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昊生物"現形記”神祕大佬張永明

冠昊生物

再華麗的包裝也不過金玉其外。

這些年,冠昊生物(300238)涉足過的領域一聽名字,就“不一般”,生物骨修復材料、人工角膜項目、“人腦工程”、軟骨細胞治療、“免疫細胞儲存”……

總之,一聽都是“高大上”的,似乎冠昊生物跟市面上大部分最先進的醫療科技都“沾了個邊”。

不過,事實上也就僅僅“沾了個邊”……

明星股已“無人問津

之所以股票投資是一門看似簡單卻非常複雜的藝術,是因為一家公司的成長路徑很難被一眼看得清晰。

那些曾經熱鬧非凡、萬眾矚目的明星公司,經受不起時間考驗的不在少數,業績爆雷、管理層動盪、過度包裝,在時間的流逝中統統顯現出了真實的模樣。

冠昊生物上市之初被定義為一家國內生物再生材料龍頭企業,上市之初就有相關資料稱其憑藉自身技術優勢,並借力資本市場,已成長為國內再生醫學材料龍頭。

冠昊生物成立於1999年,於2011年登陸創業板。有券商曾發佈報告稱公司為顱內手術修復材料硬腦膜補片的國產龍頭。

冠昊生物

相較於大部分醫藥企業晦澀木訥的形象,冠昊生物一上市就成為了熱點,一方面以硬腦膜補片作為主業,另一方面,還營造出“豐胸”、“王亞偉概念股”、“人工角膜”等概念,讓冠昊生物成為資本市場中頗有話題度的上市公司。

2012年年底至2015年6月這兩年多時間裡,冠昊生物股價出現持續上漲,且在2015年6月12日盤中一度創出62.97元的歷史新高,區間漲幅超過700%,成為當時A股市場中的明星個股。

冠昊生物

但2015年之後,冠昊生物就遇到了瓶頸,公司長期以來靠單一產品支撐業績的狀況讓公司面臨困境。

從冠昊生物主要產品來看,生物型硬腦(脊)膜補片佔其主營業務收入比例極高,上市前三年(2008年~2010年),該產品的銷售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99.87%、92.35%、86.95%,2011年(上市當年)這一數據為87.40%。

可以說的是,冠昊生物完全是靠著這一款產品支撐業績,並最終實現上市的。

但實際上,這一個看似“高大上”的產品卻並不高端。

曾有分析師表示,冠昊生物的產品雖然被外界傳的神乎其神,但其實技術壁壘很低,只是將豬皮進行一個初級加工,用在手術後,表皮損傷外露的部分,代替紗布,相當於人造皮。也有相關人士表示,該細分領域市場不大,因此要想從這一塊業務獲得持續增長潛力空間不大。

因此,硬腦膜補片的生意如果不好做,拓展業務成為了當務之急。

蹭熱點 “買買買”後遺症

冠昊生物拓展業務的辦法是 “買買買”,試圖從併購中發展新業務。

冠昊生物

但是,買到的東西並非都是“香餑餑”,更有可能的是“燙手山芋”。

冠昊生物買了一堆看似花俏的與相關高科技新概念掛鉤的企業,成功得蹭上了熱點,但卻並沒有成為其拓展新業務的助力。

梳理冠昊生物主要併購路徑。

2014年,冠昊生物啟動對優得清的首輪注資,投資金額1000萬元,佔該公司股權比例16%,隨後,2015年7月冠昊生物又繼續對其增資,將持股比例提升至33.33%,一個月後,冠昊生物再度掏了3500萬元獲得優得清16%股權。

三次增資,冠昊生物到底看上了優得清什麼?

