《國家重點監控目錄》的影響較大。

雙鷺藥業2019年半年報表示:受行業政策影響,部分產品的銷售受到一定衝擊。

具體而言,即藥品監控目錄的制定和新版醫保目錄的發佈。

據悉,2019年7月,雙鷺藥業的注射用複合輔酶和胸腺五肽進入《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化藥及生物製品)》(以下簡稱“《目錄》”)。

南京中醫藥大學藥事管理與法律系教授楊勇表示,進入《目錄》的藥品原因主要有三種,一是這類藥品針對的疾病種類大部分是心腦血管、腫瘤等慢病、重病,以及用藥週期較長、總費用較高的疾病;二是這類藥品的療效範圍較廣,針對性不夠強、不確切;三是這類藥品的價格較高、市場佔有率呈現不合理性偏高。

據米內網數據顯示,2018年,雙鷺藥業的複合輔酶在中國城市公立醫院、縣級公立醫院、城市社區中心以及鄉鎮衛生院終端銷售額超28億元,胸腺五肽銷售額也超4億元,兩大品種合計終端銷售額超32億元。

海宸投資的醫藥行業研究員表示,“可以很明確的是,輔助用藥的下行趨勢不可逆轉。目前這兩款產品佔雙鷺藥業營收比例較大,增速下滑會對公司業績帶來一定壓力。佔比下降到多少真得很難說,只能趨勢性判斷”。

天風證券醫藥組也在研報中表示,進入《目錄》的藥品,未來可能在醫院使用空間受到進一步限制,為具有更高臨床價值的藥品騰出空間,銷量大概率將呈斷崖式下跌。

對此,雙鷺藥業董秘梁淑潔表示,對於注射用複合輔酶被納入《目錄》的影響,目前還不好評判。

此外,2019年8月,國家醫療保障局發佈《2019版國家醫保目錄》。新版目錄調出品種150個,明確指出,對於原省級藥品目錄內按規定調增的乙類藥品,應在三年內逐步消化。

雙鷺藥業的複合輔酶和胸腺五肽,屬於上述調增的乙類藥品。

此外,雙鷺藥業的另一主力產品來那度胺,也在今年不斷受到挑戰。

公開信息顯示,2013年,來那度胺獲批進入中國市場。彼時,新基製藥為保證市場獨佔性,申請了眾多專利。

2017年,雙鷺藥業才在國內上市仿製藥。

據米內網數據庫顯示,2017年前,新基製藥佔據幾乎全部市場份額。自2018年開始,雙鷺藥業的來那度胺的市場佔比情況開始好轉,佔據3.76%的市場份額。

然而,2019年1月,正大天晴的來那度胺膠囊獲批上市;2019年4月,齊魯製藥也獲批上市。

同時,藥智網數據庫顯示,百濟神州也於7月獲批上市,豪森藥業、揚子江藥業還在審評審批中。

激烈競爭格局中,隨著更多藥企通過一致性評價,各大藥企間的價格戰也愈發激烈。

2019年6月,藥智網的中標數據顯示,25mg規格的來那度胺,正大天晴在山東省的中標價已降低到約188元/粒,齊魯製藥有限公司在上海的中標價降低到約190元/粒,雙鷺藥業在江蘇省的中標價則約為188.6元/粒。

可以預見,未來來那度胺的價格還會進一步降低。這對雙鷺藥業的業績影響不言而喻。

雙鷺藥業、 現代製藥逆勢攪局?徐明波、周斌的四心思考

生育市場新藍海?

客觀而言,面對市場變局,雙鷺藥業也做了諸多創新努力。一定意義上說,新品承載著他們太多希冀。

據半年報顯示,雙鷺藥業正在加快新產品上市步伐,推進一致性評價工作,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阿德福韋酯片/膠囊、依諾肝素鈉注射液、利伐沙班片、替莫唑胺膠囊、來那度胺膠囊、奧硝唑注射液均已完成一致性評價並申報。

並且,2019年10月14日,雙鷺藥業發佈公告稱,美國的GEMPHIRE公司獨家授權其降脂產品Gemcabene(以下簡稱“G藥”)在中國市場的所有相關權益給雙鷺藥業。

公開資料顯示,G藥為一種調節血脂的新藥,該產品適應症專利在美國最早2032年到期,目前在中國已申請專利保護。

對此,曾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G藥能成功上市,或成為高血脂症的主流用藥,或成為雙鷺藥業下一個明星產品。”

最引注意的是,雙鷺藥業還踏入生育市場。2019年10月10日,雙鷺藥業收到國家藥監局簽發的關於注射用重組人促卵泡激素的《臨床試驗通知書》,此消息一出,備受資本市場關注。

