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揭祕煙臺房地產市場的“反常態”

事物的發展都有其規律性,當出現反常態的問題,都有其背後的深層原因。

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古人曾經說過:事出反常必有妖,事情的反常發展一定有奇怪的地方。

關於煙臺房地產市場,瞭解的人或許都知道,煙臺樓市的發展週期是四年左右一個週期,這個週期中大概有兩年的火熱期和兩年的冷靜期

而目前煙臺的房地產市場正處於這個循環週期的第二個階段,在這樣的形式下,煙臺地產市場存在著不少“反常”的地方。

01 房價不降反升

在“房住不炒”、“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等等的政策背景下,人們普遍的認知是:房價應該下降的,至少是應該是停止上漲的態勢。

然而煙臺房價走勢卻超出了人們的普遍認知,我們來看一下兩組數據。

獨家揭秘煙臺房地產市場的“反常態”
獨家揭秘煙臺房地產市場的“反常態”

從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們可以看出,煙臺商品住宅的價格指數一直處於上漲的趨勢;從騰策投資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煙臺商品住宅的成交價格在波動中呈現上漲的態勢。

在如此高壓的調控壓力下,煙臺的房價卻一直上漲,這是為什麼呢?K叔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住房需求的變化,帶來產品結構的變化。

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發展,人們的住宅需求在發生著變化,購房人群從剛需開始向剛改、改善性需求改變,單個購房需求的成交面積在上升。

縱觀整個煙臺房地產市場,100-150㎡的產品在增多,而且雷同,主要的庫存面積段多集中在這個區域,80-90㎡的產品非常少見。

產品結構的變化必然帶來成交價格的變化,高端的產品必然是較高的價格,煙臺房地產市場的形式正處於這樣的轉變期,帶來的結果就是房價上漲現象。

二是開發商不敢降價,降價的後果太嚴重。

在市場買賣的過程中,中國人的心理向來是買漲不買跌,在煙臺這樣的傳統城市更甚。當降價情況出現的時候,購房者的觀望情緒會增加,期待著有更低的價格,總是想著能夠抄底。所以開發商不能夠輕易降價。

還有一點,如果開發商降價,前期購房的業主會拉橫幅“維權”,對開發商的品牌形象造成很大的損失。

就像某大型房企一樣,降價之後,業主圍堵售樓處“討說法”,甚至將項目沙盤砸了。這樣的情況是開發商不想看到的,畢竟公關這樣的事件也是費時費力的。

三是營銷成本增加,需要高房價來對沖。

作為普通人來講,我們的感受是現在樓盤的廣告少了,營銷的成本應該降低了,為什麼會說營銷成本增加了呢?這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渠道的出現。

在售樓處我們經常會發現這樣一種情況,很多購房者身後都跟著一個經紀人,這就是渠道公司的人員。當購房者買房後,這位經紀人要從開發商那拿走3-5萬的佣金,比例大概是總房價的2%-3%,這樣的比例甚至超過了某些代理公司的費用。

這些佣金在項目的營銷費用中佔比非常高,有的項目將所有的營銷費用全部用在了渠道佣金上。

俗話說,羊毛出在羊身上,營銷費用出在房價上,在營銷成本的情況下,房價下降的可能性大嗎?

02 地價創新高度

在我們的普遍認知中,一個商品和服務不是由任何人計劃的,生產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通過價格體系來傳遞信息,也就是說供求關係決定了價格走勢。

在房價持續上漲的形式下,增加土地供應或許能夠抑制房價的上漲,畢竟土地供應的增加的帶來的新建房源的增多。

進入到11月份,煙臺土地市場在短短几日內連續供應了多個土地,讓人感到有些意外。

  • 11月12日,煙臺發佈兩宗商住類土地出讓公告,萊山區西馬家都舊村改造A地塊與豐田舊村改造地塊出讓。
  • 11月13日,芝罘區化工南路以西、華盛路兩側C地塊(南上坊棚改項目)掛牌。
  • 11月14日,福山區四宗商住地塊集中供應,分別是桃園地塊、福新派出所南地塊、捷林達地塊、劉家埠西地塊。
  • 11月20日,芝罘區芝罘屯路原鋼管廠地塊、梁家舊村南地產掛牌出讓。

在短短几天之內,煙臺掛牌了10個地塊,這在以往是不曾有過的情況。

矛盾的普遍性存在於矛盾的特殊性之中,那麼,我們具體來看一下其中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地塊。

  • 福山區福新派出所南地塊,出讓起始總價15190萬元,要求該宗地土地競買保證金及土地出讓金均須以外資方式繳納。
  • 芝罘區芝罘屯路原鋼管廠地塊,出讓起始總價10.18億,起始樓面價5090元/㎡。
  • 芝罘區梁家舊村南地塊,起拍總價3.06億,起始樓面價7183元/㎡,創下芝罘區住宅地塊起始樓面價新記錄。

在我們都認為這是在通過增加土地供應來控制房價的時候,高企的樓面價卻給了我們狠狠的一巴掌。

為什麼會土地集中供應?又為什麼樓盤價高企?來聽K叔講個故事吧。

K叔的公司有幾項業務:銷售蘋果、櫻桃和梨。

在今年的市場中,櫻桃和梨的銷售非常順利,雖然不是主營業務,但也給公司帶來一些收益。蘋果的銷售不算順暢,但我們控制著貨源,所以也不擔心利潤收成。

馬上要到年底了,總要給公司的股東一個交代吧,不能讓他們的投資收益受損啊,所以K叔開始將蘋果投向市場。控制了貨源就控制了價格,所以並不擔心蘋果銷售的利潤。

另外,年底總要給公司的員工謀點福利吧,所以K叔決定用蘋果去置換一些其他的年貨,這樣年底員工的福利也就有了著落。

雖然還沒有看到具體的收益,但這些都在K叔的計劃之中,相信會有一個好的結果。

故事講完了,不知道各位在故事中有沒有領悟到一些邏輯規律上的東西,至少應該在一些思考上能有所啟發吧。另外,以上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03 關於LPR下降

最後,關於LPR下降,K叔想說幾句,對於LPR的國家多是出於經濟方面的考慮,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甚微,雖然5年期下降5個基點至4.80,但這是可以通過銀行的加點來抵消的。

雖然這次降息對地產影響不大,但它似乎能夠給我們一種信號。很多購房者都在等待房地產觸底後買房,那什麼時候是觸底呢?在我們普通人的認知裡,或許“救市”信號的出現就是觸底的徵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