優得清最大的概念在於生物型人工角膜,而人工角膜概念也曾經是冠昊生物最亮眼的光環。冠昊生物曾這樣描述優得清:“優得清脫細胞角膜植片採用全球首創的技術,是全球唯一以脫盲復明為主要療效指標的產品,為眾多失明患者重現光明。”

冠昊生物

不過,自冠昊生物首次投資優得清已經過去了5年多的時間,人工角膜項目卻沒有明顯實質進展。無奈之下,今年8月,冠昊生物宣佈轉讓優得清20%股權。

與此同時,為了配合優得清的人工角膜項目,2016年,冠昊生物又通過併購重組獲得了珠海祥樂100%股權,冠昊生物曾表示“藉助珠海祥樂在眼科領域較為完善的銷售渠道、優得清角膜能夠在完成醫療器械產品註冊後快速進行產品推廣和銷售,冠昊生物必將確立在眼科領域全產業鏈優勢地位。”

除了人工角膜項目,冠昊生物還希望在製藥領域有所突破。2017年,冠昊生物以2.66億元收購了當時的控股股東廣東知光持有的北京文豐53.35%和中昊藥業53.35%股權。北京文豐核心研發產品是治療炎症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小分子化學藥物苯烯莫德。苯烯莫德為國家1.1類新藥,主要用於治療銀屑病、溼疹等疾病。

不過,收購當時,北京文豐根本未取得苯烯莫德的新藥證書,且該兩家公司均處於虧損狀況。也就是說,冠昊生物花了2億多元的價格實則為豪賭新藥上市。

與此同時,冠昊生物還分別於2016年、2018年欲收購國內第二大拉氧頭孢生產企業惠迪森,想在抗生素領域有所突破,但該兩次併購均宣告失敗。

從併購的效果來看,冠昊生物耗資巨大併購的這些公司大多對業績未產生明顯的增長,反而加重了公司的債務負擔。公司歸屬淨利潤自2015年達到高點後,便出現明顯下滑。從2019年公司的三季報來看,前三季度公司實現了營業收入3.18億元,同比微增3.82%;歸屬淨利潤實現1403.97萬元,同比下滑了44.44%。

冠昊生物

(冠昊生物2019年三季報)

神秘的接盤方張永明夫婦

2018年4月,冠昊生物創始人、原實控人朱衛平、徐國風套現離場,永金源投資以增資廣東知光10.6億元,取得廣東知光98%股權。增資完成後,永金源投資成為廣東知光的控股股東,永金源投資實際控制人張永明、林玲夫婦成為冠昊生物實際控制人。

張永明、林玲夫婦雖然名氣不響,但實則在資本市場涉獵頗深。

據瞭解,張永明自2016年6月起便擔任上市公司奧特佳(002239)的董事長,在其成為冠昊生物實控人後不久,2018年9月,奧特佳原實控人將其持有的奧特佳約6.23%股份對應的提案權、表決權委託給張永明,即奧特佳的實控人也變更為了張永明。

冠昊生物

如今,張永明擁有著兩家A股上市公司的控制權。

不過,張永明實際控制的這兩家公司如今都有各自的問題擺在面前,主營汽車空調系統零部件的奧特佳一方面主業不景氣,另一方面原實控人王進飛私刻公司公章和法定代表人的人名章,並在其民間借貸所涉及的借款合同、擔保合同中使用了這兩枚私刻的印章,致使公司陷入多項訴訟糾紛。而冠昊生物也面臨著主業不景氣、併購包袱沉重等重重困境。

同時,張永明持有2017年登陸滬市的常熟汽飾(603035)1810萬股股份,佔總股本6.46%的股份,為該公司的第二大股東;張永明持有新三板公司凱瑞環保1800萬股股份。

冠昊生物

(常熟汽飾十大股東,來自東方財富)

需要提到的是,張永明夫婦儘管在資本上“長袖善舞”,但卻頗為“神秘”,在網絡上對其兩人的描述很少。僅從公開資料來看,張永明現47歲,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畢業,現任奧特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南京奧特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北京天佑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江蘇天佑金淦投資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廣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北京天佑興業投資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廣州永金源投資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青海恆信融鋰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等職務。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