事實上,雙鷺藥業重組人促卵泡激素於2017年12月提交藥品臨床註冊申請並獲受理。另外,雙鷺藥業的長效重組人促卵泡激素rhFSH-CTP已於2018年5月批准臨床,正處臨床I期階段。

公開信息顯示,重組人促卵泡激素主要用於輔助生殖技術,促進女性卵泡生長和刺激多卵泡發育。目前該產品僅有原研默克公司和長春金賽藥業兩家獲批上市,而長效重組人促卵泡激素目前尚未有進口和本土產品在國內上市。

據世界衛生組織評估,全球每7對夫婦中,就有1對存在生殖障礙,不孕不育症影響全世界大約10%至15%的人口。

我國不孕症的發生率約佔生育年齡婦女的15%至20%,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和年輕化趨勢。

這也是雙鷺藥業上述發力的邏輯所在。

不過,巨大市場,也意味著巨大競爭。

目前國內促卵泡成熟激素市場中,默克雪蘭諾、麗珠集團、默沙東3家公司主導的市場格局已經成型,其中2016年,默克雪蘭諾以61.4%的市場份額處於絕對主導地位。

此外,和雙鷺藥業同類品種處於臨床研發的還有成都澤研生物、上海景澤生物、齊魯製藥和長春金賽藥業等。

競品強勁、格局固化,雙鷺藥業轉戰生育市場的機遇無形已被大大縮小,市場表現如何、投入產出比又如何、潛在風險有多少,值得考量。

銷售費用大增 燒出了什麼?

主打產品不給力,新品不確定性高,業績乏力下,雙鷺藥業也開始重金擲向銷售領域。近5年來,其銷售費用的增速趕超營收增速。

自2015年以來,雙鷺藥業銷售費用每年翻倍增長。其中2017年、2018年銷售費用為3.69億元、9.1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40.61%、146.65%;2019年上半年為4.13億元,同比增長39.35%。

同時,銷售費用率也急劇上升。2017年至2019上半年分別達29.74%、42.04%、39.35%。

對此,雙鷺藥業表示,主要系新藥品上市,增加對新藥品市場推廣,同時,為促進收入增長,公司加強市場推廣力度所致。銷售費用增長是因為兩票制的緣故,原由經銷商承擔的運輸成本、人員工資和推廣費用等因為銷售模式變化改為公司承擔所致。

尷尬的是,激增的銷售費用,並沒有對其營收產生太大的拉動作用,甚至還侵蝕了淨利潤。上文已提到,2019年三季報看,其營收同比增長1.6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03億元,同比下降5.43%。第三季度營收同比下滑7.85%;實現歸母淨利潤1.46億元,同比下滑19.58%。

更嚴重影響是,急需開拓新市場的雙鷺藥業,研發投入卻較少。

2018年、2019年上半年的研發費用分別為7289萬元、4564萬元,僅為當期銷售費用的10%左右。

顯然,和現代製藥一樣。雙鷺藥業這家創新型企業,也陷入惡性循環。不但有違行業大趨勢,更為自身發展帶來隱患。

如此表現,想在快速洗牌、競爭日烈的新市場立足,並不容易。

雙鷺藥業、 現代製藥逆勢攪局?徐明波、周斌的四心思考

當家人的四心思考

總體來看,我國醫改動作頻頻,已進入改革深水區。伴隨價值格局重塑,提質增效、精進研發、用創新力打造核心競爭力已成行業共識。

問題在於,認識不等於行動。

尤其面對研發的巨大時間、資金成本,資源、技術、人才等綜合匹配,種種不確定性和高要求,往往讓不少企業躊躇不前、望而卻步、甚至半途而廢。相比之下,發力銷售渠道、併購打法、甚至蹭些概念熱點,就短平快了許多。

只是,大勢洗牌之下、根本變局之中,最可貴的就是恆心、匠心、初心、責任心。小聰明者、短視者往往火中取粟、曇花一現、甚至提前出局。

這樣逆勢攪局,這樣的四心思考,值得雙鷺藥業、現代製藥,董事長徐明波、周斌的深入思考。從往期表現看,尤其是銷售研發等投入動作看,兩者是否也有短期躁動、激進逐利、四心缺失的問題呢?

徐明波曾表示,紮紮實實做事的企業才能持續健康成長。才能確保企業在任何環境下頑強生存,基業長青。

而在周斌執掌下的現代製藥,也以有活力的專業創新者為願景,以“大重組、大整合、大融合、大發展”為指導方針,打造創新引領下的化學制藥工業產業平臺。

大道至簡,貴在知行合一。

繁華喧囂中,如何耐住寂寞、禁住誘惑,深耕打磨、精準創新,首條財經將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